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嘴傳媒與明日之子(2 / 2)

  而今,受網絡新媒體的影響,《當代歌壇》的銷量進一步下滑,哪怕它選擇擁抱不受主流待見的選秀歌手,也改變不了江河日下的命運。

  就在這時。

  陸老板背後的晨星基金,向《當代歌壇》背後的母公司魔都大嘴傳媒拋出了橄欖枝。

  其實,陸遠一直有意創辦一家音樂類雜誌,兼顧通俗性和專業度的那種。

  他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國內也能誕生一家權威性的音樂雜誌,一份權威性的音樂類榜單。

  一如阿美瑞卡的《公告牌》。

  即使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也想要嘗試一下。

  來都來了,終歸要留下點什麼吧?

  至少給華語樂壇保留幾分火種,給那些獨立音樂人一些發聲的渠道。

  如果換做是十年前,大嘴傳媒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拍掉晨星基金遞來的橄欖枝。

  畢竟,那時的《當代歌壇》如日中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號稱華夏版的《滾石》,每一期的銷量都能破百萬。

  不差錢。

  也不缺影響力,哪怕是四大天王級別的歌手,也不敢忽視《當代歌壇》的專訪。

  然而,花無百日紅。

  現今的《當代歌壇》每況愈下,其背後的母公司不得不麵對一個現實。

  如何生存下去?

  陸遠投資《當代歌壇》是王忠軍牽的線,上市在即的華藝,意氣風發,頗有些民營電影公司話事人的味道。

  前不久,華藝兄弟跟《看電影》雜誌創始人‘三木’達成合作,成立了三木工作室。

  三木不止是《看電影》的策劃人,也是NBA授權雜誌《灌籃》的創始人之一。

  而《看電影》、《灌籃》、《當代歌壇》背後的母公司,都是同一家。

  即,大嘴傳媒。

  大嘴傳媒是三木和他哥哥孟小可一起創辦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