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客戶破解了我的孤獨癥(1 / 1)

合宙是2014年開張的,今年是2024年,正好10年了。   合宙的發展很慢,發展10年了,都還沒上市。   這10年來收獲的最寶貴的資產,是長期一起奮鬥的團隊成員,以及跟合宙一起持續提升品質的合作夥伴。   合宙這10年,有很多故事,我想把這些故事,認真的講給大家聽。   合宙初創的幾年,連續決策失誤,經營陷入泥潭,但是很快通過差異化的產品經營,逐漸走向正軌,這其中的故事,參見《我的物聯網大學》;   我今天的故事,從2019年講起。   在2019年,合宙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讓我,以及我的團隊,陷入一種情緒,這是夾雜了期待,興奮,恐懼,猶豫,患得患失的情緒。   這種復雜的情緒,持續了接近一年時間。   究竟是什麼事情呢?   主要是產品路線的選擇問題。   2019年,物聯網模組的主流認識還是NB-IoT技術。   不知道 NB-IoT是個什麼東西的讀者,也不用擔心,知道他是個技術的名字就好了。   NB-IoT是一種窄帶的物聯網技術,對這個技術,華為投入了極大的資源,推動了NB技術納入了3GPP全球通信標準。   華為研發量產了基站,大批量在中國部署。   並且,收購了一家英國芯片公司,專注做NB-IoT的芯片開發。   2017年6月,工信部發布了《關於全麵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於是,從這個時候,一直到2019年,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很熱心的宣傳NB-IoT技術。   國家的扶持基金,也開始對采用 NB-IoT的設備,進行從資金的補貼,同時還對 NB-IoT給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總而言之,NB-IoT技術製式,就是時代的寵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物聯網弄潮兒。   合宙在這個時候,主力產品線是2G模組和4G Cat4模組, WiFi模組也同時在經營。   2G麵臨幾年後的退網, Cat4的市場也已經非常成熟,合宙再進一步的機會很小,WiFi模組也麵臨極度卷的狀態,經營的空間也很小。   這個時候,合宙順理成章投入 NB技術的開發,不是很好嗎?   但是,合宙在這個時候,更加青睞的是一個叫做 Cat.1的技術製式,也就是 4G Cat1。   這個時候, Cat1還沒有任何一家的芯片量產,落後了 NB產業差不多2年時間。   第一款Cat1芯片,僅僅是有望在2019年第四季度有工程樣品,2020年第一季度有望量產。   這個時候,是盡快的趕上熱潮,搭上 NB-IoT的快車,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   還是,忍住NB的誘惑,堅持自己的觀點,繼續固執己見,僅僅上馬 Cat1項目?   有人問,合宙為什麼不是兩個都要呢?   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是全都要呀。   要知道,合宙隻是一家小公司,財力,人力,都不算強大。   如果2G, NB,Cat4, Cat1全部上馬的話,要大幅度擴充人力,對管理水平是很大的挑戰,運營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增加,經營風險一定會急劇加大。   站在理性的角度,合宙應該做減法,聚焦資源,把用戶最需要的產品做到最精,給到社會更大價值的同時,合宙也能夠健康發展。   這時候,從我的內心來講,我是看好Cat1的前景,我不看好NB。   但是跟我采取相同看法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我甚至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   為了對抗這種孤獨感,我陸續寫了幾篇文章,給自己壯膽。   我從各個角度分析NB的商業不可持續,並且論證 Cat1技術的商業合理性。   這幾篇文章發出去之後,也沒啥反響,沒什麼人理會。   更悲催的是,在一個IoT高峰論壇上,主辦方邀請我做了一小時的發言,講一下物聯網的技術發展趨勢。   當時的現場聽眾有幾百個,線上直播的觀眾過萬。   我感到機會難得,做了很詳細的準備。   在演講臺上,我把 NB的技術弊端詳細講了一遍,把NB的商業不可持續性,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同時,我對 Cat1做了大力推薦,明確聲明 Cat1才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正道。   現場的觀眾反響熱烈,很多人跟我有了強烈的共鳴。   然而,高峰論壇之後的媒體發布稿,把所有嘉賓的發言都做了如實報導,唯獨隻有把我的發言全部全部刪除了,甚至連我的名字都沒出現。   我終於明白過來,我支持Cat1,抑製 NB的觀點,是不被社會的主流觀點支持的。   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憑我們合宙這個百人小公司,去跟全社會的態度抗衡,不是妥妥的找死嗎?   怎麼辦?   我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我們公司當前的人員儲備,絕對是不允許NB, Cat1, 2G, WiFi, Cat4一起做的,這麼多產品線一起做,肯定做不好。   如果給出品質不夠完美的產品,就會害了客戶,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在最關鍵的時刻,我們團隊的同事,義無反顧的支持了我。   經過幾個月艱難的討論,2019年10月,合宙團隊做出了最終決定:   All In Cat1。   我們放棄 Cat4模組,放棄 NB模組,放棄WiFi模組,同時, 2G也不再做新項目的決定。   這樣,我們可以輕裝上陣,專心把 Cat1做好,讓客戶能夠放心用 Cat1去做產品。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極度忐忑的。   雖然我很看好 Cat1技術,但是我也非常非常擔心 Cat1的市場需求不按照我預想的方向發展;   我也很擔心 NB市場爆發,讓合宙錯失發展機會。   帶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每天的心都像揪在了嗓子眼,每天都感覺度日如年。   盡管如此,我們團隊的產品研發動作,一點都沒有落下,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的趕進度。   2020年1月,疫情爆發,這是一個讓每個企業陷入困境的災難性事件。   合宙同事不為災難影響,工程師們把調試設備帶回家,回到家繼續熱火朝天的開發;   通過微信群溝通項目進展,通過視頻會議來溝通細節;   在疫情好轉,重新回到公司正常上班的時候,合宙的Cat1模組產品基本上就量產了。   2020年5月,合宙順利發布了第一款 Cat1產品: Air724UG。   這款產品上市是團隊花費了很長時間定義的,封裝很小,品質非常穩定,功能也完善,上市幾個月,很快就賣爆了。   甚至到了2024年的今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Air724依然是一款非常流行的產品型號,每個月都有幾十萬片的銷量。   這樣的發展,終於讓我鬆了一口氣。   2020年,隨著Cat1模組的量產,以及大批量發貨,Cat1的優點很快就獲得了市場認可:品質穩定,網絡覆蓋好,用戶設備的實施成本低。   而NB呢?   也如期爆發了。尤其是在燃氣表抄表,水表抄表的場景, NB很快就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個時候,再復盤2019年的決策,如果合宙 NB和 Cat1兩個全都做的話,可能就兩個都做不好。   現在隻做 Cat1,放棄 NB,保障Cat1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對客戶,對合宙,都是雙贏的。   假如合宙不做 Cat1,隻做NB,也有可能會有業績,但是 NB的各種缺陷,會使得公司的業績很難長期持續。   就這樣,發展到了2020年的第四季度,合宙Cat1模組的出貨量超過了 300萬片。   根據中國電信後臺的統計, 2020年,合宙的Cat1設備在網的數量,是絕對的第一名。   我們團隊的情緒也非常高漲,都覺得合宙走對了產品路線,抓住了時代的紅利。   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期待在2021年大乾一場,繼續高歌猛進,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然後一鼓作氣,上市成功。   然而,意外往往就是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悄然發生的。   就在合宙團隊熱情滿滿,乾勁十足的時候,意外,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