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進入群聊。 秦始皇:“這就是和我齊名的那位?說說你乾了什麼能和我齊名?” 漢武帝劉徹:“始皇帝好,各位祖宗好,我把匈奴打敗了。” 漢太祖劉邦:“太好了,終於給我報仇了,快講講你怎麼擊敗匈奴的?” 漢武帝劉徹:“我任用衛青和霍去病,讓他們領兵打仗,霍去病驍勇,很快就打敗匈奴了,可惜霍去病死的太早了。” 蘇染:“說起霍去病,這可是一段傳奇,霍去病最初被任命驃騎校 尉,這一年他隨舅舅衛青出征,斬殺單於祖父,俘虜單於叔父,並另外斬殺兩千餘人,被受封冠軍侯,這個爵位是漢武帝特意為了霍去病設置的,也成了後世多少人追求的目標,這一年霍去病隻有十七歲,可謂英雄出少年。” 說完,蘇染在群內發了一本電子版的《史記》,每個皇帝都去看了。 蘇染:“漢武帝年間對匈奴進行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很多次,最出名的有三次,分別被命名為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漠南之戰剛剛說過了,這一戰霍去病被封為冠軍侯,享有一千六百食邑。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季率兵占據河西,轉戰河西五國,與單於的兒子交戰。再越過焉支山,重創匈奴,殲敵近九千人,俘獲匈奴祭天金人,在夏季攻勢中,霍去病與公孫敖率領數萬騎兵打算到時侯會合。不曾想公孫敖因迷路遲到,未能及時到達,霍去病決定孤軍深入,殲敵九千多人,俘虜了包括單於闕氏在內的匈奴宗室59人,匈奴官員六十三人,春夏兩季一共加封七千戶食邑。這一年,霍去病19歲。” 漢武帝劉徹:“匈奴曾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蘇染:“當然,最出名的一戰當屬漠北之戰,漢武帝雄才大略,一心想平定匈奴。於是就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千騎兵出戰,深入漠北,這一次漢朝大獲權勝,霍去病的事跡也廣為流傳,後世武將將封狼居胥視為最高榮譽。” 漢太祖劉邦:@漢武帝劉徹不愧是我的後代,胸懷大誌,善於任用賢才。 漢武帝劉徹:“多謝太爺爺誇獎,其實還是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勞。” 秦始皇:“劉邦你要不要臉?是你曾孫擊敗的匈奴,又不是你擊敗的,你驕傲什麼。” 漢太祖劉邦:“政哥說的這是哪裡話,不管是誰擊敗了匈奴不都是我的後代嗎,你要有一樣的後代,不也吹嗎?哦,我忘了秦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胡亥滾出來挨打,要不是你,大秦不說能傳幾代,至少不會二世而亡。” 秦二世胡亥:“聽不見,勿擾。” 漢武帝劉徹:“父親,我還解決了困擾已久的藩王勢力問題,不費一兵一卒。” 漢景帝劉啟:“徹兒真棒,怎麼解決的?” 漢武帝劉徹:“我發布了推恩令,本來隻有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其餘諸子分點家產就自謀生路去了。但推恩令允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諸侯王們很少有不滿意的。” 秦始皇:“妙啊,這一招高,對於諸侯王們來說都是他的兒子,肉爛了也是燉在一鍋裡,對於嫡次子和庶子來說,本來爵位就沒有他們的份,結果天上掉一個大餡餅,肯定很開心。不開心的隻有嫡長子,本來都是他的,結果還要和兄弟分享,但嫡長子人數沒有嫡次子和庶子多,不足為慮,所以有些諸侯王明知道這是個陽謀,卻不得不接受,甚至感恩戴德。” 漢武帝:“我還創立了年號,一共有十一個,第一個年號是建元,後來我每次遇到值得紀念的事就改年號,後來的十個年號依次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蘇染:“其中,漢武帝三元,相傳第六年年初冬至,朔旦與冬至重逢,認為這是吉兆,為了紀念,以“元朔“作為第三個年號。同時元朔也指一年的第一個朔日,即正月初一,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漢武帝改元元朔是為了紀念車騎將車(衛青)擊敗匈奴。” 秦始皇:“這些年號什麼的看的頭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還乾了什麼事?” 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文帝劉恒:“這是為何,百家爭鳴,取長補短不好嗎?” 漢武帝劉徹:“爺爺,我本來也想召集百家賢才為我所用啊,但是過了段時間,我發現很多人都為了宣揚自己的學派和別的學派的人吵起來,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都為我所用,那必使朝堂大亂,所以我隻能擇賢,選擇一個門派統一思想。” 漢文帝劉恒:“所以儒家能在一眾門派中脫穎而出,他們的優勢在哪裡?” 漢武帝劉徹:“因為儒家的思想很符合我的需求,正好董仲舒建議我留下了儒家,我就順水推舟了。” 蘇染:“插句嘴,從春秋戰國時到現在,儒生都不是後世想象的文弱儒生,而是能文能武的人,比如儒家的創始人一孔子,就是一個身高兩米,隨身佩劍,六藝騎射樣樣精通的魯國大漢。” 蘇染:“總結一下,漢武帝劉徹,早年雄才大略,前期任用賢臣擊敗匈奴,收攏權柄,定五銖立幣製,但晩年昏庸,寵信小人江充,引發巫盅之鍋,逼死繼後衛子夫,太子劉據,後悔悟,下了《罪己詔。》,” 漢景帝劉啟:“逼死繼後衛子夫?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原配應該是陳阿嬌吧,阿嬌去哪了?” 秦始皇:“這還用問?肯定是被廢了。” 蘇染:“不錯,在陳阿嬌當皇後時也有一次巫蠱之禍,不過有可能由於姑表親的關係,陳阿嬌被廢之後隻是退居長門宮,在劉徹的女人中結局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