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1 / 1)

此時滿朝文武皆不敢出聲。   這天家之事,豈是百官可議論的。   所有人都在等著明帝發話。   先是北莽犯邊,又是南方叛亂,如今又傳出這迷亂後宮之事。   明帝此時已怒不可遏   看向顧承怒斥道:“太子,他所言可屬實!”   “父皇,兒臣與七弟素無恩怨,不知七弟為何如此汙蔑兒臣,還望父皇明鑒”   能夠入住東宮,顧承定非癡傻之人。   此時越是極力解釋,越容易遭人懷疑。   雖不知那畫在何處,但可以肯定絕不在顧雲升身上,隻要咬死不認,誰也奈何不了他。   見顧承否認,明帝將目光看向三皇子。   顧雲升哪有太子那般定力。   被明帝的眼神嚇的直接跪在當地。   “父皇,兒臣真的隻是聽聞七弟染病,才去探望的,對....此事不知。”   顧雲升倒是想借此機會,將太子拉下馬,但奈於沒有證據,也隻能矢口否認。   明帝見顧雲升眼神躲閃,便知此事定不是空穴來風。   不過二人皆矢口否認,也正合明帝心意。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如若再追問下去,定有損皇家威嚴,此時作罷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念及於此,明帝便沒有再詢問顧軒。   “今日重在商討北莽犯邊之事,七皇子所說,朕定當嚴查。”   “在此期間,太子禁足皇城。”   “三皇子,七皇子擾亂朝堂,罰俸三月。”   對於明帝的處理結果,群臣定不敢有所異議。   正欲示意顧軒和三皇子退下之時。   戶部尚書魏文征突然出列。   “啟奏陛下,北莽太師不日便可抵達京城,如今太子禁足,接洽之事,臣舉薦三皇子代為處理”   作為顧雲升的親娘舅,一直想讓自己的外甥入駐東宮,但奈何太子顧承做事滴水不漏,根本沒有機會。   如今這大好的機會怎能放過。   隨著魏文征話落。   一陣支持三皇子的大臣們齊齊出列附議。   對於這些人的附議顧承麵色倒是毫無變化。   他深知顧雲升是什麼貨色,僅憑此事根本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但是剩下那些親近他的大臣可沒有顧承那般定力。   各個臉色難看。   直接出列爭吵起來。   眼見這些文臣武將竟因誰去接待外族而爭吵起來。   顧軒眼神中露出一絲鄙夷。   這廟堂之上臣子們的骨頭都是軟的嗎。   人家都欺負到家門口了,年年南下,就這樣不想著如何弄死北莽,反倒還要以國禮接待他們。   此時不止顧軒如此   明帝心裡也覺得憋屈,   而顧軒那一絲嘲弄的神情正好被明帝瞧見。   心中為之一動。   難道自己這個七皇子真是可塑之才?   心中再一次生出這個想法。   “七皇子對於此事有何見解。”   正在激烈爭吵的百官突然聽到明帝如此發問。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顧軒的身上。   顧軒本就打算請封戍邊,苦於沒有機會。   正好順勢回道:   “回父皇,兒臣聽聞北境之地,烽火連年不絕,村墟盡成廢墟,良田皆化荒蕪。百姓失其家園,親離朋散,流離失所。   如今百官竟還為誰去接待那始作俑者而爭論不休,怎對的起我北境的百姓。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大盛有多少座城池夠割的?   傳講出去我大盛還有何顏麵麵對這天下百姓。”   此話一出全場皆肅。   顧軒深知自己的話算是將兩方皆得罪了一個遍。   但他並不在乎。   因為自己的話正是明帝想說而無法說的。   果然對於顧軒的話,深得明帝之心,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父皇,我大盛乃天朝上邦,豈能受此之辱?”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北境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兒臣願代天北巡,誓死捍衛北境國土,絕不讓北莽鐵騎南下半步。”   “若有朝一日北莽鐵騎出現在大盛的疆土之內,唯有兒臣戰死沙場。”   顧軒幾句話說的在場幾名老將熱血沸騰。   同樣也句句說在了明帝的心裡。   讓明帝那顆沉寂許久的心,再次燃了起來。   “好,不愧是我大盛的皇子!”   此時當初主戰的李老將軍一步跨出   “陛下,七皇子弱冠之年,便有如此真知灼見,是我大盛之幸也。臣請命與七皇子同往,誓死守衛邊關。”   隨後便有幾位武將站出附議。   此時的明帝看向顧軒的眼神充滿了贊賞。   不過與北莽作戰,並非兒戲,如今國庫空虛,就算顧軒有雄才大略,單憑一人也無法抵抗北莽鐵騎。   倒是李將軍的話提醒了他。   按照大盛禮數,皇子之中除東宮太子之外,達弱冠之年便可外出就藩。   既然這七皇子已及冠,何不借此機會試上一試。   念及於此,明帝製止了即將準備謹言的丞相。   “朕意已決,封七皇子顧軒為燕王,封地幽州,三日後就藩幽州代天北巡。”   話音剛落顧軒直接跪在地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兒臣顧軒,領旨謝恩!”   速度之快,好像生怕明帝會收回旨意一樣。   顧軒對於前身的資產,可是很清楚的。   不說是分文沒有,也可以說是毫無分文啊!   能以藩王的身份,前往北境,這可比他之前所想好太多了。   對於明帝的抉擇,在場的群臣也不敢有所異議,大部分人看向顧軒的目光如同看一具屍體一般。   唯有一些武將看向顧軒之時,眼神之中露出一絲憐憫。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北境幽州此時根本無兵可用,以大盛如今北方的勢力,就藩幽州如同送死。   至於太子與三皇子。   此時二人都在心中盤算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何在顧軒就藩之前,得到那春宮圖的下落。   至於顧軒就藩之後的生死,他們根本不在乎。   北境幽州,與北莽地界相鄰,乃北莽鐵騎南下之咽喉要道!   在明帝看來此番安排最為妥當,如若顧軒真有本事抵禦北莽,不僅能夠穩定北方局勢,也可保住皇家顏麵。   如若不成那證明顧軒隻是虛有其表,不堪大用。   再行議和之事也不遲。   “朕有些乏了,關於北莽太師入京之事,明日再議,燕王留下,其他人都散去吧!”   待群臣退去之後。   明帝將顧軒叫到身旁。   瞬間老淚縱橫。   “我的兒,苦了你了!”   顧軒暗道不妙   “老家夥不會想空手套白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