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指點(1 / 1)

當皇子好難 大路朝北 3773 字 2024-03-23

“老師您的意思是如今的我已經引起了大哥和二哥的注意?”陸熠其實自己心裡也是清楚,之前陸炯和陸炫就試圖拉攏過他,如今又鬧了這麼一出,不論是為了排除威脅也好,拉攏利用也罷,他們很快就會對自己出手了。   “恐怕不止是二位殿下。”秦通意味深長的看著陸熠,陸熠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除了大哥二哥還會有誰?”“多了,尤其是陛下。”秦通斬釘截鐵的說。“父皇?”陸熠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殿下有沒有想過陛下為什麼還沒有定下你觀政的去處?”秦通反問道。陸熠不明白這有什麼關係:“也許隻是父皇還沒有想好而已,畢竟這對父皇來說算不上什麼大事。”秦通卻是搖了搖頭說道:“的確本來殿下去何處觀政並不影響大局,可如今陛下可能有了新的想法。”   秦通又頓了一頓:“陛下一向謀而後動、思慮周全,要知道不論是安排康王去工部,亦或是安排穆王進戶部,可都是在兩位王爺加冠覲見後陛下就直接定下的,這都說明陛下對各位王爺的政事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可為何殿下的去處陛下卻遲遲不予明示呢?”   陸熠也想起不論陸炯去工部還是陸炫去戶部,甚至陸炘去兵部,都是武靖帝直接下旨並沒有拿到朝堂上討論的,可到了自己這邊卻至今都沒有消息,陸熠本以為是武靖帝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可聽秦通這麼一說似乎武靖帝另有考量。   秦通看了看陸熠說道:“老夫猜想陛下本來是安排好了殿下的去處的,不過殿下的表現有些出乎了陛下的意料,再加上近來朝中康王與穆王的爭鬥愈演愈烈,很多朝臣因此耽誤了國事,有誌之士多對這個現象都有所擔憂,想來陛下也不會不知道。恰逢這時殿下你的出現也許讓陛下有了新的安排,所以一時半會還不能定下將如何安排殿下,隻是若陛下真有意讓殿下參與朝政,那殿下就不可避免要踏入這宦海的浮湛連蹇了。”   秦通知道陸熠誌不在此,可事到如今恐怕也輪不到他自己做主,隻能略帶感慨的看向陸熠,陸熠在聽完秦通的話後,臉色有些凝重。陸熠之前一直未想過武靖帝會出手乾預,在他看來自己既然無意加入皇子的爭鬥中,那麼武靖帝也不會在意他這麼一個普通的庶子。而不管是陸炯還是陸炫,陸熠自認有信心能全身而退,畢竟自己與他們沒有利益沖突,那他們也沒必要冒著聲名受損的危險與自己交惡。   可陸熠忘了一點,若是在位的皇帝是自己祖父那樣的性格,自己自然可以這樣茍下去,可偏偏自己的父皇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這樣的皇帝對軒朝來說是件好事,可對於子女卻未必了。隻要能對朝堂、對政權穩定有用,武靖帝是不會在乎自己這個兒子的想法的,若是武靖帝打算用自己來敲打甚至是來平衡陸炯和陸炫的話,自己連拒絕的辦法都沒有。可真要到了那般田地,自己的未來就完全不可預測了。   想到這裡陸熠不禁對自己的未來感到一陣絕望,要是真的卷入朝堂風波中,就自己這個小身板還不被立馬撕得粉碎。陸熠抬頭看向秦通,希望自己的老師能給自己支個招,秦通卻也隻能無奈的搖搖頭:“若真是陛下屬意,老夫也無計可出,隻能勸殿下小心行事,走一步看一步了。”   陸熠聽完心也涼了半截,喝了口水壓壓驚,麵帶苦笑的對秦通說道:“老師平時一向交淺言深,今日為何說的這麼透徹,反到不像老師平時的風格。”秦通感慨的說道:“老夫教導殿下也已數年,回想老夫初見殿下之日,殿下還是一懵懂稚子,如今也已成長的風姿倜儻,不久待殿下觀政之後,按製老夫也不在擔任少師,殿下也就不用在麵對老夫的嘮叨了。”   陸熠這才想起,自己去觀政之後,按朝廷製度,成年的皇子的府官一部分由朝廷安排,一部分也交由皇子自行招募,而之前給皇子們安排的少師便算是功德圓滿了。難怪自己老師今天一反常態的和自己推心置腹的說了這麼多。   想到這陸熠連忙起身恭敬的向秦通行了一禮:“古人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對弟子的言傳身教、諄諄教誨學生定當銘記於心,雖然老師不再擔任弟子的少師,但在弟子心中您永遠是弟子的恩師,望老師日後也能不吝指點,學生拜謝了。”