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十二種自然元素》 本章寫了五件事。 第一件事,雪停後返校。 第二件事,十二種自然元素,一階和二階的特征。水火風地空時金木土電光暗,元素同調,元素支配。 元素同調的限製非常大,而且它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免疫,不是完全免疫。元素支配稍微好一點點,但是與二階漸近者本身相比,元素支配也隻是錦上添花。 第三件事,到電影院跨年。 在上一章的總結裡提到,雖然文中對《開心超人聯盟之星之力》的主觀描述隻有一句話,但這一句話已經能表明作者真的看過開聯星之力。那麼,本章提到了《心靈奇旅》。作者有沒有看過心靈奇旅啊?沒有。 在本章的劇情中,作者從未寫到《心靈奇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一句話都沒有。 作者沒有看過《心靈奇旅》,在本章中關於《心靈奇旅》的描寫隻有一句話,那就是徐縈則說的“我喜歡它的名字”,僅此而已。 這裡也插一句題外話吧,書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作者,無論主角還是配角,無論正麵角色還是反麵角色。徐縈則隻看名字,作者也隻看名字。 那麼,作者能不能花一段時間把這段電影看完,然後把電影劇情和觀影感受加在文章裡?可以,但沒必要。 這部電影出現在文中的作用已經達到了,再多花筆墨,不僅有水字數的嫌疑,還會讓讀者誤以為兩位主角很喜歡這部電影。主角是否喜歡這部電影,這個問題在文中沒有答案。 第四件事,在徐縈則家的聚餐。 文中按照時間順序詳細寫到的在徐縈則家的聚餐已有三次。 第一次是番茄雞蛋麵。 第二次是半決賽結束後的那一餐,清蒸鱸魚、油煎帶魚、可樂雞翅、香菇炒茭白、水煮西蘭花、乾煸花菜。 第三次就是這一次,冬筍燉月牙骨、黃骨魚湯、水煮基圍蝦、紅燒肉、香菇炒牛肉片、手撕包菜。 不難看出,第三次聚餐價格最高。 第五件事,兩位主角的密謀。密謀分為兩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徐縈則的元素屬性是水,她猜測慕正光的元素屬性是水、火之中的一種。但慕正光怕火,所以沒測。在這件事上,徐縈則並未強迫他。 第二個主題,回老家。 密謀的時候慕正光提到了“測試年費”,這個年費是哪裡的年費?有些讀者或許能猜出來,多次加強的年費,那不就是4399……這不是重點,以後會寫到。 最後,從本章中抽出兩句話分析一下,徐縈則說“明天你來找我,今天我來找你,都一樣”,慕正光說“好吧,隻有好評,沒有差評”。 盡管從字麵意思上看這兩句話好像缺了點“真誠”,有點像敷衍,但這兩句話都是真話,兩人的言行是合一的。 因為徐縈則真的買好了電影票來找他。因為慕正光確實覺得香菇炒牛肉片有可取之處,而且到第四十一章,慕正光親自炒菜的時候,牛肉的味道也偏淡。 ———————————— 第三十七章《漫長充實的一天》 這一章太“漫長”了,有三千多字。本章的主題是“懷念”,感情基調略微帶點悲傷。 看第一段,慕正光說了什麼?“公交車的速度太慢了,看來以後車很難賣啊”。這隻是時代變化的冰山一角,車不好賣隻是一件小事,這件事太小太小,幾乎不值得一提,真正的大事是,幾乎所有的東西都不好賣。 開始插題外話了。漸近線極大強化人們的身體素質,那麼,健身器材還能賣得出去嗎? 在沒有漸近線的情況下,即使通過健身能達到頂級運動員的水平,比如百米9.58秒,可是,一階漸進者的速度下限是多少呢?十米每秒。兩者很接近吧?但一個是下限,一個是上限。 除了健身器材,醫療器械、各類藥品、保健品,尤其是味道不好的保健品,也不好賣。那麼學習用品好不好賣?也沒那麼好賣,因為建模大賽的加分太高了,而這些加分是不需要通過學習獲得的。而且,努力學習也得不到這些分。 在往後的章節中,特別是到第三卷、第四卷,這些“題外話”會進入正文。 回歸正題,本章其實隻寫了一件事:兩位主角回到小學時期的母校,徐縈則在那裡挖出同學錄,她從同學錄裡獲取力量。 