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515)
  夏雨依舊,可今日揚州城內卻熱鬧上幾分。申時方過,城內幾家車行就車馬齊出,趕至大街小巷各處。
  薛瑱派來坐鎮的兩名管事,拿著主人家給的賓客名單。一名負責分配事務,另一名就在紙上的名字後麵畫上圈,順勢寫上負責客人家的車行和馬夫的名字。這些人不僅負責接,回頭還要負責送,兩項做完,才能結算工錢。
  薛家今日邀請的人甚多,又有小雨阻隔。讓客人們撐傘前來多冒昧啊,萬一有淋濕到的地方,也敗壞客人赴宴的心情。
  不過像薛家這樣,直接包下城內的車行,也是著實誇張的過分。
  事情稍稍忙畢,兩名管事就湊到一起,兩人換過事務。又是一個負責點名,一個負責校對。
  “城東的陳家派人去了嗎?”
  “陳少爺啊,第一批可不就是他們家嘛。”
  “城西的錢家呢?”
  “你說的是咱家大爺的同窗,還是江南報的東家錢東來家?”
  “笨,自然是咱大爺的同窗。”
  “也有,也有。”
  他們兩人這頭忙個不停,外頭領過位置和客人名字的馬夫,已經駕著馬車在雨中穿梭。他們對城內的大街小巷熟悉的很,知道哪條路好走,哪條路可以繞過拱橋。
  沿路上,不得不冒雨出行的路人,見到一架架馬車飛馳而過,卷起一簾飛鴻,撞上滴落的雨珠。
  如此熱鬧的場景,駐足的路人嘴裡也是嘀咕不停。
  “這又是哪家大戶要做場麵?”
  “管他們的,反正又不請咱們。”
  “嘿,你不知道了吧,這是城中的薛家,要慶祝自家的孩子考中秀才。你們可別說他們沒請咱。聽說他們家在街上搭棚擺席,另置了五桌在棚內,凡是路過的人,隻要跟門口的管事賀一聲喜,就可拎筷子入座。”
  “啊……這?此話當真?”
  “自然千真萬確。”
  “同去?”
  “同去同去。”
  馬車抵達陳家時,陳家人還在商討怎麼出行。見外頭傳來車夫的詢問,打開門的陳淮津看著麵前的三輛馬車,這才傻了眼。
  “這這這……”
  陳淮津看著家門口一字排開的三輛馬車,還是有些被唬到的。誰能想到,薛家人竟然把待客之道做到如此程度。
  等到三名車夫稟明來意,陳淮津不敢做主,趕忙把事情轉告給陳丐山。可陳丐山跟薛家也不熟啊,又把目光看向已經考中秀才的大孫子。
  陳恒大笑一聲,就示意大家趕緊上車。跟薛家人還客氣什麼,他們家現在靠著報紙這顆大樹,已非同日而語。
  隨著景安日報的名頭越來越響亮,終於到了轉虧為盈的時候,接下來,隻要不自己出昏招,就會一直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說薛家手裡拿著一座金山,也不為過。
  一家人分坐三輛馬車,考慮到陳家人口眾多,派來的馬車都十分寬敞。人更多一些的男丁坐前兩輛,女眷們坐後一輛。
  雖然都是去薛家,可彼此進門的位置又有些不同。
  陳恒在路上想,薛伯父此次行事如此高調,不知是否有借此,為自家揚一揚名氣的打算。畢竟為了薛蝌能在揚州參加院試和鄉試,他們家算是悄悄將戶籍遷過來。
  這過程雖跟後世有出入,也大差不差。隻是這麼做,算是暗地裡開始跟金陵薛家做切割,隻是明麵上還沒做分家的舉動。等到薛家由薛蝌掌權,薛蝌的孩子對位自稱一聲揚州薛家,也並無不可。隻是有沒有人認識這個招牌,就是薛家二房自己的問題了。
  路上,陳清嶽跟陳寅最是好奇,一會摸摸這邊,一會看看那邊。他們都是第一次坐馬車,陳恒不免給他們科普一番其中的事情。
  待兄弟三人剛剛聊完,馬車也到了地頭。陳恒才從馬車上走下來,又被薛家人驚了一會。薛伯父竟然命人從大門處搭出一片遮雨小道,倒叫賓客們省了撐傘的功夫。
  奢侈啊,奢侈啊。
  陳恒看的一陣大笑,帶著有些不安的家人,在薛家下人的引路下走進大門。周氏她們的車架,果然去往另一個入口,應該是為了區分男女賓客。
  跨過門檻,沿著遊廊走出一射之地,陳家人就來到設宴處。隻見此處寬敞的庭院內,用一塊巨大的紅布遮在頭頂,小雨敲打在布上,不見一滴雨落下。
  行至堂內,數根筆直且刻有圖案的翠竹頂在紅布下,以避免雨水在客人頭頂聚集。竹下是數盆景觀圍繞,在這片艷艷紅院裡,與外頭的美人蕉、君子竹、秋海棠遙相呼應,倒讓景色瞧起來舒適許多。
  數十張圓桌子井然有序的分布,又留出足夠的空隙供人通行。將不善言辭的長輩安頓好,陳恒就提著禮物,跟下人說過一聲,讓其給自己帶路去見一見主人家。
  繞過庭院內的桌椅,沿路走進大廳內,此處又有一張大方桌,應是為了招待貴客之用。甚多下人躲在暗處,應該就等客人抵達,就出來在客人身後服侍。
  陳恒原本的位置也在此處,他如今是個秀才,又是薛蝌同窗,還是本次案首,是有入座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