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陸府奇聞(1 / 1)

凡靈榜 孩曦 4304 字 2024-03-21

“陸老爺,這幾個下人再不滿意,也沒辦法了。”   “哼,沒辦法?難道非用些棍棒才有主意?”   上說這話,乃是本地鄉紳:陸古極,仗著祖上基業,雖無才無德,但也是本地大戶人家,對奇能異士甚是禮遇。   “這可是老祖,口口聲聲要五個的不滿十三的孩童,我願再加些價錢,你快把此事給我辦妥,雖你在府中已有數十年,但此事不妥,自然再進我陸府大門也是絕無可能。”白袍男子說罷,另作他事。   此下人唉聲嘆氣,若是平時讓他弄上三四個孩童,也倒容易,雖此地閉塞,但是窮苦人家數不勝數,膝下四五孩童,甚至有將一半賣出,艱難度日。   但這修士來此地三年有餘,每隔半年便要一批孩童,對年齡樣貌都極為挑剔,即使這樣,孩童也是有人拱手相送,此修士說是修習道法,納天地靈氣為己用,孩童數年卻無一人再有消息,鬧得更是人心惶惶,居安思危,有甚者見此修士,心生懼意,暗傳其,舍人魂魄,食人精骨,乃是百年的妖邪。   自家老爺更是對此修士深信不疑,私下以陰山老祖相稱,駝背老者,也不敢多想,轉身入賬房拿些碎銀,笑吟吟的走出門去。   “這地方,口渴也沒喝水處。”駝背老者兜兜轉轉,已在一小村待有數日,雖身有巨款,怕奸人暗算,便也小心翼翼。   “姑娘,這地方可有馬圈,幾日下來,我這老馬甚是消瘦,還未好好歇腳,若是有擋風避雨,自是會答謝銀子。”駝背老者對著一個身著黑布舊衣的女子說道。   黑布舊衣的女子上下一打量,手中錦帕一甩,慢慢說道:“有,不過看你這老馬,似乎上了年紀,隻怕遭不住我店裡的浸鹽草料,如此下來,你也要在本店待上一晚,歇歇腳也好。”   “哼,這馬歇好,我還要繼續趕路,可停不得。”駝背老者一臉焦急的說道。   “大爺,既然來了。”黑衣女子還未說完,駝背老者便要牽馬,繼續趕路,女子乾脆擋著駝背老者,說道:“大爺,隨心所欲才好。即使馬不懂言語,也要知些人情才好,不然又要風餐露宿多久。”   紅杖內,一臉通紅的駝背老者,心羞意潰,頻頻搖頭,便向正在梳妝的女子說道:“難道這十裡八鄉就沒我所說的孩童嘛?”   “你這老不死的,人家都是徐娘半老,哪有找些不知人事的。”女子說罷,便又將昨日的黑衣穿上,坐著老者身旁,說道:“也不是沒有,隻是一老一小,孤苦無依,話說,你要這孩童,到底作何用?”   駝背老者聽罷,也不多說隻是說家中老爺素來頗愛孩童,但是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十來歲的女兒,想尋一個年齡相仿的孩童,過為子嗣。   黑衣女子聽罷,便道:“原是這份道理,你如此明說我也安心。這村西處倒是有一老人孩童好像剛滿十二,你且去尋去,看這老者依不依,他一老一小孤苦無依,多是無依無靠緊衣縮食,你如此尋他,說不定謝你,恐不用銀子,也能度為子嗣。”   駝背老者聽罷甚是心喜,隨即多散些銀子給這黑衣女子,女子趕快把銀子揣在懷裡,又推到老者,把那老爺子的姓氏,何方家底細細的道了一遍。   過了幾日,駝背老者回到府中,還未來得及說上一番。   白袍男子說道:“我就說你們這些下人素愛騙人,棍棒銀子果然萬事能成,現如今這孩童是如何尋得我也不願多問,快給老祖送去,以免誤了老老祖大事,我依然要罰你。”   “遵命,老爺。”駝背老者,後到賬房又是另一番說辭。   原來駝背老者應黑衣女子所講,真一分銀子沒花便把這孩童哄騙至府上,並且這老者還怕自己孫子受罪,把自己的銀嘴煙鬥也送於駝背老者,喜得駝背老者又去尋他黑衣女子數次,以至竟然帶回家中,視為嬌妻,自是後話。   在一顆大樹之下,有數人在談論前些時間的一樁奇事。   “果然各有各人命啊,你看丁老頭一家孤苦,誰看都是一老一小,半死不活,卻不成想碰到人家城中哪位大爺看中,竟納為子嗣,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原先還覺得是這丁老頭把他孫子咽下肚子打牙祭,直至前些時日欠我三年饑荒也一並還清,才問出這一樁事,看來這丁老頭果真是應了那吉人自有天相。”   “有這等好事,我竟不知?怕是哄人的吧?城中哪位大爺要納子嗣,我怎會不知?我前些時日,還將家中一匹老馬在城中賣出,若是真有這樣的事也該傳到我耳朵裡,恐你是逗我笑的吧!城中也隻有城東陸府時時收納孩童,聽說家中來了一個叫陰山鬼祖的修士,專吸食魂魄,孩童已近數百人,被其所害。