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驚悚(1 / 1)

紅樓讀書郎 商狄 8711 字 2024-03-24

第295章 驚悚 跟黛玉聊了一夜史家的舊事,臨到第二日出門之際,這位陳夫人還在叮囑自家的相公。 注意到夫人滿臉掛懷的神色,陳恒知道玉兒在擔心晚上的夜宴。除了寬慰幾句外,倒也說不出更多話。 將兩位夫人妥當送出家門後,陳恒先在縣衙內處理半日公務,就坐上馬車往府衙走去。 最近的宴席真的太多,偏他又不好飲酒,說起來真是叫人有些厭煩。 可人在官場,有太多身不由己的事情。明麵上史鼎是拿著剿匪之事來的,有這杠大旗在,鬆江府內所有人都得圍著欽差打轉。 連陳恒都得把收拾一半的婁縣放下,更別說其他官員了。 不過叫人意外的是,今日的宴席參加的人不多。陳恒到了府衙時,隻見到劉延章跟史鼎,另有賈璉、寶玉、薛蟠作陪。 眾人稍作等待,不久鬆江衛指揮使、以及四名副指揮使就如約而至。 這幾位武官,陳恒沒跟他們打過什麼交道。對方名義上,隻聽從鬆江知府的節製。 遠不是一個地方知縣,可以在平日裡觸及。文武之別,就在此處。 從對方進來後,先給劉延章行禮,再給史鼎問安之處,也能看出鬆江指揮使對分寸的把握。 難得欽差上門,劉延章免不了討好結交一番。待人到齊後,眾人就移步至河上畫舫。 對,就是百姓口中常說的煙花之地。不過跟阮家巷的不同。江湖上的畫舫,多為官妓所處之地。勝在一個幽靜,無外人打擾。 特意選在此處,知府大人自然是希望史鼎有賓至如歸的體驗。 才入座,就有言在先,今日要給史鼎接風。但凡誰在席上說起個公事,罰酒三杯。 這場宴席的過程沒什麼好說的,本質上就是鬆江府的幾個要緊人物,跟欽差史鼎通通氣。 大家打過一番照麵,為之後剿匪的事情做個拋磚引玉。 因接待的是武將,其中所涉的娛樂方式,倒是跟文人們的聚會大有不同。 先前的宴會上,大多是玩玩飛花令,吟詩作賦一番。大家弄些風雅之事,相互樂嗬一番。 到了今日,幾個武將加勛貴子弟的組合,卻是換了套路數。 酒自然是少不了的,陪坐的樂女亦是不缺。在此之上,也不知劉延章從何處想的路數,竟招來了不少官妓作陪。 對這批人,陳恒雖是第一次打交道,卻並不陌生。所謂官妓,自然跟青樓裡的姐兒不同。 她們大多是獲罪官員的家眷,抄家之後淪為賤籍。 這種處置的刑法,取的是警戒的用意。隻是跟一刀砍頭的乾凈利落比起來,這份從雲巔跌入泥沼的掙紮和絕望,也不知是哪種刑法更折磨人。 不能飲酒的陳恒,實難融入歡騰雀躍的氣氛。一群兵痞子,久在大營裡束縛。今日得空出來,免不了放浪形骸一番。 官妓先前多是大戶小姐,如何受得了這份糾纏。可她們的身份低賤,更沒辦法反抗一二。隻能賠著笑,盡量當眾護住自己的要害。 負責伺候陳恒的官妓,長相倒是不錯。可惜陳恒對其沒有多少興趣,對方也樂得碰到個好相與的。 除了替陳恒擋酒外,全程都沒生多少自討沒趣的事情。 氣氛逐漸轉入高潮,見大家都忙著尋樂。陳恒旁觀一陣,忍不住借入更之名,趁機出去透透氣。 來到了畫舫船頭,見一輪月色沉在水波中,叫人看的十分喜歡。外頭的空氣到底是幽靜些,陳恒稍稍閑站,便見到遠處有個錦衣書生提燈過橋。 此情此景,他猛地就想起出家前的寶玉,在某地邂逅淪為官妓的史湘雲的情景。 電視劇裡,兩人含淚惜別。畫麵停頓在遠去的船影上,史湘雲一聲聲‘哥哥救我’之中。 再回想昔日大觀園時的熱鬧,實在叫人感慨。 盛世繁華是不是一場黃粱美夢,猶未可知。 隻是意興闌珊的陳恒,猛然想起一件事。史湘雲,是為何淪為官妓?! 這個念頭,如驚雷般出現在腦海裡。當下讓陳恒,打起寒顫。再望向溫柔的月色,他不自覺內心一陣發涼。 世人隻知抄家的官員家屬,會淪為賤籍。 可事實上抄家也有等級劃分,辮子朝可以說是歷朝歷代裡最愛抄家的。 輪到他們身上時,一般碰上貪汙之案,才會有抄家的手續。這是主犯獲刑之後的附屬懲罰, 而女眷淪為官妓,是附屬中的附屬。一般隻用在大貪特貪的案件中。 這種案子,朝野震動,舉國皆驚。