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各就各位,唐伯虎點秋香,第四十幕第一鏡,開始!” 片場中,瞬間鴉雀無聲。 隻有今天的主角——方平安霸氣地向前一步。 “華太師,這幅皇上賞賜的《春樹秋霜圖》,請鑒賞!” 方平安這一瞬間忽然氣勢淩厲起來, 手中畫軸如電,射向呆滯的華太師。 李紅妝心底暗道一聲好,將華太師推開, 上前穩穩接住了畫軸,與方平安飾演的奪命書生各執畫卷一端,針鋒相對。 “這樣看不方便,還是在桌上看吧!” 李紅妝飾演的華夫人英姿勃發,玉手隻是輕輕一旋,就引著畫卷連續旋轉,轉移到堂前的長桌之上。 鏡頭後,方夏手持留影靈石,緊緊地盯著兩人,平安叔的表現真的讓他太意外了。 這部戲的服化道比前世偏戲曲風更加精良,融入了這個世界的古風。 比如方平安身上這套: 一身白衣長衫,外罩華紋白紗外褂,及肩長發戲白玉頭冠束之,加上他昨晚將下巴長須全部剃盡,隻餘上唇的一道胡須。 使方平安從一個平凡油膩的老管家,一下變成了風度翩翩的白衣俠客。 尤其是那胡須和略帶滄桑的眼神,簡直是老少通殺! 片場圍觀的劇組丫鬟們,緊緊地捂住了嘴巴,生怕因為太過驚訝而喊了出來。 這個劍客,好像是導演的老管家? 為何連一個管家都如此帥氣? 潘府丫鬟們迷離的眼神,被場外一個麵容蠟黃樸實的婦人盡收眼底,也就是方韓氏方嬸。 看著場中和李紅妝鬥得難解難分的方平安,她也有些目眩神迷,陷入了回憶之中。 然而這段打戲並沒有持續多久 兩人以長桌為戰場,閃轉騰挪之間招招兇險萬分,看得方夏都捏了把汗,很快就喊了停。 “師娘,平安叔,你們休息下,我檢查下鏡頭!” 方夏招呼兩位休息下,然後和潘少恒湊在一起,查看他在另一個角度的鏡頭。 潘少恒的鏡頭雖然有瑕疵,但好歹也算個入門修士。 不會存在手抖之類的情況,基本履行了方夏交給他的拍攝計劃。 方夏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道: “這部分過了,兩位去換下備用的衣服,拍下一組鏡頭。” 少傾,李紅妝身著一身男裝白衣劍客出現,而方平安則是華夫人所穿的一身華服。 李紅妝女身男裝,顯得極為英氣勃發,隻是鼻子和嘴角的鮮血表明了她的人物狀態並不好。 方平安男神女裝,但卻是披頭散發,左眼烏青,頗為狼狽。 兩人分立長桌兩端就位,當方夏喊出開始的同時,兩人立刻進入狀態。 接下來的拍攝一個機位由方夏在側麵拍全景,另一個機位是將留影靈石固定在了桌下,這樣才方便後期剪輯。 方平安扮演的奪命書生和華夫人借助桌子比拚靈力,僵持之下,奪命書生以腳踢出月牙形罡氣,偷襲華夫人。 李紅妝早有準備,將靈力在身上布下防禦。 然後按照劇本,整個人旋轉著倒飛出去,撞到了大廳中的柱子倒下。 看到這一幕,場下觀看的陳庭燁心都揪緊了,險些忍不住爆起靈力沖上去找方平安算賬了。 什麼劇本、拍攝、方夏的老管家他都顧不上了,他隻知道自己的發妻被人“打”了。 “停!” 下一刻,方夏的聲音響起,喚醒了陳庭燁的理智。 方夏隻感覺到一陣風掠過,一個人影就出現在了李紅妝麵前。 一陣濃鬱的靈力波動出現, 隨後各種治愈術、回春術從陳庭燁手中釋放出來,一股腦地落在李紅妝身上。 “夫人,你沒事吧?” 陳庭燁表情又心疼又自責。 他有些後悔讓妻子來拍這戲了,什麼戲也比不上他老婆的一根毫毛重要! 而李紅妝卻是生龍活虎地站了起來。 “哈哈沒事,我好得很! 你娘子我好歹也是凝神境修為,防下罡氣不過是輕而易舉!” 方平安這時走過來向李紅妝道歉。 “得罪了,陳夫人!” 李紅妝被陳庭燁一通加buff之後,狀態好得出奇,大大咧咧地說道: “不妨事,演戲罷了! 隻是可惜你我都有所保留,不能放開手腳,全力以赴地切磋一場。” 方平安隻是微笑並不接話。 一旁的潘少恒卻是耿直地勸道: “別啊陳夫人,你們要是放開手腳,怕是要把我們家拆了。 而我爹,也會把我拆了!” “哈哈,開個玩笑罷了。” 一周後,李紅妝和方平安開始拍攝最後一場打戲。 最後一場戲需要兩人用劍對敵,方夏本想說用道具切磋一下即可,但兩名武者當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方夏索性讓他們放開手腳拍攝,最後要體現出華夫人不敵即可。 而最後結尾小虎的上場,方夏打算讓他真身上場。 為此,最近每天晚上小虎都在跟隨方平安苦練各種動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兩名真刀真槍的武者大戰,加上方夏的幻術做後期特效。 使得拍出來的效果很驚艷,方夏有信心這一段大大超越前世的武打動作。 最後的打戲拍完,剩下的戲便不多了。 方夏開始補拍剩下的鏡頭,預計要不了多久便能徹底殺青。 他的生活也變得非常規律: 白天呆在潘府磨戲份,晚上就回去剪輯鏡頭,時間滿滿當當。 方府其他人同樣很充實。 小虎小月身為男女主角不用說,以目前的戲份,平安叔也要經常一整天呆在劇組。 方嬸倒是基本沒啥戲份了,可以專心家務,但方夏委托了她另一項任務: 監督潘府派來的匠人對錦繡坊改造。 錦繡坊原本最大的戲臺已被拆除,方夏定製了一塊巨大的厚實白布立於最中間,貼著墻擺放。 下方精美的各種木質雅座,全部換成了統一定製的普通實木靠椅。 每個椅子緊緊相連,隻有中間扶手空出固定,改掏了一個圓洞。 每一排靠椅前後間形成了高度差,保證了視野不被遮擋。 二樓的包廂也全部拆除,改成了和下方同樣規格的聯排木質靠座。 但這裡的位置更加寬敞,靠椅也舒服了許多。 這樣改造後原本隻能容納百餘人的主廳,可容納人數漲到了五百。 不過代價就是錦繡坊賬上的資金隻剩下了不到十兩銀子。 幸好之前呂誌帶來了學院的獎賞,不然方夏又得厚顏拉贊助去了。
第一十九章 武戲(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