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萬裡,蔚藍如鏡。 終南山上,景色宜人,皚皚白雪,若浮雲間。 未央宮,天祿閣。 聽得劉裕所言,劉義真打心眼裡佩服自家老子的戰略眼光。 歷史上劉裕東歸之後,拂拂虜輕騎南下,阻遏潼關,控製青泥,把關中變作了一口甕。晉軍成了甕中之鱉,除了劉義真、段宏逃脫以外,晉軍全軍覆沒。 “孩兒謹記阿父教誨,一定注意潼關、武關方向。”劉義真躬身向著劉裕斬釘截鐵地答道。 “還有一事!” 劉裕看著自己的愛子,鄭重地叮囑道:“沈田子與王鎮惡爭功,關係愈發緊張。為父東還之後,你要密切留意,想盡辦法化解二人之間的矛盾。 說到此,劉裕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向劉義真解釋道:“劉穆之突然病故,江左無人。” “若非資歷高於沈田子者,如王仲德、檀道濟等為父另有任用,需以他們的威望執掌中外軍,確保江州、豫州、徐州等重鎮安危,阿父不會將二人同時留在關中。” “之前為父未曾告訴你這些,是擔心你年幼,處理不好。” “‘楊林大營’還有折沖府,以及你處置李潤堡、雍城之事,為父相信你於政治,於軍事都有了自己的主見。若還有不能決策之事,可與王修商量。” “諾!”劉義真微微躬身,而後揚起小臉,看向劉裕問道:“阿父,若王鎮惡、沈田子二人不聽勸告,仍然一意孤行,甚至影響到關中安危,孩兒是否可以......” 後麵的話劉義真沒有明說,但是劉裕從劉義真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抹狠厲。 自己這個兒......殺伐果斷。 應該高興才是。 為何心裡會突然間升起一股隱憂? 不動聲色地看了眼劉義真,劉裕麵露凝重,沉聲說道:“若二人實在不聽勸,又影響到了關中安危,你可以......殺一個,留一個。” “諾!”劉義真沒有猶豫,當即拱手應諾。 他並沒有發現劉裕看向他時,眼中一閃而過的擔憂和猶豫。 現在的他,腦子裡都是沈田子、王鎮惡的身影。 二人該留誰,他還要考慮。 倒是歷史上,劉裕是否也對劉義真說過前頭那般話?劉義真覺得應該是說過的。 奈何當時的劉義真太過稚嫩,即使比其他的幼兒早熟,卻也沒有他這種兩世為人的心智。 前世的關中之亂,現在想想,縱然劉義真年幼無知,也難脫乾係。 至少王修之死是他一手造成的。 ...... 十二月初三日,秦川大地,朔風凜冽。 長安城東三十裡,霸上。 旌旗獵獵,戰馬嘶鳴,鐵甲鏗鏘。 數萬晉軍迎著呼嘯的寒風,整齊列陣。遠遠望去,猶如漫漫黑色鬆林,一眼望不到邊。 他們自打去歲跟著宋公北伐以來,以離開家園一年有餘,思鄉之情早已突破千山萬水,與那煙雨朦朧的江東大地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居於隴上的流戶,關中的父老,之前就聽說宋公今日要離開長安,東還江表。顧不得嚴寒的天氣,裹著厚厚的綿衣,早早地來到了霸上軍營外等候。 霸上中軍大帳,劉裕、劉義真正同留守關中或者即將東還的一眾文武一一道別。 在大帳外值守的劉榮祖突然進到營帳,朝劉裕稟奏道:“太尉,三輔的父老聽說您要離開長安東還,如今正在大營外等候,說是想要見見您。” 劉裕聽得輕輕點了下頭,便領著一眾文武大步出了營帳,向著轅門走去。 看到身著常服,外罩大氅,頭發攏起隨意用木簪子固定,身材魁梧,麵容威嚴的劉裕在一眾文武簇擁下走來。 轅門外的三輔父老,趕緊向劉裕躬身行禮高呼道:“參見宋公!” 看著轅門外那些頂著寒風前來相送,黑壓壓望不到頭的三輔父老,劉裕趕緊加快腳步,來到他們之間,朝著眾人大聲說道:“諸位父老,快快免禮!” “宋公!” 忽的,一眾三輔的父老,突然向著劉裕下跪,最前麵幾個頭發花白,身形乾瘦的老者,更是朝著劉裕泣不成聲道:“宋公,您真的要離開長安嗎?” 劉裕見此趕緊扶起那老者,麵露無奈之色道:“如今朝廷有命,我不能擅自留在這裡。” “宋公啊!” 那名被劉裕扶著的老者,看著劉裕老淚縱橫,說道:“吾等殘留於此的漢民百姓不沾王化,於今百年有餘。” ”如今看到我漢家衣冠重立長安,吾等人人相賀。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鹹陽幾千間宮殿是公家室宅,宋公舍此是欲往何處呢?” 劉裕聽得亦是麵露傷感,扶著那老者,看向依然跪著的三輔父老,無奈地說道:“我受命於朝廷,如今天子有召,我不能久留於此。” “感謝三輔父老懷念朝廷的心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雖東還,但我把我的次子還有文武賢才留在長安,一起鎮守此地。還請諸位父老多多照拂,勉與之居!諸位父老,請起來吧!” 聽得劉裕把第二兒留在關中,三輔的父老這才稍稍放心,站起了身。 看著一眾百姓仍是不舍的眼神,劉裕執起身旁劉義真的手,授予一旁身著緋袍,頭戴三梁冠的王修手上,再次大聲說道:“這是我身邊的諮議參軍王修,他是宣昭皇帝的京兆尹王攸王公的孫子。” “他很有才華,有著治理地方的豐富經驗。如今我已經任命他為安西長史,輔佐我兒鎮守關中。” “還請諸位父老莫要憂心,這八百裡秦川是我漢家故土,我劉裕未敢忘,朝廷亦未敢忘。” 說完,虎目微紅的劉裕,飽含深情地從麵前這些三輔父老的身上一一劃過,而後很是鄭重地向著他們躬身作揖。 好一陣兒,劉裕才直起身,在一眾父老哽咽地聲音中,跨上了旁邊親衛牽來的坐騎。 馬背上的劉裕,強忍著泛酸的淚水,看著一眾三輔父老再次重重抱拳,而後看向同樣望著他,依依不舍地第二兒。 劉裕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並朝一眾留守關中的文武大聲說道:“這富饒的秦川,孤交給你們了,莫要再讓故土為胡人所據。” “諾!” 劉義真並一眾文武朝著劉裕重重抱拳。 劉裕鄭重地點了點頭,而後猛地揮起馬鞭,用力甩在坐下戰馬身上。 戰馬仰天嘶鳴,四蹄騰空,馱著劉裕,在數萬將士的跟隨下,向著東方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