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唐國擔不起大唐的大字。 突厥人隨隨便便都打到京師了,說自己是大唐,那不是平白惹人恥笑? 八月廿四。 尉遲恭帶領軍隊抵達涇陽,並在涇陽展開防線,準備和突厥人打一場。 八月廿六日,尉遲敬德與突厥人在涇陽城相遇,並大戰一場! 這場戰爭十分順利,突厥人大敗而歸! 尉遲恭斬首級一千多,消息傳來,京師振奮! 就連一直持悲觀態度的孫思邈似乎也頗為振奮。 這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而言有些奇怪。 尤其是孫思邈還是從隋朝存活至今的老人,更是顯得有些過於激動了。 看到秦天似乎有些不解的模樣,孫思邈笑道:“我這不是為某個國家某個朝代而振奮,而是為了百姓不再遭受苦難而開心。” 秦天當即了然。 孫思邈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他親眼見證了隋朝的建立,又親眼看著他滅亡。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大唐也立國了。 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國家,對他而言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換個統治者罷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孫思邈仍舊心懷天下百姓。 他高興的不是李世民的軍隊勝利了,而是因為百姓不用遭受苦難了。 退一步說,他身居長安城,如果突厥人真的打過來,他也一樣會遭受到波及。 孫思邈因此開心振奮,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但秦天卻是搖了搖頭。 “這場勝利隻能提振士氣,具體情況如何,還是要看咱們得皇帝如何打算了。” “為何?不是已經勝了麼?”孫思邈有些不解。 “勝利是勝利了,可這對大局而言,作用其實不大。” 突厥人擁有大軍二十萬,已經一路南下,威脅京師,瀕臨城下了。 局部戰場的勝利根本不能改變大唐整體勢弱的事實。 正如當年的三國分立一樣。 突厥人就和當初的曹操十分相似,他們整體的實力是十分強大的,哪怕局部戰場失利了,可隻要主力還在,那打贏戰爭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除非李世民也能如同當初的赤壁之戰一樣,來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甚至是直接殲滅了對方的主力的戰鬥。 不然大唐就危險了! 聽聞此言,孫思邈剛剛好了一點的心情頓時消散了不少。 八月廿八。 頡利可汗已經帶著二十萬大軍到達渭水。 事實正如秦天所料,突厥人南下的勢頭根本無法阻擋。 尉遲恭局部戰場的勝利對突厥騎兵大軍根本沒有造成任何影響,對方依舊是兵臨城下。 或者說,影響有,但是很有限。 聽聞消息,不顧群臣反對,李世民竟是隻帶了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 “頡利,你出爾反爾,背叛盟約,到底是為何!”李世民端坐在馬匹之上,神色嚴厲。 這個舉動無疑是十分冒險的。 突厥人大軍壓境,毫無疑問來者不善。 但凡有一個人有歹心,對著李世民來上那麼一箭,哪怕李世民不死,隻要受傷,那對大唐的軍心來說都將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換成其他任何一個皇帝,萬萬都不會將自己放在這般危險的境地。 可李世民不僅這麼做了,而且還敢站在渭水邊上,和頡利可汗叫板,斥責對方! 看到李世民敢孤身一人前來,頡利也是驚訝不已。 至於他身邊的那六個人,則是直接被頡利給忽略了。 不過是區區六個人,能乾什麼? 如果頡利願意,一輪箭雨下去,這些人就全部都完蛋了! 但李世民很聰明,他和頡利隔水相望,頡利其實根本無法對他造成任何影響。 就算對方想要張弓搭箭射殺他,隔著這麼遠,真受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是對方擺開陣型準備來一輪箭雨,那就更簡單了。 對方必然要有準備的時間,李世民有充足的時間發現對方動作,然後從容離開。 