在回校之前,文中花費大量的筆墨介紹了原田鎮裡有哪些學校,並詳細寫了母校的狀況,以前如何、現在如何,並且從母校延伸到徐縈則家,不僅寫了別墅的外觀,還寫了她的臥室。 這些內容不是白寫的,即便以後不會用到這些設定,這些內容也不能省略。 寫的越詳細,徐縈則問的“故地重遊,感覺如何啊”就越有深意。往事,現在,一目了然,截然不同,有了這些內容作支撐,在此情此景之下,徐縈則這麼問順理成章,是人之常情。此外,如果省去對母校的描寫,慕正光回答的“更良好的學習環境”將無法得到證實。 有一點要說明,這些環境描寫不是旁白。從人稱裡能看出,這是站在慕正光的視角寫的。 徐縈則說“我記性差”,這話不嚴謹,不能當真。但她說“想不起來”,這是真的。 文中徐縈則說了這樣一句話,“在被時光消耗殆盡之前,先成為我的力量”,這句話和她在第三十一章裡說的“在你輸給別人之前,先輸給我”格式相似。 —————————— 第三十八章《跨越時光的禮物》 看過本章的讀者想必都能明白,標題中所說的禮物是指衣服:徐縈則用校服給慕正光做衣服。 在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和細節中,劇情緩緩推進,人物形象愈來愈完善,而與此同時,漸近線的強大之處也在不斷彰顯,滲透到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麵麵。 本章前半部分寫到了“強化自身”,在這個章節中,對強化的闡述並不明確,在接下來幾個章節裡會花更多的筆墨描寫這種強化。 本章後半部分就是做衣服了。這件事寫得很細很細,在此不做總結。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對我麵麵俱到、無微不至,但我對你,好像就給了銀鑰匙和金步搖”,這是慕正光的想法。這話也不嚴謹,不能當真。 第三十五章中明確寫到了金粉墨水,那瓶墨水是給徐縈則的。當然,在慕正光看來,墨水不值一提,所以忽略不計。 第四十章裡詳細寫了送東西的事。 ———————————— 第三十九章《中古者質量公式》 文中寫了公式之間的關係,但是沒有代入數值計算,在這裡算一下吧。 M1=ρV,V=4πR3/3,R=r/(200p),p=n^n。 M2=mk/1000,k=(r/p)3,p=n^n。 r是域半徑,n是階數。ρ=3.34g/cm3、m=14200g。 第二十七章裡寫了“域半徑已是70米”“圓月半徑35厘米,重1200斤”,即r=70,n=1,M1=599.845。 第二十九章裡寫了“域半徑74米,所畫事物重5754.2千克”,即r=74,n=1,則k=405224,M2=405224×14.2÷1000=5754.1808。 當ρ=3.34g/cm3、m=14200g、r1=r2、n1=n2時,M2=8.12M1,但這不能說明前者強於後者。戴文鵬在實戰中不能發揮出全部的M2,失血過多會要命。 中古者的標準質量公式:M=αk/1000,k=(r/p)3,p=n^n。對同一個體而言,α/1000通常不會有太大變化,把它視為常數,記為C,那麼公式就能簡化為M=Ck。 k=(r/p)3,n<4、r<10000時,r的增長速率顯然比p的增長速率更快(r從10增加到9999,p從1增加到27),再往後,r的增長速率也遠遠超過p的增長速率(舉個例子,n1=9,n2=10,p2=25.8p1,但是十階的域半徑的上限絕不止九階域半徑上限的25.8倍)。 因此,得出結論,隨著r和p的增加,k會越來越接近r3(不可否認的是,k依然遠遠大於r3,因為p3是個很大的數),即M越來越接近4ρπr3/3,也就是把郭祺瑋的質量公式裡的R換成r,這意味著圓月半徑“等於”域半徑,換言之,一個人的域半徑有多大,那麼他能製造出的“土球”就有多大。 到那時,現有的質量公式將不再適用於中古者。不過,由於p3太大了,要把p3完全消掉是很困難的,所以適用於下一個階段的質量公式很晚才出現。真正等到R=r的時候,這本書已接近尾聲。 公式的事先說到這裡,回歸原文。 在教室裡與同學交談,從盧浩那裡取得彩墨,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若是沒有這些小事,人物性格不全麵。