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大蟲迷彩?2難的選擇(1 / 2)

最新網址: 早在至昌三十一年的時候,明軍在成都府附近的平原與丘陵之間進行過一次平平無奇的演習,旨在檢驗國防力量於復雜地形的作戰水平。

在那場叫作“資陽會操”的演習中,一些陸軍軍官注意到士兵們的墨綠色衣裝雖然與周圍環境顏色相近,可遠遠的看去依舊比較明顯,老練的觀察者不難察覺異樣。

這是因為常規環境中的事物幾乎不可能出現大片大片的純色,往往形狀稀碎、顏色深淺各異。

盡管十幾年來就陸續有人反饋過這一點,但直到這次才得到了官方認可——軍部上層批準斥資研發能夠加強野戰偽裝效果的衣裝。

除了軍事格致院主導的官方研發工作以外,幾所大學同樣接到了類似的任務,甚至一些民間藝術家也參與其中。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成都芙蓉大學,團隊由美術學士(博士)黃淑瓊率領,這個團隊傾向於從大自然汲取靈感,圍繞著仿生學概念進行研發。

他們的成果包括基於雲豹的雲豹迷彩、基於雪豹的雪豹迷彩、基於華南虎的大蟲迷彩。

雲豹與華南虎這兩種貓科動物無疑是天生的獵手,它們均分布於中國南方的亞熱帶、熱帶林區和山巒之間。

從活動地域來說,芙蓉大學這個團隊選定的對象肯定是恰當的,南方明軍的假想作戰地域也正是這些地方。

雪豹較為特殊,它們分布於烏思藏和天山山脈等高原地區,灰白色皮毛和黑色斑點是極好的偽裝色。

而烏思藏恰恰也是重點地域,所以雪豹迷彩專供當地邊防單位使用。

同期,大明國立軍事格致院則走的是另一條路子。

基於“肉眼更容易注意到規則的輪廓;反之,不規則的雜亂形狀更容易被忽視”的事實,他們研發了許多種迷彩。

一是碎塊迷彩,以青翠的草綠色為底色,點綴以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碎塊,這些碎塊有兩種顏色,分別是黃綠的鸚鵡綠和深綠的墨綠色。

二是林蔭迷彩,這種迷彩旨在模擬陽光透過樹林照射在地上光影斑駁的樣子,墨綠色的底色上遍布著土黃色和翠綠色的斑點,這些斑點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

事實上軍事格致院也搞出來了“藍精靈”,本打算專供海軍陸戰隊使用。

這種迷彩是比較簡單的條紋迷彩,以灰綠色為底色,輔以藍灰色和灰白色的條紋——因為搶灘登陸時所處的環境是在海邊,研發人員認為這種迷彩在背水而戰時很有效。

但因為局限性太大,隻適合登陸時使用,所以相對來說也是最雞肋的。

在周長風看來,這些迷彩都相當不錯——種類豐富,偽裝效果良好,實戰價值很高。

不過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明軍部上層有些頑固,一些陸軍大佬們武斷的拒絕將這些迷彩樣式應用於衣裝,隻允許應用在帳篷布之類的物件上。

他們的理由是,這些花花綠綠的奇怪紋飾圖案有損軍容,軍人形象應當嚴整威武。

但這與海軍乾係不大,雖然周長風發現有幾位海軍將領同樣有些不滿意,或許他們也有和陸軍那些人一樣的執著。

不過海軍陸戰隊畢竟規模小,隻是從屬於大明海軍的一部分,所以海軍上層倒也沒有強硬反對,還算比較開明。

陸軍一共訂購了迷彩鬥篷和迷彩兩用雨披帳篷各四千套,雲豹、大蟲、碎塊、樹蔭迷彩各占四分之一。

大明陸軍顯然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但海軍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直接訂購了一萬套碎塊迷彩和樹蔭迷彩野戰服、鋼盔盔罩、兩用雨披帳篷。

或許在如今的人們看來,純色的衣裝才更為順眼,可周某人卻一直期待著全軍裝備迷彩,他覺得那樣才顯得先進而炫酷。

他重回皇城中的辦公處以後,羅符可謂喜笑顏開的歡迎,因為這下終於可以不用一人乾倆人的活了。

“你應該還不知情,今早剛來的消息,據可靠情報基本可以確定德國方麵往俄國派去了乾涉兵馬,嘖嘖,這樣下去又有好戲看嘍。”

“乾涉?”周長風目光一凝,“以誌願的名義嗎?有多少人?”

“沒錯。”羅符頷首肯定,答道:“但具體規模還不明了,大概在三到四萬人的樣子。”

“名稱叫什麼?部署地在哪?進軍方向是哪?”

“跟在佛郎機那一樣,還是叫紅鷹軍團,他們走的北線,剛到立陶宛那邊,看這架勢恐怕是想直奔聖彼得堡。”

五月中旬,德社依照原定計劃重新組建了紅鷹軍團,不過相比起在西班牙的時候,這一次的紅鷹軍團規模更為龐大,下轄兩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兩個工兵營和其它支援部隊,另配屬兩個聯隊的空軍單位。

其總兵力達四萬人,比大明估算的要多不少。

這支名義上的誌願部隊實際上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其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其中一個步兵師甚至換裝了毛瑟G39半自動步槍,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普及半自動步槍的師級作戰單位;而那個裝甲師更是首次裝備了使用50㎜坦克炮的III號E型坦克。

德社的III號坦克與歷史上略有不同,C型就已經是正式量產型了,D型是加裝了遠程電臺的指揮型,最新的E型則搭載了KwK38型50㎜坦克炮,車體正麵裝甲亦加厚到40㎜。

“俄人內戰的變化倒是不大,國民共和軍(藍)被吃掉了兩個步兵師,不過倒也穩住了戰線,在斯摩棱斯克方向迫使▇▇▇軍(紅)後退四十裡。”

“話說回來,英人是真的不講情麵,據說聖彼得堡的俄皇那幫人求爺爺告奶奶,可英人還是沒理睬,照樣把兵器移交給了國民共和軍。”

羅符指著旁邊墻壁上懸掛著的地圖向周長風簡述了一下這兩天的變化。

“這有什麼情麵可講的,國與國之間利益為先。”後者不以為意,隻是盯著地圖沉吟道:“德國人這幾萬人可不好攔哦。”

沙俄內亂迄今也有段時間了,大明朝廷一直在關注著中亞和西伯利亞那些不聽號令、割據自立的沙俄軍隊頭目,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實力各不相同,性格與人品自然也不一樣。

朝廷在評估究竟選擇扶持哪些人為妙,最好一開始就選對人,免得到時候再出亂子。

大明陸軍也已經遵從指示開始組建派遣軍了,準備在恰當的時機越界,扶持選定的當地軍閥建立傀儡政權,並協助抵禦可能到來的外部威脅。

計劃派往阿巴坎和哈薩克地區的部隊有一個很復古的名字,叫安西軍,總兵處已在蘭州成立,包含四個步兵師和兩個野戰重炮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