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稱吳王闔閭。闔閭繼位後,立誌稱霸天下。他整軍經武,任用楚國亡臣伍子胥、伯嚭為謀士、大軍事家齊人孫武為將軍,教授兵法,操練隊伍,使吳國出現國富兵強的勢頭。 楚國作為南方的大國,春秋以來吞並的諸侯國最多,但是自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後有江河日下的趨勢,不僅內政腐朽,而且還和周邊的國家,比如唐、蔡等國家不合。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在先後滅掉依附於楚國的許國、鐘吾國等小國後,便想趁機將矛頭直指楚國。 但是孫武確認為現在並不適合,楚國實力依舊很強,便諫言到:楚國現在是天下少有的強大的國家,並非是徐國、鐘吾國這等小國可以比擬的。我軍雖然已經連滅兩國,但是現在卻人疲馬乏,軍備物資消耗過多,實在不宜作戰。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次等待良機。 伍子胥勸諫到:我們現在的軍隊確實人疲馬乏,需要好好休整,暫且不宜遠征。而且現在楚國內部憂患重重,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派遣一部分軍隊和楚軍交戰,楚國必然會全軍出動,等楚軍到達戰場後,我軍就撤回來,如此反復,再過幾年後,楚軍必定疲憊不堪。那個時候我們再考慮一鼓作氣,大舉伐楚,豈不是更好。 吳王采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騷擾楚軍。 當吳軍的第一支軍隊襲擊楚國邊境的時候,楚國當即就派遣大軍迎擊,吳軍在收到消息後,果斷的撤回吳國境內。楚軍到達戰場後,看見撤退的吳軍,便又返回。吳軍在得知楚軍返回時,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國境內,如此輪番襲擾楚國邊境,長達6年之久,致使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消耗。 在內憂外患的作用下,楚國國內十分空虛,楚軍將士疲於奔命,鬥誌全無。 公元前506年,楚國令尹囊瓦率軍攻下已經歸附吳國的小國蔡國,蔡國在危機中向吳國求救。吳國於是打起興師救蔡的旗號進攻楚國。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之力,三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奔蔡國境內。 囊瓦看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率領大軍回訪本土,保護楚國邊境。 當吳軍與蔡軍會和後,另一小國唐國也率軍而來,主動加入吳蔡兩軍的行列。於是吳、蔡、唐三國組成聯軍,浩浩蕩蕩的沿著溯淮水繼續向西推進。在到達淮汭(今河南潢川)後,孫武突然決定放棄水路,從陸地上推進,戰略方向由向西改為向南。 伍子胥不明白孫武這一做法的目的,便問道:吳軍的士兵水性都比較好,打水戰更是我們所擅長的,為什麼現在要舍棄水路,改為從陸路上推進呢? 孫武回答道:兩軍在作戰的時候,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就是行軍速度。如果可以走敵人都料想不到的路,那麼便可以打他個搓手不急。我們走水路,就是在逆水行舟,速度遲緩,我們軍隊的優勢難以發揮,而且聲勢浩大,楚軍必然會趁機加強防備,那麼我們就很難擊破敵軍了。 聽見孫武的分析,伍子胥點頭稱是。就這樣孫武挑選了3500名精銳士兵為前鋒,迅速的穿過楚國北部大隧、直轅、冥阨三道險關,直接插入楚國內部。不出數日,便已挺進到漢水東岸。 當吳軍突然出現在漢水東岸時,楚昭王慌了手腳。急派令尹囊瓦和左司馬沈尹戍傾全國兵力,趕到漢水西岸與吳軍擺開陣勢對峙。 左司馬沈尹戍向令尹囊瓦建議:由囊瓦率楚軍主力沿著漢水西岸正麵構建防禦,而自己則率領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回到吳軍的側麵背部,摧毀他們的戰船,斷掉他們回程的路。然後與囊瓦的主力軍實行前後加急,一舉消滅吳軍。 本來這是楚軍擊敗吳軍的上策。囊瓦起初也是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議。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後,楚將武城黑卻對囊瓦說: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夾擊,則戰功將都是沈尹戍的,跟您任何關係,不如以主力先行發動進攻,擊破東岸的吳軍,這樣令尹您的功勞自然就在沈尹戍之上了。 大夫史皇也說:楚人都討厭你,而贊揚沈尹戍。如果這次沈尹戍率先戰勝吳軍,功勞在你之上,那麼您的令尹之位就難保了。所以我建議您最好盡快向吳軍發起進攻。 囊瓦一聽,覺得謀士說的十分有道理,於是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傳令三軍,渡過漢水,向吳軍發起進攻。 孫武見楚軍主動出擊,更是求之不得。於是安排軍隊主動向漢水東岸後撤,讓敵人疲於追逐,尋求決戰的時機。 囊瓦果然中計,見吳軍後撤,便揮軍直追。 吳軍以逸待勞,在小別(今湖北漢川東南)至大別(今湖北大別山脈)之間迎戰楚軍。三戰三捷。 囊瓦連敗三戰,便想棄軍而逃。 史皇對他說:在國家太平時,你一心想著爭奪政權,現在大戰失敗,你就想著逃跑,這可是犯了死罪呀。現在你隻能與吳軍拚死一戰,才能夠讓楚王原諒你,解脫自己的罪過。 囊瓦無奈,隻好重新整備軍隊,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列陣,準備再戰。 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十九日,吳軍趕到楚軍陣前,擺開陣勢相互對峙。 吳軍先鋒夫概對吳王闔閭說:囊瓦這個人不仁不義,楚軍中沒有幾個人願意為他賣命,我們若是主動出擊,楚軍必然潰敗而逃,我軍主力隨後追擊,必然可獲得大勝。 吳王闔閭聽此建議,覺得還是應該等等孫武消息,所以並未應允夫概的建議。 夫概回到營帳中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部將說:既然這個事情有成功的可能,那麼我們作為臣子就應該見機行事,不一定非要等到命令下發。現在我就要發動進攻,就算拚了這條命也要打敗楚軍,攻入郢都。 於是夫概率領自己的五千先鋒部隊,直闖楚軍營地。果然楚軍一觸即潰,陣勢大亂。 闔閭見夫概的部隊突擊得手,乘機派遣主力大軍投入戰鬥,楚軍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也隨之戰死,囊瓦棄軍逃往鄭國。楚軍殘部撤退到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安陸西的溳水),吳軍乘勝追擊,俘虜一半的楚軍。 而已經渡過河的楚軍逃到了雍澨(今湖北京山縣),正埋鍋造飯。吳軍先鋒夫概部隊追至,楚軍倉皇逃竄。吳軍吃了楚軍做的飯,繼續追擊。 楚軍左司馬沈尹戍在得知囊瓦主力潰敗,立即率本部兵馬由息(今河南息縣)趕來救援。吳軍先鋒夫概部隊在沈尹戍部隊猝不及防的淩厲反擊下,連連敗退。吳軍主力趕到後,孫武指揮部隊迅速將沈尹戍部包圍。 盡管沈尹戍左沖右突,奮勇沖殺,渾身是傷卻也無法沖出包圍。最後沈尹戍見大勢已去,於是便下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手機回報楚王。隨後吳軍一路向郢都殺去。 得知戰敗的消息後,楚昭王不顧助戰大臣子西、子期的反對,也不顧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悄悄帶上幾名家屬開門出城,向雲中和隕城方向逃去。昭王西逃的消息傳到軍前,楚軍立即渙散,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趕和保護昭王,子西見事不可為,也隻好率殘兵西逃。 十一月二十九日。吳軍攻入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