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46年(周靈王二十六年),在宋國大夫向戍的倡導下,晉、楚、齊、秦、魯、衛、陳、蔡、鄭、許、宋、邾、滕等14個國家在宋國的西門外舉行春秋第二次弭兵會盟,會盟後中原諸侯列國之間出現了相對和平的局麵。 晉、楚、齊、秦四個強國,因內部矛盾激化,國勢趨於衰弱,於是便放慢了對外部擴張、爭奪中原霸主的步伐。趁此機會,偏處於長江流域中下遊的吳國和越國則趁此機會先後興盛起來,也加入了中原爭霸的行列。 吳國本是楚國的附屬國,自吳國國君壽夢繼位後開始崛起。 晉國當時正在和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地位。楚國亡臣屈巫建議聯吳製楚,主動與吳國締結戰略同盟,讓吳國從側麵打擊楚國,從而前止楚國的北上。 而日漸強大的吳國為了進入中原,也將楚國作為戰略打擊的目標,因此選擇和晉國結盟,擺脫了與楚國的臣屬關係,並派出大量軍隊,同楚國爭奪淮河流域。 自壽夢到吳王僚的六十多年之間,吳楚兩國戰爭頻發發生,雙方也互有勝負,但是吳國卻因為從溯江進攻楚國比較困難以及淮河流域被楚國控製,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地處淮河中心區域的州來,與東麵的鐘離(今安徽省鳳陽縣東)、南麵的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互為犄角,成為吳國難以逾越的障礙。 -----------------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吳國因為淮河流域之地尚為楚國所盤踞,吳王僚率公子光等,再次進攻楚國控製下的戰略要地州來,於是吳楚之戰再起。 同年秋,七月。楚平王得知無菌進攻州來,下令司馬薳越統率楚、頓、胡、沈、蔡、陳、許七國聯軍前往救援。並派遣令尹陽匄帶病督師。 吳軍統帥見楚國七國聯軍兵力強盛,於是便撤掉對州來的包圍,將部隊駐紮在鐘離,等候時機,伺機而動。 不久後,楚軍令尹陽匄因病死於軍中,而楚軍市區主帥,一時間士氣低落,司馬薳越見此情形,被迫搬師回雞父(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南),準備休整休整,待士氣旺盛之時再作行動。 雞父位於大別山的西北麓,為當時楚國南端的重要城鎮。這個地方的是淮河上遊的要沖,胡、沈、陳、頓、項、蔡、息、江、道等小國一同屏列在西北路的西北方向。 楚國控製著這個地方,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並且通過這個地方可以控製淮穎地區的諸多小國,從而保持這些都在東方的勢力範圍之內。 吳國若是可以奪得此地,則不僅可以驅逐楚國在淮穎地區的勢力,而且還可以控製周邊的小國。並且可以通過西北麓進入大別山區域,也可以為日後破楚入郢做好戰略準備。 吳公子光在得到楚軍統帥陽匄因病而亡,楚國聯軍不戰而退的消息後,認為這是無果退敵的良機,便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隨楚國聯軍,等待戰機的出現。 公子光說:雖然有很多諸侯國跟隨楚國,但是他們都是小國。他們之所以跟著是因為害怕楚國而逼不得已前來聯軍。胡國、沈國的國君年齡尚小,並且心氣浮躁;陳國的大夫夏嚙雖然年輕力壯,但是卻愚鈍頑固;頓國和許國、蔡國都比較憎恨楚國的政策命令。而楚國令尹陽匄的死去,他們的軍隊必定士氣渙散,他們的將帥出身低賤卻很受楚王寵信,上麵的政策和下麵接受到的命令又不一致。七國共同參加戰鬥卻不能同心協力,不能團結一致,且沒有重大且威嚴的軍令,他們是不會聽取的,隻會各自為戰,那麼楚國是可以打敗的。 吳王僚采納了公子光的建議,並召集部眾製定了具體的作戰計劃,迅速的向楚國聯軍逼近,決定在到達雞父戰場後的此日就向楚國發起進攻。利用當天“晦日”的特殊氣候條件(古時晦日不打仗),乘敵不備,以奇襲取勝。吳軍決定先以一部分兵力首先去進攻胡國、沈國、陳國的軍隊,打亂其諸侯聯軍,在集中兵力進攻楚軍主力。同時讓先頭部隊放鬆戒備,給人以不敵之勢,降低對麵戒心,後續部隊鞏固軍陣,布設伏擊圈,迅速殺進敵軍的靈活戰法。 同年七月二十九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吳軍準備就緒後,在用兵所忌諱的晦日突然出現在雞父戰場。楚軍司馬薳越倉促之中,讓胡、沈、陳、頓、蔡、許六國的軍隊作為前軍,用以掩護楚軍。 吳王僚以自己所率領的中軍,公子光所率領的右軍,公子掩餘所率領的左軍等主力進行埋伏,以沒有學習過戰陣的3000名囚徒作為誘兵,攻打胡、沈、陳諸軍。 雙方交戰不久,未受過軍事訓練的吳軍囚徒就散亂的撤退。胡、沈、陳三國軍隊貿然追擊,捕捉吳國戰俘,紛紛進入了吳軍主力所預定的伏擊圈中。這是吳國三軍從三麵突然襲擊,戰勝了胡、沈、陳三國軍隊,並俘虜誅殺;額胡國、沈國國君和陳國大夫夏嚙。隨後又放了俘虜的三國士兵,讓他們討回各自的軍隊中。 這些士兵僥幸逃得性命,於是便紛紛往回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喊著:我們的國君死了,我們的大夫死了。 許、蔡、頓三國見此情況,軍心也開始動搖,以至於軍勢不穩。吳軍在俘虜奔逃之時,緊隨其後,擂鼓助威,乘勝追擊進攻許、蔡、頓三國軍隊。三國軍隊因為驚恐、惶懼而汗流浹背,狂奔不止,三國軍隊不戰而潰。 楚軍才開始看到胡、沈、陳三國聯軍輕易戰勝吳軍,向前追擊,以為吳軍也不過如此,脆弱無能,因為當天正是晦日休軍,所以並未能及時展開陣勢。忽然就見到許、蔡、頓三國的軍隊倉皇逃竄,漫山遍野的狂奔而來,而後吳國的軍隊也沖向楚軍。楚軍一時沒反應過來,倉促之間,節節敗退。 吳軍大獲全勝,並趁機工占了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