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奉偵查總局命令回國,之後有可能會安排外勤任務。
載著她和幾名公使館外交人員的客機在高橋機場四號跑道上逐漸加速,隨即脫離了跑道,平穩的向西北方向飛去。
望著圓窗外愈來愈小的地上事物,她微微仰頭,喃喃自語道:“至少我們曾經一起戰鬥過。”
沒過多久,這架客機便消失於天邊,隱沒入一片蔚藍與綿白之間。
周長風原本是想來機場送別的,但最終還是作罷了。
何況他現在實在是忙得不可開交,歐洲戰事的實施進展都得匯總上報,而且還有大量的軍事奏報要審閱留下評判。
除了這些本身職責之內的事,瓦胡島登陸方案的修改也需及時跟進,當地的特工和線人隔三差五就會發回最新消息。
由於新加坡攻防戰中有當地華僑華裔內應相助,牽製了守軍的一部分兵力、分擔了守軍的注意力,使得明軍的正麵進攻容易不少。
正因如此,嘗到了甜頭的大明君臣也打起了在夏威夷的華裔華僑的主意。
身處夏威夷的華裔華僑大約有九萬人之多,還有五萬餘來自日本、朝鮮、安南的移民。
美國人當然也不傻,眼看英國人在新加坡因此吃了虧,現在就已經著手進行僑民管控了。
“……歐洲戰事截止今早就是這些了;然後是軍部各處的奏報,我跟羅符都評閱好了。下午我要去一下軍器局,陛下有急事可以先問羅符。”
“你這一天天早晚不休,不累嗎?”
見周長風勤懇得像個工作狂,朱泠婧不免覺得有一絲慚愧,畢竟自己這一個月確實太過於懶散了。
“呃……”周長風遲疑了兩秒,沉吟道:“講真,陛下,我感覺沒有以前累。”
“怎麼講?”
“以前天天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扯皮,費神。現在就不一樣了,大概三五天才能遇到一次推脫或者敷衍。”
從前那可謂既勞心又勞力,一天下來堪稱心力交瘁;而今大有改觀,其他人基本都能認真執行到位,一下子就輕鬆許多了。
“倒也是。”朱泠婧嘀咕了一句,揮手道:“去吧,悠著點,你要是累倒了眼下還真沒人頂替。”
“臣告退。”
時至今日周長風已經習慣了她的說話方式,從起初的不爽到現在的習以為常,有些話需要二次轉譯、有些話就乾脆左耳進右耳出。
攤上這麼個上司也挺讓人無奈的,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極少胡亂乾涉其它事務,這一點對於那些真正做實事的人而言簡直是天大的福分。
匆匆離開了紫禁城以後,周長風乘車來到了金陵兵工廠,幾名職工正在為大門口“應天陸軍兵工廠”的牌匾擦拭並重新塗漆。
在做了八年之久的中層辦事人員以後,王桓安也算熬出了頭,於年初調至金陵兵工廠技術谘詢會。
看似是平調,實則是升遷,因為技術谘詢會成員的話語權不小,而且事務少、待遇高,未來還有機會爭一爭高管的位置。
“大忙人周待詔每次都這麼準時啊。”王桓安笑著拱手說。
“不準時不行啊,那樣容易亂套。”
“這邊首批已經全數檢驗通過,次品率千分之七,不容易啊,都是精工細作出來的。”
“哦?看看去。”周長風聞言就來了興致,一行人不做逗留,徑直往最近的倉庫走去。
關於中間威力彈藥,軍器局和陸軍都一直存在著幾股反對聲音,這盡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進展,但沒能產生實質影響。
最終采納的彈藥依舊是廣州兵工廠設計的7.36×40㎜步槍彈,這型彈藥使用三基發射藥時擁有絕佳的彈道性能,當時引得周某人眼前一亮。
不過鑒於專用的丙字六號三基發射藥製造難度較高、成品率較低,所以軍器局便決定還是使用傳統的徐氏火藥——當年基於勒貝爾步槍使用的B型無煙火藥本土化的產品。
彈乃槍之基礎,三九式短步槍彈定型以後,短自動步槍的設計選型也隨之而來,最後軍器局挑中的是翊安軍上尉顏新義的設計。
他雖然表麵上是一名後勤軍官,但因為翊安軍的工作實在是太清閑了,所以他有充足的空閑時間來做些“不務正業”的事。
當時軍器局給定的要求是:
1.全槍重量不超過八斤。
2.理論射速在每分鐘五百發左右。
3.使用二十發彈匣。
4.槍管壽命六千發,槍機壽命一萬發。
5.一百公尺距離半自動射擊二十發,散布不超過二十五公厘;四百公尺距離時不超過八十五公厘。
被挑中的設計便是顏新義在空閑時設計的,這是一種長行程活塞導氣式自動原理的自動步槍,但使用的是不多見的卡鐵偏轉閉鎖。
這種閉鎖方式比較中庸,沒什麼明顯優點和缺點。
相比之下,常見的槍機偏移閉鎖則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主要缺點是受力不對稱,會偏向一側,導致射擊精度降低。
實際上,周長風認為其餘落選的幾個設計也都有可取之處,甚至更好些。
然而軍器局最終還是以多數票的結果選定了顏新義的設計,大概是出於戰爭期間求穩妥不求極致的心態吧。
現在,擺在一行人麵前的是一個又一個長木箱,裡邊是已經裝箱完畢的試製三九式短自動步槍。
熟悉的槍油氣息撲麵而來,周長風彎腰拿出了一支,反復端詳了一下手中的步槍,然後伸手勾住槍栓往後一拉。
“唰啦!”
清脆好聽,好聽就是好槍!
他專門去兵工廠後邊的靶場試射了幾個彈匣,立姿、跪姿、臥姿,乃至行進間射擊,都統統體驗了一遍。
軍器局在設計招標時規定使用二十發彈匣是有原因的。
陸軍認為長彈匣會增加臥姿瞄準時的火線高度,拒不接受三十發的長彈匣,他們甚至希望為每支槍單獨配一個十發的短彈匣。
空軍認為長彈匣不便於傘兵使用,也許會加大勾纏住帶子或傘繩的可能性,故而認為二十發彈匣最合適。
不過他們歸他們,反正海軍這邊基本上都是周某人說了算,所以依舊是使用三十發的長彈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