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風沉吟道:“這個…說來話長,當時不是趕著出征嗎?就沒想過起名字,於是拖啊拖,乾脆就等之後周歲的時候再起名吧。”
“你對這事倒是不上心,你這當爹的看似顧家,實際上並不注重家事。”朱泠婧伸出食指晃了晃,微微一笑,“要不我賜個名,也省得勞煩我們周大將軍勞心費神想名字了。”
哎,這女人一定是存心的。
“這……”周長風大窘,拱手躊躇道:“陛下,臣這點時間還是有的,回去就起、回去就起。”
“是嗎?平心而論,單單論起名,周克行你不見得有我起得好哦。”
“可為子女起名是要包含父母的意願的……”
每每看到周某人吃癟的樣子朱泠婧就大感快活,以前沒想過是為什麼,但現在究其原因,恐怕是在於調侃周某人這種秉性鮮明的家夥格外有趣。
“罷了,不拿你說笑了,去吧,午後及時把沒料理好的俄國變故做完。”
“是。”
說實話周長風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常,以前朱泠婧總是會說些不中聽的話,而今倒是好很多了,但卻是轉變為了時不時的調侃。
這個差事不好乾哦。
回家以後,他一邊跟女兒大眼瞪小眼一邊向妻子吐槽之前的事。
哪知後者撇嘴道:“我看陛下所言極是,周克行你心思全撲在公事上,拖拖拉拉到現在也不為簡簡起名。”
周長風沉默了一會,突然無可奈何地嘆道:“小詩,我感覺皇帝說的好像真的有道理。你想,我之前起的幾個名字確實都不咋地……”
“哼,那你當時還嫌棄我起的名也一般呢,那你何不就聽陛下的讓她起一個,看你敢不敢嫌棄!”
“咳咳,事實證明,小詩你在這方麵還是比為夫有文化的。”
稍後菜肴上桌,二人相對而坐。
其實分歧之緣原因還是文化和時代的差異,而今女孩子的名字往往是澤寧、素儀、國琴、鳳書等等,甚至還有維英、昭明、治民之類的。
與後世女孩子的名字一比,話更格格不入。周長風自然是覺得怪怪的,他主觀上不喜歡這些偏中性的名字。
見他在餐桌上仍在琢磨著起名的事,夏筱詩就隨口說道:“寧瑜、懷琳、淑君這不都挺好的麼?”
思來想去,周長風索性就挑了個自己聽上去最滿意的,他轉了轉筷子,盯著麵前的妻子,“那就…懷琳吧。”
“不錯,琳者,美玉是也。”夏筱詩心滿意足地說道:“先生,明日我們便差人一同到縣衙落實留檔去。”
於是乎,從降生迄今過去了幾個月之久,簡簡就這樣獲得了自己的名字。
周長風雖然覺得有一點草率,但思來想去又覺得以後再琢磨也不見得能想出多好的來,也就釋然了。
“再連著忙幾天,往後估計事會少一點,不過也隻是待詔本職工作會少些。”
“之後為何就要清閑了?”
“因為大事已定,現在各國都要緩一緩了,調整各自的戰略,暫時不太可能會有新的大規模戰役。”周長風一邊夾菜一邊說:“不過北邊還要亂上一陣子。”
“也不知俄人這一通群雄逐鹿過後會是哪一方勝出。”夏筱詩輕聲嘀咕道。
“德國人可不會放過那充沛的地方,誌願部隊的事不是報紙上都登了麼?這隻是開始而已。”
“噢,先生,那這不過是引子?那便是說往後會有外軍不斷入場乾涉嘛,既然如今德人勢大,最後肯定會倒向他們那邊的。”
“答對了,有獎勵哦。”周長風笑著夾起了紅燒鱸魚那肚皮上肥美鮮嫩的肉,“張嘴。”
經過這段時間的信息反饋和分析,紅鷹軍團千裡迢迢進入俄羅斯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
截止當下,他們已然肅清聖彼得堡附近的其它武裝力量,矛頭直指聖彼得堡。大約兩萬餘▇▇▇部隊(紅)正配合他們一起行動。
在斯摩棱斯克到奧廖爾那漫長的戰線上,▇▇▇部隊(紅)和國民共和軍(藍)的對決仍未分出勝負。
很神奇的是,雙方居然在如今把對決打成了一場歐戰塹壕戰的翻版,掘壕據守,陣地對陣地、塹壕對塹壕。
大都督府認為這主要在於沙俄的汽車工業本就不咋地,內亂又徹底攪亂了需要完整體係支撐的載具製造業,所以正規坦克的產量一落千丈。
在一開始的時候,雙方倒還打出了幾次漂亮的縱深突擊,國民共和軍的一個坦克旅甚至在兩天一夜間長驅直入三百多公裡。
但廣袤的土地和糟糕的交通拖垮了雙方的坦克部隊,突破口被無窮無盡的海量步兵迅速填上,而坦克則因損傷、故障被一輛接一輛的遺棄。
就這樣,隨著突破力量大為削減,雙方都舍不得將剩餘的坦克再肆意投入戰鬥,戰線趨於穩固,作戰模式漸漸的又變成了掘壕據守、陣地對決。
德國人並不想充當打破僵局的錐子,他們認為這場對峙將在幾個月後就因為力量失衡而被打破。
柏林方麵已經批準向▇▇▇部隊(紅)進行軍事援助,除了電臺、火炮、機槍、彈藥等裝備外,還有240輛坦克與一些零部件代用品。
捷克與斯洛伐克那兒有一批維克斯坦克所用的變速箱,另外斯柯達六缸汽油發動機也大致與T-26適配,通過這些代用品,預計可以把數十輛主體製造好但缺乏一些設備的T-26組裝完成。
依照指示,紅鷹軍團需要盡快拿下聖彼得堡。如果可能的話,應嘗試抓獲沙皇本人。
在扼殺了俄羅斯土地上最保守、最反動的帝俄貴族集團以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紅鷹軍團便要通過鐵路一下子跨越數千公裡,轉戰高加索地區。
屆時,第4山地師也將從國內趕來加入紅鷹軍團,以支援他們一同奪取戰略要地——巴庫油田。
雖說石油技術現代化始於1877年,然而巴庫卻在1873年就已經有了工業開采價值的油井。
由於裡海西岸的石油資源埋藏深度很淺,個別地方甚至挖掘十幾米就能發現石油跡象,開采難度低下。早在歐戰之前,巴庫就已經是當時世界上產量最高的油田——郊區活躍著二百多家煉油廠,整座城市都圍繞著石油而生存。
當時的境況是,海上飄蕩的、空中彌漫的、地上覆蓋的都是石油開采與煉化的黑乎乎的物質,所以巴庫也被人們稱為黑城。
而今巴庫油田年產量高達2800萬噸之巨,德國人勢必要將這個力量之源泉攥在手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