就以本章中盧浩表現出來的性格和形象而言,他能稱得上是摯友。 慕正光的元素屬性為火,但他能壓製自然火,這是他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中古者本就和大多數人不一樣。 ———————————— 第四十章《離奇的強化方式》 三件事。 第一件事,因墨水而產生的對戀愛的討論。 不考慮章節起始那部分兩位主角之間的對話,在本章節中,從側麵描寫了兩位主角之間的關係。 這一章裡提到了奉獻位、偶然性,這些概念不是書中特有的設定,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見,但不一定是原詞。 在第十三章的總結裡提到了“愛慕觀”,那什麼是愛慕觀?簡單來說,就是對“愛慕”的觀點、看法,“奉獻位”“偶然性”正是主角的愛慕觀的一部分體現。 慕正光認為他給徐縈則的不如徐縈則給他的多,事實是否如此?在已有的章節中,綜合數算一下。太便宜的東西就不算入了,比如說普通墨水、零食。 慕正光給了徐縈則金粉墨水、金步搖、銀鑰匙。 銀鑰匙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因為銀鑰匙的來源比較特殊。但是金粉墨水是一定要算的,這東西不便宜。盧浩拿金粉墨水來償還人情,他在墨水裡加的是黃金粉末。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僅有一次聚餐,那這次聚餐是不算入總數的。比如,文中明確寫了建模大賽初賽期間,慕正光請徐縈則吃飯,這頓飯就不算入。 徐縈則給了慕正光衣服、聚餐時的食物、強化方式、被封印的力量。慕正光也給了被封印的力量,但是,封印有先後之分,先封印的視為付出,後封印的視為收獲。慕正光在她家吃飯遠遠不止一次,這些飯錢肯定是要算的。不過,買電影票的事隻有一次,不算入。 從價格上看,是慕正光給的更多。從漸近線的角度來看,也是慕正光給的更多。從療傷和比賽的角度看,還是慕正光給的多。如果慕正光不幫忙,徐縈則就會因為沉睡而進不了決賽。 那麼,從哪個角度看,徐縈則給的更多呢?在兩人的相處過程中,徐縈則更用心。在處理諸多瑣事上、在麵對時代變局上,徐縈則付出的更多,比如,強化方式、被封印的力量。 以慕正光的性格和能力,劇情發展到這裡,他不至於踩坑,但劇情再往後發展,沒有徐縈則的提醒,他踩坑是遲早的事。 第二十一章裡寫到“人的命運像是寫好的書、倒放的電影”。這一章裡再次提到了這句話。 接下來再分析“偶然性”。文中的“偶然性”是帶引號的,不能看它的字麵意思,要看它的相反意思。加了引號,其實是指必然性。文中還有一個詞,天經地義。這個詞也加引號了。 扯的有點遠,倒回正題,第二件事,關於力量強化的討論。 說這件事之前,先說說盧浩對力量的看法:盧浩認為力量可以改變命運。 參與討論的隻有慕正光和盧浩,但是張素天也聽到了他們的情報。慕正光提出的強化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沒有證據。或者是,慕正光沒有把證據告訴盧浩,他沒有義務把徐縈則的私事說給盧浩聽。 第三件事,慕正光對漸近線成因的猜測。 漸近線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暗”隻是其中一個因素,“心”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是“心”太不具體,不易衡量。在這一章裡,慕正光開始縮小“心”的範圍了。到下一章有更準確的敘述。 ———————————— 第四十一章《通往心願的道路》 第一件事,慕正光把想法寫在紙上。 具體分析紙條上的內容。 一、縮小“心”的範圍,從“心”中分出兩個與漸近線有關的因素,心思和心願。 二、慕正光的預感:實現願望,力量強化。 三、有關因素的作用:“暗”根據每個人的心思、特質、本質賦予人們漸近線,根據每個人的願望書寫力的強弱和漸近率的大小。 四、“暗”的傾向。如果“暗”足夠真誠,被選中的願望,大概就是長久停留在人們心中的那個願望。 