如果對方真的不識好歹的發動進攻,那李世民隻需要從容離去,便能大振軍心,而且還可以給對方安上一個卑鄙小人,膽小怕事的名頭。 當然,這是下下之策。 是沒辦法的辦法。 看到這一幕的頡利也不禁有些犯嘀咕了。 李世民敢這麼孤身一人前來,說明他是有底氣的啊! 平心而論,換成是他,他肯定是不敢一個人跑到大軍麵前叫板的! “當初朕親自和你簽訂盟約,現在你居然敢帶軍壓境,背棄盟約,把朕置於何處?” 說著,李世民一揮手,不多時身後便被帶來一人。 那人名叫執失思力,是頡利派去麵見李世民的使者。 說起來,頡利心裡其實也沒底。 突厥大軍壓境不假,可這一路上其實並不能稱得上是順利。 他當然知道自己為什麼能一路暢通無阻的兵臨城下,甚至威脅到長安城。 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太子李建成的餘黨唄。 這一路上他根本就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有人甚至主動把他給放了過來。 一提起這個,李世民心裡就是一陣窩火。 頡利都尼瑪快打到長安城了他才知道,啥意思?伱們這些人巴不得頡利幫你們報仇是吧? 好好好,這麼玩是吧? 所以無奈,李世民今日才會來到這裡。 而和大唐的軍隊一交手,味道就開始不對了。 和尉遲恭打了一場,結果自然不必多說,大敗而歸。 對方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就斬殺了他們一千多騎兵。 要知道,這還隻是尉遲恭。 大唐真正的戰神還沒出手呢! 頡利當年和李世民簽訂盟約之時,自然也是見過李世民的。 他也知道,大唐最厲害的軍神不是其它人,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戰必勝攻必克的名號,即便是頡利聽到了也有些發怵! 現在李世民還沒出手呢,他們就已經慘敗一場了,若是李世民出手…… 頡利目光閃動,死死的盯著李世民。 他懷疑對方是在虛張聲勢! 頡利雖然沒看過三國,也不知道空城計,但最基本的警惕心還是有的! 就在此時,李世民的身後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軍隊。 這些軍人全部都是李世民讓人精心挑選的精銳,無一不是器宇軒昂,光是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樣! 除此之外,這支軍隊的數量並不在少數,光是精銳粗略的一看至少都有兩三萬人! 那普通的步卒加一起,怕是已經有七八萬人了! 有如此軍威,怪不得李世民這麼有底氣! “你若戰,那便戰!”李世民高聲道:“朕從來不懼任何挑戰!” “今日之戰爭,就從殺了這執失思力開始!” 說罷,李世民鏗鏘一聲拔劍出鞘,將那長劍搭在了執失思力的脖子上。 執失思力頓時大驚,連連求饒。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出使了一趟唐國,結果怎麼就要到了身死的地步? 眼看自己的親信就要被李世民殺了祭旗,頡利再也憋不住了。 頡利其實心裡也清楚,李世民並不想跟自己真的打起來。 不然他們早就擺開陣勢,短兵相接了,李世民為何還要隻身一人前來斥責他。 頡利能夠理解李世民的想法。 唐國剛剛結束內亂,李世民的軍隊和實力肯定是要留著對付他的哥哥的。 所以李世民才不願意和自己動手。 但真要打起來,對方一定也是不會害怕自己的。 隻怕到時候真打起來,那就是絕對的兩敗俱傷的結果。 這個結果也是頡利完全不能接受的。 畢竟草原上也不安穩,如果他手下的實力不夠強大,是很容易就被其他部落的人給推翻的。 所以頡利也有了息事寧人的想法。 但問題是,來都來了,肯定是不能空手而歸。 怎麼說都要勒索一番才好! 對此李世民自然是不可能輕易同意的。 他也不傻,若是就這麼答應下來,頡利肯定會起疑心,那他們之前所有的布置就全部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麵對頡利的要求,李世民登時大怒,表示自己完全不可能接受! 事實上,長安城現在莫說是十萬大軍了,所有守備兵力加起來,也就不過兩三萬人。 李世民為了給自己造勢,幾乎把整個長安城的守軍全部都帶出來了! 他就是在唱空城計! 如果頡利真的不管不顧的直接對長安城發動進攻,隻怕唐國的滅亡,就在今天! 