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新氣象(下)(加更)
  從沈州離開時,陳恒等人就沒帶太多行李。這次臨時從青泥窪去往京師,能帶的東西更少。溫彧等戶部官員準備的文書,是一定要帶的。除此之外,也就一兩件必備的換洗衣物。
  信達跟許管事草草收拾出兩個包袱,就看到陳恒拿著幾張厚厚的油皮紙進來。
  “拿它們做什麼?”正吃著水果的柳湘蓮有些奇怪,這玩意兒除了防水,真是一點用都沒有。
  “包文書啊。”陳恒笑著拆開一袋包袱,拉著信達開始包書,語氣輕鬆道,“這次,我準備坐船去京師。”
  “什麼?”柳湘蓮忙瞪大眼睛,“陛下不是給了半個月的時間嘛,我們完全可以沿途慢慢走啊。”本準備借此遊歷下大好河山的柳湘蓮,忍不住苦巴下臉。他自幼生長在京師,雖常常坐船渡江,可一說到大海,還是不由自主的發怵。
  “總得坐一次嘛。”陳恒笑了笑,沒多給柳兄解釋。他知道,隻要自己拿定主意,對方絕不會過多反對。
  果然,柳湘蓮撓了撓頭,還是妥協道:“行吧,都聽你的。不過先說好,路上要是有點什麼事。你們可別指望我……我雖然會武功,但水性卻很不好。”
  信達聞言,停了停手中的活,嘲弄道:“到了海上,會不會遊泳都一樣。”三人中,隻有他是親自坐過揚州北上的海船,更知道海上風浪的可怕之處。
  見他都這麼說,在地上能跑能跳的柳湘蓮,更是愁苦不已。陳恒看著實在好玩,隻笑著搖搖頭,還是決定不解釋自己的用意。
  所有人都以為他會在路上慢慢拖時間,準備好言辭來應付朝廷的責難。可他偏偏要用一用奇兵,來一招出其不意。自己需要時間,別人也需要時間。索性以快打快,拉低對方的準備時間。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自己如今在暗。顧載庸雖是勢大,卻在明。敵明我暗,自然是不能給顧載庸留出時間,來慢慢收集自己的信息。
  更何況,自己所作所為皆是圍繞海運而設。總不能到最後,自己卻連一次海船都沒坐過吧。這事說出去,也沒個信服力。
  見陳恒沒有改主意的意思,柳湘蓮沒法,隻好出了門去找箱子。既然要坐船,那還是用防水的箱子裝東西穩妥些。
  到了第二日,陳恒帶他們吃過早飯,就隨意搭了條去往京師的貨船。如今的青泥窪碼頭上,隻有兩種貨船。一種是去往揚州,一種是去往京師。
  “陳兄真是好氣魄。”
  趕來送行的溫彧看了眼貨船,又對碼頭上的陳恒說道。他隱約猜到對方此去會有些麻煩事,可真沒想到對方有迫不及待的赴約膽量。
  “我走後,青泥窪的事情,還得勞溫兄、王大人多多主持。”陳恒朝著麵前一綠、一藍兩位官員行禮。後者是永康縣令,青泥窪正屬於他的管轄範圍。
  王大人是個地方官,因是個舉人功名,才被分配到這個犄角旮旯的地域。他以為陳恒此次回京是正常述職,臉上猶帶著幾分見到京官的恭敬。
  “陳大人放心,本官一定不負所托。”
  地方官就是這樣,雖然天高皇帝遠,能得個自在逍遙。可見到陳、溫這樣的人,總是少不了結交討好之意。
  陳恒又跟溫彧點點頭,才領著身側的柳湘蓮、信達登船。
  從青泥窪坐船到京師,隻需要三日,已經是快的不能再快。陳恒的運氣不好,中途碰上些海浪、暴雨。
  這可把柳湘蓮嚇得夠嗆,那副波濤洶湧、狂浪擊船的模樣,真叫柳湘蓮以為自己身處無間地獄,一時惶惶不可終日。
  陳恒雖長在江南,對海洋的熟悉度也不夠。這樣興風作浪的夜晚,想要安心入眠肯定沒門。聽著外頭船夫的喊話聲,他明智的決定縮在房內,隻環手抱胸縮在木椅上,閉目養神一夜。
  好在第三日是個大晴天,考慮到下午就會到京師。陳恒抓緊時間在屋內休息,才睡的朦朦朧朧,信達就趕來搖醒他,“二哥,可以看到陸地了。”
  那就是到洗漱的時候了,陳恒立馬從床上起來。簡單收拾一下自己,就跟著信達來到甲板上。柳湘蓮早在此處玩鬧開,正對著遠處的地平線手舞足蹈,一臉劫後餘生的歡喜模樣。
  陳恒舉目一望,碧浪萬傾中鋪成開一條黑線,萬裡晴空下,正有幾道光柱透過白雲,照在黑線上。煌煌之景,叫人心生敬畏,又叫人心馳神往。
  有此情此景照在前路,陳恒忍不住在袖中握緊雙拳。
  京師,我回來了。
  …………
  …………
  人才下了船,陳恒就帶著文書直奔宮門。等他抵達京師的消息,傳到臨敬殿內。尚在跟大臣議事的李贄,也覺得吃驚不已。他也沒想到,陳恒會回來的這麼快。不是才暗示過這小子,可以慢慢來,慢慢準備的嗎?
  顧載庸跟顏虎注意到李贄的訝色,猜到陳恒此舉絕非陛下的授意。雖然事情發生的倉促,可當事人已經急不可耐的上來送人頭,顧載庸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一個八品小官嘛,在首輔眼裡,不過是手拿把攥的小人物。按照正常的流程,他這個文官領袖下了問責的意思,陳恒應該穿戴好官袍,到內閣裡老老實實聽訓,都不需要過到李贄的麵前。
  陳恒來的如此快,如此突然。雖叫顧載庸有些意外,可也難不倒他。
  “讓他去內閣外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