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風起雲湧(1 / 1)

北風呼嘯,統萬城大雪紛飛。   永安殿偏殿內。   身上穿著華麗匈奴族服飾,外罩白色裘襖的夏王赫連勃勃,正同王買德商議朔方一帶軍隊調防之事。   一名身著黑衣的中年男子突然入得偏殿,向上首的赫連勃勃左手扣在胸前,躬身說道:“啟稟大王,適才從長安傳來消息,東晉太尉劉裕,已經率大軍東還,隻留下一萬五千人於關中。”   赫連勃勃聽得嘴角立馬上揚,放聲大笑道:“劉穆之死得確實挺及時的。朕還聽說劉穆之是被劉裕嚇死的,可是真的?”   “建康倒是有這種傳言!”王買德跟著笑道:“劉裕取得河洛,劉穆之竟是未讓天子下詔,賜劉裕九錫?還是王弘返回建康,劉裕才有了如此殊榮。”   赫連勃勃聽得,眉頭微楊,咧嘴說道:“看來劉裕的後院也非鐵箍的一般!我大夏厲兵秣馬多月,是時候出兵了。”   說著,赫連勃勃鄭重其事地看向王買德,詢問道:“朕若此時出兵奪取關中,你認為當如何布置?把你的方略說與朕聽!”   王買德略作思考,看向赫連勃勃答道:“回稟陛下,自古關中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勢,位置非常重要。”   “如今劉裕卻為了篡奪晉室權利,隻讓他的幼兒鎮守,自己則狼狽而回,可謂是一大失策。”   “當然,於劉裕而言南朝江山,一個關中與之比起來,確實不能讓他上心。”   “如此時候,可謂是上天把關中賞賜給我們,我大夏定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其中青泥、上洛,是關中與荊襄之間的險要重鎮,應該先派出騎兵,利用騎兵來去如風,靈活機變之優勢,切斷南朝於關中之地的補給和退路。”   “而後,再出一部騎兵往關中以東,阻礙潼關,切斷關中晉軍與河洛之間的水陸通道。”   “若這兩個計劃得以順利施行,陛下便可以我大夏之名義向三輔百姓發布檄文,恩威並施。”   “臣想,這般進行之下,我大夏定能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整個關中。劉裕那第二兒劉義真就如同甕中之鱉,簍中之魚,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將其生擒。”   “若能生擒劉義真,劉裕定然心神大亂,我軍還可借此奪取河洛,逐鹿中原。”   赫連勃勃聽得連連點頭,贊賞道:“如此計策,軍師乃我大夏之諸葛武侯也。不過!”   說著,赫連勃勃略作沉吟後向王買德說道:“劉裕這第二兒劉義真,自入關中以來,三月之間,平李潤堡、收雍城、練新兵、如今更是弄出了前所未聞的折沖府。”   “這般小兒於同齡人中,可謂是麒麟之子。況乎劉裕又乃當世梟雄,其謀略智計比之魏武亦不遑多讓。”   “他雖匆匆返回彭城,想來定然也會留下些許囑托。”   “關中之地如王修、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毛德祖、劉遵考這些,盡皆劉裕帳下百戰之將,我大夏亦不能輕敵。”   “這樣,軍師之策先行!”   赫連勃勃頓了一下道:“朕會以皇太子赫連璝為撫軍大將軍、都督前鋒諸部軍事,率領騎兵兩萬由安定直奔長安。”   “以朕之第三子,前將軍赫連昌率騎兵五千屯駐於潼關黃阪巷,東西阻遏晉軍。”   “軍師你可為皇太子撫軍右長史,率騎兵五千南下,不戀戰,屯駐青泥。”   “朕則親率中軍大軍三萬,於諸部之後,增援各方。”   “以上任命軍師以為可行否?”   “陛下英明!”   王買德當即向赫連勃勃拱手應道:“如此安排定能一舉奪下關中,成就陛下宏圖偉業。”   “哈哈哈!”   赫連勃勃聽得大笑道:“如此,朕便安排了,來人!”   說著,赫連勃勃叫來一名值守地宦官,吩咐道:“即刻傳皇太子璝,太原郡公昌,於統萬之各軍將領來永安殿議事。”   “諾!”   ......   關中,長安城,安西將軍府,議事殿東堂。   目送劉裕率大軍離開霸上,劉義真便匆忙返回了長安城。   此時已是傍晚時分,天色逐漸暗淡下來。   於議事殿值守的謁者、侍女已經將一盞盞的火燭點亮。   隨著絲絲冷風灌入東堂,橘色的火光左右搖曳,輕輕跳躍。   於上首翹頭案就坐的劉義真神情略顯嚴肅,他的下首兩側,王修、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段宏、毛德祖、劉遵考、杜驥、韋華、杜玨、韋祖宣、裴禹、柳光世等赫然在列。   作為劉義真侍從武官,桂陽公府典衛令的劉乞則一身戎裝的侍立在他左側。   “諸卿!”   劉義真板著小臉,嚴肅地看向兩側文武道:“太尉東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關中之地可就是西虜、北虜眼中的肥肉。如今怕是已經對我關中摩拳擦掌,垂涎三尺了。”   “太尉昨日還對我言說,若他東還彭城,讓我務必注意西虜動向,更要注意潼關、武關方向的風吹草動,莫給了西虜以可趁之機。”   劉義真說這話時,神態非常莊重。   既然要改變另一個時空中劉義真丟失關中的錯誤,他就必須在這個時候拿出可行的計劃。   “諸卿認為,若西虜南下,以騎兵突防,他們會從何處至潼關和武關?”劉義真說著,目光從諸文武身上劃過。   “回桂陽公!”   王修神情嚴肅,向著劉義真拱手答道:“西虜垂涎關中久矣,安定已經有西虜大軍集結。”   “下官認為,西虜定然會以大軍出安定,沿涇水過新平,直驅鹹陽,而後於扶風分兵多路南下。使我關中守軍,首尾難顧。”   “如此,他們便可以騎兵靈活、快速的機變能力,迅速東扼潼關,南控青泥,將我軍困於關中,切斷朝廷送至關中的糧草路線,並阻我軍退路。”   “我軍當於蒲阪、馮翊、池陽、槐裡屯大軍,固守三輔。於霸城駐軍,密切監視潼關道、武關道,一旦發現西虜騎兵東去潼關、南下青泥,即刻揮師阻敵。”   “以我軍之人數,麵對靈活、機變的西虜騎兵,隻能以守為攻,在守城中尋找戰機,阻擊敵人。”   劉義真聽得眉頭微皺,總覺得此法不是最好的選擇,便看向王鎮惡、沈田子等沙場宿將道:“諸位將軍可還有別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