五、對漸近線的重新命名:心願漸近線。漸近線與心相連,它是幫助人實現心願的,它是通往結果的中間過程和必經之路。 徐縈則憑借直覺和創意找到強化方式,慕正光在此基礎上探究漸近線的本質。 第二件事,兩位主角的閑聊。 兩人的願望是一樣的,他們同時得到力量,是命運認可的同一類人。 這再次證實,在“暗”降臨之前,兩人的關係就已經很近了。漸近線的產生隻是加快了進度,為兩人的相聚提供了物質保障和力量保障。 第三件事,慕正光的強化,輔助變量增加5%。 關鍵詞,“輔助變量”。慕正光對這個詞的闡述很長,簡化一下:輔助變量改變,特質不變,反過來說也成立。 輔助變量增加意味著什麼在本章裡沒寫,但是在下一章裡寫到了郭祺瑋的強化結果。 第四件事,盧浩的強化。 盧浩的強化在本章中沒有明確寫出,但是在下一章裡提到了張素天的強化。 到目前為止,作者都沒敢用旁白直接寫出“暗”和心的關係。按照作者的計劃,這部分內容到第二卷才會細寫。從主角的角度看,他們離真相還有一段距離,能告知他們真相的人,下一卷才出現。不過,每卷七十章,第一卷已經過半了。 ———————————— 第四十二章《童顏永駐的光華》 第一件事,張素天的強化。 一階漸近率從504天降到了378天,加快了126天。效果顯著,能讓人跨階,但是過不了過渡。 這種強化方式能讓一個弱小的普通人變為一個強大的普通人,從占比93.09684%飛躍到占比0.41376%。 在本章裡寫到了現代者的占比,6.46506%。 匯總一下,中古者,1/96674(有時也說十萬分之一)。近古者,1/4300。過渡,0。近代者,0.41376%(千分之四)。現代者,6.46506%。當代者,93.09684%。 這幾個比例加起來是99.99995%,還剩下1/2000000。這1/2000000是不是上古者的占比?數量級是對的,但是數值相差較大,因為前麵那些數都是四舍五入之後的。 第二件事,研究院對積量變數的運用(研究院說的積量變數就是慕正光定義的輔助變量)。 具體細節在此不做總結。但是郭祺瑋的例子值得拿出來說一說,這個例子是用來闡述甚至是代替設定的。 關於積量變數的設定,可以完全忽略不看,隻要記得郭祺瑋的圓月的變化,就足夠理解本書中“積量變數”的含義了。 變數為0%,圓月平均密度3.34g/cm3。 文中有一個數比較特殊,53.55,這個數約等於e的2π次方的1/10。 圓月密度增加的百分比也和e的次方有關。 變數為53.7%,圓月平均密度為5.71g/cm3。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積量變數接近加滿,圓月的密度增加了71%。 此外就是,兩個球質量不相等,但公轉動能相等(文中並未提到自轉動能),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小球的公轉速度是大球的2倍。 從這件事裡能略微看出研究院的作風,或者說院長的作風。院長的權勢和能力非同一般,但他的手段比較溫和。 第三件事,慕正光收到兩個好消息。徐縈則的消息,輔助變量強化到5%。這裡說一下徐縈則的結論:“暗”選擇願望,觀點決定能力,願望可以和觀點重疊。 慕正光把心願和心思分開,徐縈則認為兩者可以重疊。 盧浩的消息,漸近率降低。 第四件事,慕正光和徐縈則的度假時光。 第五件事,這件事終於和標題有關了,“童顏永駐的光華”。 本章裡的“童顏永駐”和字麵意思有區別,兩人的身軀不成長、不衰老,聽起來很美好,但這件事對慕正光有害。徐縈則能想到這一點,由此可見,她真的在想事,而且在想很多事。 慕正光對此事後知後覺,徐縈則提醒他,他也沒在第一時間想起來為什麼童顏永駐有害,從這裡能看出,童顏永駐有害,但害處不大。 徐縈則的那段心理描寫也是重點。她不把比賽的事放在心上,但她會擔心慕正光是否受傷。在她眼中,“童顏永駐”也是一種傷。 第六件事,也就是最後一段,“兩人又一次驗證了輔助變量的妙處”,在誰身上驗證的?在徐縈則堂姐身上驗證的。
作者的話 第36~42章回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