第21章 上林苑(1 / 1)

“罷了!”   思索良久,劉裕擺了擺手道:“遷都之事容後再議。現下,還有件事!”說著,劉裕看向王仲德道:“偽秦覆滅,偽秦王姚泓當如何處置?”   “不可留!”   王仲德直截了當地說道:“偽帝姚泓雖說昏庸懦弱,然姚氏經營關中三十餘載,關中之地,為其馬首是瞻者不在少數。”   “況且姚氏本得國不正,為世人所不齒,臣以為當殺之以謝天下!”   劉裕聽得眉眼輕輕一閃。   長安城破,姚泓投降以來,或上書、或直言請殺姚泓者不在少數。   其中就包括王鎮惡、王修、鄭鮮之等等。   這些人多是晚渡北人,祖上多仕符秦,符秦亡他們才無家可歸,南渡江左。   “卿所言在理!”   劉裕道:“既如此,孤便應了卿所請,將姚泓執送建康,斬於建康市,以謝天下!此事,還需卿親自去辦,由卿率大軍衛送。”   王仲德當即躬身拱手道:“臣,遵命!”   “仲德!”   劉裕突然執起王仲德的手,親熱中帶著殷殷囑托道:“偽秦覆滅,朝堂之上暗流洶湧。東還江左,務必與道民將相齊心,確保朝廷穩定!”   “太尉放心!”   王仲德語氣堅定地說道:“臣誓死保衛江東安寧!”   看著自家老爹和王仲德這似是打啞謎的對話,劉義真稍顯疑惑,隨即反應過來。   莫看如今的江東好似臣服於宋臺,實則支持司馬家的文臣武將還有一些。   這些人或明或暗。   偽秦亡,意味著他們眼中最大的亂臣賊子,自家老子劉裕,很可能加快篡奪天下的步伐,一個個定然坐臥難安。   所謂人急了造反,犬急了咬人。   阿父率大軍在外,難保他們不會鋌而走險。   後麵的幾日,劉義真募兵計劃又被擱淺。   先是沈林子押著殘羌獻俘長安,接著又跟著劉裕拜謁漢文帝陵,後又跟隨他在未央宮大會群臣,直到於霸上目送王仲德率大軍押著姚泓東還,劉義真才長長地鬆了口氣。   這日已是九月中旬。   西風送涼,鴻雁南飛。   層雲疊嶂的蒼穹之上,不知何時飄起了冰冰涼涼的小雨。   未央宮,天祿閣。   自打連日來翻閱秦漢以降的藏書成了劉義真的愛好,天祿閣就成了他日常起居之所,為此還專門命人收拾了幾間寬敞的屋子出來,作讀書休息之用。   “劉乞,你認為我們安營於此可還行?”   書房內,正中間擺著一張巨大的沙盤。   身著月白色寬袖長衫,腰間圍著革帶,腳踩絲履,頭發隨意用絹帛綁著的劉義真,手握著一根細長的桿子,指著澇水以西的大片山林向一旁的劉乞問道。   這是亡秦遺留下來的三輔形勢,收繳之後,劉義真求著劉裕把沙盤給了他。   “這是上林苑長楊宮一帶吧?”   劉乞看著劉義真所指的地域,不確定地嘀咕了一句,而後瞪大眼睛仔細觀察了沙盤上的位置後,很確定地說道:“沒錯,就是長楊宮!”   “我有說不是嗎?孤是問你,於此安營可行否。”劉義真瞪了眼劉乞,沒好氣地說道。   “可!”   劉乞看著劉義真生氣的樣子,脖子一縮,趕忙答道:“自秦漢以來,長楊宮雖多次毀於戰火,但歷代皆有修復。”   “前些日子,不知誰說的......”   劉乞雙眉擠到一起,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他要說的那個誰是誰。   眼見著劉義真雙目噴火,就要發怒,劉乞也不管誰了,連忙道:“三輔之地,偽秦立國以來,對秦漢宮殿多有修復,長楊宮也在此中,還曾被姚泓作為行宮別......”   劉乞說著聲音越來越小,隻見得劉義真瞪著雙大眼,死死地盯著他。   “唉!”   好一陣兒,劉義真消了氣,重重地嘆了口氣,看著劉乞,很是無奈地說道:“劉乞啊,他們都說你聰明,有勇有謀,今日怎的蠢如豚犬?”   “我是問你,安營於長楊宮,於我有何好處?”   對於劉乞,劉義真既然決定用他,自是不會太過責怪。   罵歸罵,罵完了,該提點還是要提點,培養出一個能用能戰之將,非一朝一夕之事。   他選擇上林苑除了此處地利優越,物資豐饒。更是想學漢武帝那般,將練兵與狩獵相結合,在狩獵中訓練士卒野戰能力。   劉乞尷尬地撓了撓頭,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道:“卑職愚鈍,未能領會桂陽公的意思。臣以為......”   隨即,劉乞站直了身子,挺直腰背,很是認真地說道:“臣以為長楊宮居盩厔及鄠縣之中,地利優越。”   “姚興繼位以來,遷百姓於關中,二縣猶為發展,民豐物埠,若於此募集民丁為卒,功必倍之。”   “這便是了!”   劉義真瞪了眼劉乞道:“以後當多聽、多看、多學,聽話更要知意。”   “諾!”   劉乞恭敬地受教。   “如此你便下去準備,我去宣室殿見阿父!”   說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義真揮了揮手,劉乞微微躬身退出了書房。   輕風細雨,煙雨朦朧。   劉義真在幾名侍從謁者的陪同下,出得天祿閣,沿著宮中回廊,大步朝著宣室殿走去。   宣室殿,涼閣!   劉裕端坐在上首的幾案後,聚精會神的批閱著各地送來的案牘奏疏。   幾名謁者、侍女,微低著頭,雙手交叉放在小腹,侍立在涼閣左右,隨時等候劉裕的召喚。   “阿父!”   劉義真進到涼閣,很恭敬的朝劉裕行了個禮。   “來了!”   劉裕並沒有抬頭,手中毛筆一直在動,隻開口問道:“確定把營帳落在何處了嗎?”   自送王仲德東還,劉裕便答應了劉義真出長安募兵之事。   這兩日他也不問也沒管,由著自己的兒子去選擇大營駐地,就是想要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   成長就需要放手。   “盩厔與鄠縣之間的長楊宮!”劉義真輕輕答道。   “不錯!”   劉裕批復完手上的簡牘,將毛筆放在筆架上,看向劉義真,臉上浮起慈祥的笑容,說道:“關中之地自漢以來,雖戰亂頻發,然上林苑破壞甚微。”   “長楊宮居其中,又在兩縣之間,你若募兵,此處最為合適,上林苑亦是練兵最佳之所。”   “很好!”   劉裕贊許地看著愛子,誇獎道:“沒有白白跟著北伐,還是學到點行軍打仗之法的。”   “我已經讓段宏領一軍並一百騎兵先行去了長楊宮,你收拾收拾,隨時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