這是兵行險著,但李世民絲毫沒有懼怕。 他太了解頡利這人了。 突厥人就是這樣,閑著沒事就跑到中原王朝騷擾一波。 他們時常會趁著中原王朝內亂,或者是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時候跑過來打秋風。 打贏了就掠奪財寶資源,打輸了就求和,反正賺錢嘛,不寒顫。 這一次也一樣,在收到了唐國內部不穩定的消息之後,他馬上就來打秋風了。 可現在,他也不太敢相信前任太子的人的情報了。 誰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在欺騙自己,讓自己動手,然後掉進中原人的陷阱之中? 那些人明明說李世民根本沒有任何戰鬥力了。 結果呢?第一場交鋒,他們便大敗而歸! 他們說長安城防禦空虛,現在呢?看看對方的那軍隊吧,這哪裡像是防禦空虛的模樣? 說不定這就是陰險的中原人的計謀,欺騙他們主動出擊,然後一舉將他們徹底殲滅! 他們說自己和李世民有仇,笑話,這種話誰信誰傻子! 雙方你來我往的拉扯了許久,最終李世民還是勉強同意了給突厥人“賞賜”的意見。 隻是這賞賜的東西……實在是讓李世民極為肉疼! 這甚至幾乎搬空了整個長安城!這也成為了李世民心中揮之不去的恥辱! 為表謝意,頡利甚至主動說自己願意獻上牛羊來作為交換。 但李世民卻是十分不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頡利根本沒有感覺自己被冒犯,反而是美滋滋的覺得自己是賺到了。 他不是傻子,和李世民談判拉扯之際,也派了人前去打探虛實。 結果和他想的一樣,大唐的軍隊防禦看似到處都是篩子,實則密不透風。 如果僅僅隻看到第一層,說不定他就主動進攻了,但他敏銳的發現了那看似鬆散的陣型當中的精銳。 很顯然,這就是陷阱!引誘他動手的陷阱! 對方哪裡是防禦空虛,分明是早就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可惜啊可惜,李世民小兒雖然聰慧,但是我的眼光更加毒辣!”頡利美滋滋的覺得自己是在第二層! 他根本不知道,其實李世民在第三層,頡利所看到的所有東西,全部都是李世民想讓他看到的。 目的最終就是為了讓頡利覺得這是一個引誘他動手的陷阱,如此方能騙的住這個自以為是的蠢貨,將其嚇退! 兩天之後,李世民和頡利在渭水殺白馬為誓,立下盟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為了逼走頡利,李世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可偏偏他還要裝出一副風輕雲淡,毫不在乎的模樣。 仿佛那些錢財隻不過是九牛一毛,真的是拿來賞賜頡利的。 這也讓頡利覺得,這中原就是富庶啊,這麼多金銀財寶,隨隨便便的就賞賜了出來。 看著李世民那說一不二的模樣,頡利也有些羨慕。 他也想成為這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皇帝! 隻是頡利不知道,這樣的想法,給突厥帶來了滅亡! 當突厥人離開的消息傳回來之後,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鬆了一口氣。 最起碼,他們不用打仗了。 回到皇宮之後,李世民也是毫無形象的一屁股蹲坐在了椅子上。 說實話,這次出發他的心理壓力也很大。 這就是在走鋼絲,一個不小心,那他隻能倉皇逃竄了。 好在結果是好的,雖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好歹是把頡利這人給嚇走了。 至於之前所製定的盟約,李世民根本沒放在心上。 那不過是一紙空文,一句屁話,真要到了乾掉對方的時候,誰都不會把那盟約真的放在心上。 而經過渭水之盟,李世民知道,自己距離滅亡DTZ已經不遠了! 原因也很簡單,頡利此人本就貪圖享樂,這次獲得了這麼多的金銀財寶,回去之後分贓必定不均。 這便給突厥的滅亡帶來了第一重隱患。 而且,李世民發現頡利對身邊的漢人趙德言似乎是十分重視。 至於趙德言此人,李世民還是比較了解的…… (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渭水之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