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是知名歌手、知名創作人、製作人,分成比例也是可以浮動的。
  刨除歌手、製作人、詞曲,剩下的部分,則是由唱片公司和銷售方自行分配,兩者的比例,也有所浮動。
  不過,通常是唱片公司拿的更多一點。
  除了以上幾方,還有各種協會也會參與收益分配,比如阿美瑞卡音樂家協會、作曲家協會等等。
  當然,協會抽取的分成並不高,在達到某個金額時,後續的收入,協會將不會參與分成。
  在獲取利潤的同時,各大協會也會保證會員的利益。
  典型案例就是好萊塢演員與編劇大罷工事件,在演員工會、編劇工會的組織下,共同與製作方(資本)抗爭,為會員爭取更多的利益。
  (今年好萊塢大罷工也是勞資糾紛的一種,工會聯合會員,與資本抗議,再提高演員收入的同時,工會能得到的也會更多,都是生意)
  23%?
  陸遠眉頭一皺,他既是製作人,又是歌手,同時還是詞曲作者。
  如果依照這個分成,作為歌手,他的分成隻有11%?
  不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陸遠雖然心中有異議,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反對,還價,也得聽完所有的報價。
  “商演、通告方麵,可以五五分成,當然,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樂隊,公司可以提供樂隊充當助演嘉賓。”
  “演唱會、巡演,我個人的權限是22%。”
  在歐美音樂圈,巡演是歌手收入中的大頭,以均價100美刀為例,一場五萬人的巡演,門票收入就是500萬美刀。
  20場巡演,就是一個億美金。
  當然,巡演的投入成本也不低,場地租賃、設備租賃、舞美設計、人工成本等等。
  依照梁康尼的報價,陸遠如果舉辦演唱會,每賣出一千萬美刀的門票,他可以分到220萬美刀。
  這個分成,隻能說中規中矩,不算高,也不算低。
  “最後,版權衍生收益方麵,環球需要一成的管理費。”
  一口氣報出所有的條件後,梁康尼不緊不慢地喝了一口茶,靜待陸遠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