恐怕他這孩童也是被那陸府納去?隻是他府中下人以收納子嗣為由,哄騙丁老頭罷了。”   “還是李大哥解多識廣,不過事有蹊蹺,咱們是自說自話,不要讓外人知曉。這丁老頭向來極為倔強,前些時日,他種了三畝土豆。聽說都被野豬拱壞,甚是惱怒,連找野豬三天,甚至日日睡到那地邊,隻為那尋到那野豬。卻不曾想,守了三天地,竟是守的別人地頭,他那孫子,竟然也被逼著同他連守三天,染了風寒,數月未愈,生生熬了過來,如今走路雖是顫顫巍巍,也算撿回一條命。丁老頭年歲如此之大,老眼昏花,別人地頭,自家地頭,竟也不認得,虧他倔強,也倔強出這一身病來,不過這麼一想,丁老頭素來與人不合,如此便宜又怎會落在他身,李大哥先前之言,十有八九,也說的分毫不差,恐這丁老頭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即使他孫子真被哄騙去做那屍骨未寒之徒,這丁老頭也無處說理。”   “若照我說,這丁老頭一家都是倔種,他生個女兒,十四五便被村西那養驢王家小子騙去,沒過三年,竟帶回一個孩子,相貌竟極為相似。恐是這女子跑出去生的野種,生下孩子,王家小子覺是累贅,又尋新歡,便不要她,此女又結他人,後怕孩子連累,便帶了回來,又讓這丁老頭養著,這丁老頭與他女兒賭氣,便生生把這孩子養大。但他女兒也從未看過他一眼,真是一家倔種,也不見得有什麼好報。”   “還是李大哥你知道其中原委,像吾輩之人看其臉色,真以為他孫子攀上什麼高枝兒,做上那城中鳳凰,原來是是被人削擊了腦袋的柳枝,化作羽魂幡罷了,可惜那小子素來看來甚喜愛,前些時日,我家姑娘還說,這小子雖腿腳不便,但人卻是極好,可惜遭遇這一家。沒想到這十二三歲便要化作孤魂野鬼。原本爹不疼娘不愛,如今被這親爺爺送去死路,也是命理。”   “要我說,這人家家事,咱也不必多管,是非禍福,他自己擔著就好,如今這丁老頭女兒孫子皆不在身邊,自己孤苦,十來年光景也就入了土了,還管他孫子作甚?我看呢,這苦命之人就是苦命之人,翻個身也不過是為他人做踏腳石。”   “還是李大哥見識透徹,也難怪有些時日見李大哥忙前忙後,時常進城,不過李大哥可知這城東陸府是何人家,竟有那麼大財力?一口氣買下六七十個孩童,究竟是做何用?難道真是為了那陰山鬼祖,供其吸食魂魄?”   “什麼忙前忙後,不過是遇到個故人,從軍時,恰逢是同行罷了,如今扶我一把,攬下一個做豆腐的生意。而城東陸府在城中頗有威嚴,這陰山鬼祖乃是三四年前來到陸府,這陸府老爺頗為欣喜,甚至把陰山鬼祖當做祖宗一樣對待,深入淺出,外人皆不知其事,但是我聽坊間傳言,這陰山鬼祖乃是為陸老爺造一丹藥,所需童男童女,還是如此年月,恐怕的這丹藥仙方古丹,極難製成,否則也不會耗費如此精力年月。”   “又是仙人,咱們這小地方,可從來沒有聽說過仙人,這仙方古丹在外加這陰山鬼主,難道真是仙人?哎呀,這話咱們可不能再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丁老頭碰到仙人開路,如此他孫子也是白死,可見丁老頭還真就無法說理。任他倔,也無法跟仙人對抗啊。”   “各有各命,各有各命,像咱們這些窮苦凡人,也隻不過是朱門下的踏腳石,哎,咱凡人,還是沒辦法跟仙人相比。仙人壽元長久,道法合一,哪怕讓咱們凡人掏其肝膽,做其飯食,也是理所應當,可不要再說白死之裡。若真讓那些人隔墻有耳的聽到,隻怕再生事端。”   “也就李大哥這種有見識人才會計較這些,像我們這些人,哪會管這些啊?仙人怎會聽咱們凡人言語,隻怕仙家快活逍遙,不會管凡人生死。況且仙人辟穀,也不會以凡人為食,不過這城東陸府既然遇到陰山鬼祖,又納如此多的孩童。恐不是善事啊!真是此子不幸,這丁老頭也恰逢他有個孫子,如此一來。也非人欲願。”   “這陸府,在城中,前些年還賑災救濟,自從這陰山鬼祖久居府中,今又以城中孩童,作為丹鼎,恐怕陸府有些仙緣,不過這人啊,就怕有所仙緣,不入仙緣還好,入了仙緣,都有些魔怔,也不像咱們凡人這般朝生暮死,雖是一時難安,疾病所致,但這些仙人,想來為求那一絲大道機緣也是不擇手段,還是凡人好,沒有那麼多些仙緣糾葛,也不擔心那天道劫數,身死道消。”   “李大哥,不要說仙人有劫難,凡人也有苦難,各有各的不易吧!哼,也就咱們這幾個人在這兒胡說亂道罷了,真事還是要身處其中才能明白一二,這陸府啊!如此行事,已經得罪不少人了,讓我看來,劫數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