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阿賴耶本藏經,與天賦能力係統!(1 / 2)

  第114章 阿賴耶本藏經,與天賦能力係統!(第三更!)

  法玄寺藏經閣修的樸實無華但寬敞大氣。

  推開大門走入其中,聯排的書架和藥櫃便映入了陸銘眼簾。

  藥櫃後方有一青衣小僧,一樓盡頭處還隱隱有一掃地老僧的身影若隱若現。

  淡淡的書香味、檀香味和藥材味道沁入口鼻,味道不難聞,反而讓陸銘感覺精神一振。

  站在藏經閣門口,玄真先一步上前,陸銘緊隨其後。

  一路上兩人並未遭到任何阻攔,仿佛回到了自己家中一般。

  顯然,並非是這藏經閣防禦力量不足——那掃地老僧就有功夫在身,但陸銘沒開眼竅,看不出他有多強。

  隻是帶陸銘入藏經閣之事,顯然經過了法玄寺高層的同意。

  恍惚的又想到了玄真剛剛講的一番話。

  “這也是八極門,與我道佛四宗之宏願。”

  “為此,區區秘籍,無足輕重。”

  對著藏經閣空無一人處輕輕拱手,以示感謝與尊重,陸銘復而又跟上了玄真。

  便聽玄真講道:“藏經閣分四層,一層乃是下品的武學。”

  “二層乃是六品五品的武學。”

  “三層乃是四品武學。”

  “而四層,便放著我們法玄寺的鎮派絕學。”

  法玄寺鎮派絕學有二,江湖出名的那種。

  其一為三品真功地藏菩薩本願經。

  其二為三品搏殺技達摩鎮魔掌。

  兩項功法皆需要精通佛理,身懷佛性,陸銘自是碰不得的。

  而三層的四品武學也不好接觸,陸銘不通意,四品功法當麵他也難以悟出什麼,反而容易被四品武學中的意所影響,從而帶歪自身的武道之路。

  也因此,這一行,主要目的地還是一樓與二樓。

  “先去哪兒?”

  玄真這般問道,陸銘想了想,反問道:“我能在此地待多久?”

  玄真便回答:“待到你待夠為止。”

  陸銘笑道:“那就先從一樓開始吧。”

  ……

  本來陸銘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再碰下品武學了,但玄真的一番指點,卻讓陸銘開闊了眼界。

  四品養意境,對武者的要求很高,而習練百家劍術,抵達技之極宗師之境,對養意有巨大好處。

  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前人的經驗教訓,自然是有道理的,且陸銘從不認為自己的小遊戲係統能幫自己搞定一切,有些時候走一走尋常路,還是有必要且有好處的。

  身為五品凝竅境,當陸銘再次翻開下品武學之時,隻感覺輕鬆寫意如同清華學子回到了小學重新學起了加減乘除。

  以指為劍比比劃劃,十分鐘內小遊戲係統便能收錄一門下品劍術。

  從傍晚一直待到了深夜。

  一樓的三十餘門下品劍法,便被陸銘統統掌握。

  而此際,玄真已經離開了藏經閣,偌大的藏經閣內隻剩下了陸銘自己一人。

  青燈,古樓。

  寂靜,寧和。

  雖然暗中必有守閣人,但陸銘又不會做什麼壞事,自然也就無需理會了。

  邁步走上了二樓。

  一本本中品秘籍便映入陸銘眼簾。

  大玉羅漢拳,金鐘罩,龍象般若功,一葦渡江,金剛指……

  等等等等琳瑯滿目,彰顯大宗底蘊。

  然而陸銘能學的,同樣也不多。

  左右觀瞧挨個翻閱,陸銘也不由沉沉一嘆。

  “法玄寺的路子,跟我不是很搭啊……”

  ……

  法玄寺乃是佛門正宗,上檔次的武功都需要有佛性通佛理。

  這個陸銘顯然是沒有的。

  且法玄寺的功法路子走的是剛猛路線,輕功方麵他們並不擅長。

  二樓內唯一一本無需佛理的輕功,乃是一葦渡江,卻隻有六品,陸銘觀之覺得與雲渡江效果重疊,便不準備在這項功法上浪費什麼精力了。

  且法玄寺擅拳腳、棍棒,刀法也可以,劍法卻是真不行。

  選來選去的,陸銘也隻找到了一門自己能學的劍法——金剛渡難劍法(五品)。

  能學,乃是因為這門劍法無需佛理。

  但這門劍法的風格仍舊與陸銘的路子不是很搭。

  金剛渡難劍法走的是剛猛無儔的路子,陸銘的劍路卻詭譎多變。

  不過考慮到想要成就技之極宗師之境,多掌握一些風格不同的劍法肯定是好事情,陸銘便也取走了這本秘籍。

  倒是秘法方麵,法玄寺家底頗豐,陸銘也大有收獲。

  金鐘罩(五品)。

  無需佛理陸銘能學,且觀其氣血運行路線,隱隱與龍吟鐵布衫契合,讓陸銘不由聯想這兩項功法,是否能夠組合成組合技。

  洗髓經(六品)。

  法玄寺最為出名的一本秘法。

  此秘法能夠擴寬武者體內經脈,效果等同於通脈,但修煉速度非常緩慢。

  不過對於六品武者而言,此功法絕對算是神功了。

  因為周國江湖明麵上,已知的能擴寬經脈的功法,隻此一家別無分號!

  阿賴耶本藏經(無品級)。

  這本秘籍卻是有點意思了。

  它是無品級秘法,這意味著這項秘法誰都能修,即便是下品武者也不例外。

  而它的功能也有些古怪。

  【通性明理,感悟本心。】

  佛門功法就這點不好,玄玄乎乎,主打的就是一手懂得都懂,不懂也說之無用。

  不過好在,該功法的關鍵地方有注釋,翻了一遍之後,陸銘也大概弄懂了這本功法的效果。

  “一是增強武者的直覺感應。”

  “二是強化武者對本心的感應,通俗講,就是讓武者更容易感悟到人之意。”

  說穿了,這是一本能輔助武者感悟意的絕學!

  不過問題是,這功法的效果並不算好……

  一來,佛門武學的通病就是根基牢固但進展緩慢。

  二來,這武功挑人的……

  如果不是那種天生性子突出的人——諸如玄意那類,那麼這本功法單單是入門就極難,後續修煉更是一步一坎,想以此功突破四品,還不如去領悟兵器之意呢。

  且哪怕是性格突出者學成了這本秘法,也不是百分百能突破四品。

  說穿了,這東西又不是萬能藥,隻是輔助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