說完給秦通鞠了三下躬。   秦通這次坦然的接受了陸熠的三拜,語重心長的對陸熠說道:“老夫今日還有幾言相告殿下,也算是老夫給殿下上的最後一課了吧。”陸熠見秦通說得如此正式,也是站直身子,正了正衣冠說道:“請老師指點迷津,學生聆聽示訓。”   秦通一臉嚴肅的看著陸熠說:“老夫年輕時因失言而被貶地方,於宦海沉浮數十年,本以為此生都將處田野之間,行江河之上,然陛下不以臣魯直,拔擢臣於微末,茲臣以殿下少師,佐以殿下,如今殿下業精學勤、精進不休,老夫也難以為殿下解惑,臨別之際唯有幾言相勸。   其一於無事之時殿下應常如有事而防範於未然,於有事之時應了如無事以定其慮,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遇事當沉著冷靜,不可自亂陣腳。   其二君子力如牛而不與牛爭力,走如馬而不與馬爭走,智如士而不與士爭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做人做事應低調謙遜、韜光養晦,沒有必要與他人爭論長短。   其三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惟君子謂此時,指視必嚴也,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誠不愧於屋漏,而為正人也夫。於無人可見、無人可知之時,亦能收斂心神、誠敬而居、不欺己心方為君子。   其四殿下誌存高遠,當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有誌,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其五殿下於事務來往之間,無論大小當慎之又慎、斟酌再三方無遺慮。殿下身份貴重,於人際往來間當謹言慎行、安不忘危。凡事三思而後行。臨別之際,老夫有些涕零而妄言,然皆出於老夫肺腑之心,望殿下思之慎之。”   說完秦通也向陸熠行了一禮,陸熠連忙閃身一旁扶起秦通不敢承受:“老師所言皆是警示良言,弟子定銘記於心不敢有片刻忘卻,這些年熠少不更事、年少輕狂,老師不以弟子愚鈍,悉心教誨,熠感激涕零,惟願老師多多珍重,日後能平步青雲,一展胸中抱負。”說完又恭恭敬敬的給秦通鞠了一躬。   秦通走後陸熠在書房靜坐良久,秦通對武靖帝的態度雖多是猜想,但陸熠覺得八九不離十。自己之前的舉措多少還是有些沖動了,早知如此還不如將杜康酒的方子賣出去也好過交給武靖帝,本來自己隻是個小透明,沒想到這下卻入了武靖帝的眼,這算不算自投羅網?   陸炯與陸炫的爭鬥越發激烈這事陸熠也有所耳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的大哥陸炯本就是皇後嫡子,皇後所在的明家也是軒朝有數的開國貴族,不過近些年明家勢弱,所以在朝堂上能給陸炯的支持有限。但陸炯畢竟是武靖帝的長子,先天就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選,許多舊日朝臣也都認為武靖帝應立康王為太子。   但武靖帝不知是出於平衡考慮還是愛屋及烏,穆王陸炫受到的恩寵絲毫不弱於陸炯甚至猶有過之,陸炫的母親肖貴妃最得武靖帝的歡心,肖家在武靖帝登基之時也是出了大力的,武靖帝也是投桃報李,不僅提拔肖家家主為吏部尚書,肖家的子弟也多有在朝中任職的。   而肖家作為朝中新貴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簇擁,這些人自然是支持陸炫的,更何況武靖帝對陸炫的喜愛明顯高於其他皇子,不僅對他的賞賜超出其他的兄弟,還默許他拉攏朝中的大臣,這怎麼能不讓朝臣們猜測武靖帝屬意穆王呢。   但陸熠卻認為如今陸炯和陸炫的爭鬥有些不理智,武靖帝身體康健,看樣子至少還能再乾十幾二十年,儲位之爭明顯是個長時間的活兒,一時的鬥爭毫無意義。況且如今這位也明顯看不下去了,這才想到用陸熠這個棋子來打破他兩之間的爭鬥。   可陸熠有的選嗎?故意把事情搞砸以此來證明自己無能?不行,這樣子明顯是瞞不過武靖帝的,為了逃避紛爭而得罪皇帝那才真是作大死。索性選一個兄弟支持?也不行,武靖帝既然想用自己來敲打他倆,就一定不會讓自己倒向一方。左思右想陸熠也沒想到全身而退的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