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麼快嗎?”陌漓嘟著嘴,懊惱了一瞬。 她一出聲,就把秦炎望向庫房的目光拉了回來。 “炎哥哥,我要回去了!”陌漓依依不舍地說。 “那,後會有期。”秦炎本就不善言辭,能說出這樣一句話已是極為難得。 “可是往後好些天,我應該都不能出來了。” 陌漓的眼睛有一瞬間亮如星辰,可是很快又黯淡下去。 “你可以寫信給我呀!”話剛說出口,秦炎就後悔了。 “真的?那你每天都要回我的信,好不好?” “嗯!”看著陌漓純粹的笑容,秦炎到底是沒能拒絕她,甚至覺得這樣也不錯。 “那我走了。”陌漓走了兩步,又回過頭來。“我真的走了!” “等等。”陌漓這般的小心思,秦炎卻不覺得厭煩。 他失去的太多,擁有的太少,此刻隻覺得自己空虛的心,都被填滿了。 秦炎拿出一根銀簪子,略有些生疏地給陌漓帶上,“生辰快樂!今日時間倉促,日後,我再送你一個更好的。” 這簪子是山茶花的形狀,做工倒是細致,卻著實算不上名貴。 隻是人們收禮物時。往往更在意的不是禮物本身,而是送禮物的人。 陌漓摸了摸頭上秦炎親手給她帶上的銀簪,依依不舍地向門口走去。 似是想到了什麼,又笑著回頭向秦炎招手,銀鈴般的笑聲從空中傳來,伴隨著清脆的鈴鐺聲。 “炎哥哥,這是我收到過最好的生辰禮物。要記得想我哦!” “還看呢,人都走遠了。”冷厲嘴欠地說。 秦炎扭頭就走。 “去哪兒啊?”冷厲的聲音從秦炎身後傳來。 “庫房,看兵器。” “一起去。” 庫房中,夜風正在清點兵器。“公子,我點過了,數量沒錯。品質也不錯,甚至不比軍中的差。” “在哪兒拿的?”秦炎拿起一把刀,手指輕撫過刀刃。輕彈一下,“嘭!”的一聲脆響,足見其鋒利程度。 “城郊的一處莊子,說是有人租了他家庫房一日。可要屬下再往深了查?”夜風詢問道。 “不用了,查不到的。” “公子,此次新招的,有千餘人。這些兵器,怕是還不夠。”夜風看著這些兵器,頗有有幾分為難地說道。 “天淵,從不養廢物。”秦炎把刀放下,背手走向院中。 “此次死亡試煉,就以這刀為信物吧!能拿著刀從那處活著出來的,才有資格留下。” 秦炎哪怕站在陽光下,也感受不到絲毫溫暖。 他的心是冷的,血也是冷的。 但就像再好的人,也會有人討厭。 同理,再壞的人,也會有人喜歡。 隻是此刻的秦炎,做夢也不敢想,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這麼一個人。 她用最純粹的愛意去照亮自己灰暗的人生,用全部的力量去護住滿身汙濁的自己。 望著秦炎的背影,夜風深沉地嘆了口氣,“淵主,林小姐那麼愛笑,希望她能改變您吧!” 禦書房中,陌漓坐在龍椅上,時不時看幾眼手上的銀簪子,傻笑著。 “小姐,喝口茶吧!”林缺端了一盞茶進來,放到案前,臉上也帶上了難得的笑容,“您今日好像很開心。” “林缺,朕今天好開心,真的好開心。朕就知道他一定還活著,雖然不知道這些年他經歷了什麼,又為何不記得朕了,但他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如今我們能重逢,就夠了。這就夠了。” 林氏三兄妹進殿,恭敬地行大禮,“林陰(晴、圓)參見陛下。” 陌漓收斂了臉上的表情,盡量做平淡狀,把銀簪子小心翼翼地插回頭上。“都平身吧。” “陛下,您去哪兒了?端王和百官都在禦花園等著您呢。”林陰擔憂地看著陌漓。 林陰是老大,又向來穩重,將陌漓身邊的大小事管理得極好,人稱一聲“大總管”。 陌漓眼神四處飄,就是不看著林陰,突然誇張地伸手扶著額頭。“哎喲,朕的頭突然有些不舒服。” “陛下,您怎麼了?來人,傳太醫。”林晴一臉著急地要往外走。 “不,不用。”陌漓連忙叫住了林晴。“朕就是有點兒累了,想休息一會兒。” 出了禦書房,林圓就憋不住了。“姐,陛下每次都用這一招,連我都看出來了。你為什麼……” “為什麼要配合陛下?”林晴溫柔地笑了笑,卻也沒想要等林圓的答案,自顧自說道。“這一年多,陛下過得太苦了。” 禦花園中花團錦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林缺出現,眾臣心裡就有數了。 坐在末尾的一位官員說,“看來陛下今日是不會出現了!” 果然,林缺就是來傳口諭的,大致意思就是,陛下身體抱恙,諸位大臣自便。 林缺一走,剛才說話的那位官員的身邊就圍了不少同僚。 “你怎麼知道陛下今日不來了?” “對啊,對啊,你怎麼知道的?” “一看你們就是入朝前沒做好功課。”這位大臣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吊足了眾人的胃口。 “你們也都知道,咱們這位陛下啊,自小身子就不好,當年先皇和林將軍為了陛下的身子,那可真是操碎了心。” “然後呢?” “然後啊,林老將軍就收養了四個孤兒,賜林姓,取名陰晴圓缺。老二老三呢,本來就是雙生姐妹,管著羽林衛和護城軍,負責皇宮和離櫻城守衛。陛下身邊的大小事呢,都是老大林陰在管,人稱一聲林總管。” “哦,哎不對呀,那剛剛那位呢?”眾人恍然大悟,可馬上又有了新的疑惑。 “哎呀,別急呀,這不馬上就要說到了嘛!”這位大臣放下茶盞。 “雖說林大總管負責陛下身邊的大小事務,陛下對其很是信任。但大家都說,陛下最親近的其實是林缺侍衛。” “也不能這麼說,他們兄妹四人哪個不是陛下的心腹?”旁邊的一位老臣插嘴道。 “也是。總之,朝政大事大多是由林總管宣旨,那像今天的這種情況呢,一般都是由林侍衛傳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