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抄家,難以警戒後人。陛下和三司才會動用這種絕後般的手段。 因為女眷淪為官妓,家中男子必然隻有流放的結果。 而除了貪汙大案外,還有一罪,是肯定也會用到這個刑罰。 鄉試、會試、殿試都要考判案,陳恒對此清楚的很。 他知道,這個罪名,叫謀逆。 民間的百姓,更喜歡稱呼它為:造反。 陳恒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一日兩日。 如今更是朝廷命官,如何會不知刑部等三司判案的角度和力度。 但凡能留一些餘地,對於獲罪的朝廷官員,大家都會留些體麵和情份。 畢竟誰也不知道對方,私下藏著什麼樣的門生故吏,又在何時偷偷施恩過某家某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做事留一線,日後才好相見。 賈家被抄家後,賈政尚能帶著一乾兒女回老家茍且度日,就是這個道理。 而同為四大家的史湘雲,為何會淪為官妓,最後被一心出家的賈寶玉在橋頭碰到呢? 陳恒心底莫名一緊,沒來由的覺得晚風帶著冷冽的寒氣。 他當時年紀輕,見識淺。錯信了網上一番言論,以為史家拮據,將史湘雲賣去官窯。 現在想想,純純是放屁之言。誰家長輩敢這麼做,欺負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女,還是勛貴之後。怕是會惹怒整個勛貴集團,被其所不容。 久久深思之下,陳恒一時得不到明確的結論。 可他出來已經有段時間,負責伺候陳恒的官妓,已經探出身來呼喚陳大人。 一時顧不得多想,陳恒忙折身回到眾人視線前。到這個階段,大家早已帶著七八分醉意。 幾個副指揮使正借著酒勁,勸史鼎講一講自己在戰場上立功的偉績。 作為高門大戶的三房,能榮封忠靖侯的史鼎,自然有一番自己的發家史。 跟他一比,隻得了個工部郎中職務的賈政。單在仕途上,也是弱了幾分。 史鼎隻是淺淺說上幾句,已經聽的眾人驚嘆連連。 戰場上的兇險,兩軍對壘的血腥廝殺,都是旁人、外人無法參與感受的。聽著眾人的吹捧話,史鼎的臉上亦有幾分笑意。 能以史家三郎的身份,搏下自己的爵位。他在勛貴中的聲望,亦非常人所及。 李贄更是有意將其樹立為典型,才賜忠靖侯的封號。希望京師的勛貴子弟,不要躺在安樂窩中,可以繼承祖誌。 宴會的高潮,是在賈璉和薛蟠的送禮上。這倆人是史鼎的晚輩,由他們出手送些厚禮,禦史知道也挑不出毛病。 陳恒第一次如此期盼一個人,能接受這份賄賂。 可偏偏史鼎哪怕在醉酒之際,也是命隨從小廝從厚禮中取了一二件,算是自己接納晚輩的心意。 其他一乾貴重之物,通通叫賈璉、薛蟠帶回去。 見到連劉延章都對史鼎的行為稱贊不已,陳恒心底的驚悚之感,頓時越發強烈起來。 忠靖,忠靖。 你忠的,到底是誰? ………… ………… 散宴後,府裡的馬車是由燕小二和柳湘蓮駕著來的。陳恒自打上車後,就陰沉著臉不說話。 柳、燕二人,不知自家大人碰上什麼事,隻得小心護送著陳恒回家。 一入府,陳恒令紫鵑給黛玉傳去幾句話。自己就轉身進入書房,將門窗緊鎖,一人待在其中徹夜不出。 黛玉和英蓮清楚,相公突然這般做,必然是有些要事想不明白。心中雖有擔心,也沒有過來打擾。 一個叫紫鵑弄了參茶,一個叫晴雯帶了些點心過來。 迫切想要獨處的陳恒,隻命兩人將東西放在門外,連麵都沒讓紫鵑和晴雯見著。 事後兩位女婢回去稟報,黛玉跟英蓮對視一眼,都察覺出幾分不對勁。 可相公不出麵,她們能怎麼辦呢?黛玉沒得法,隻好勸著英蓮一同回房,各自先行歇息。 到了第二日早上,神色頗為憔悴的陳恒,才在一家人麵前出現,就命人喊來在外麵忙碌的信達。 信達不知府中發生的事情,見到哥哥眼下的黑雲,自己都嚇一跳,忙關切道:“哥,你怎麼了?” 陳恒擺擺手,有些事實在不便多言。他拿出自己昨夜寫好的書信,看著信達道:“我有件要事,得要你親自去辦。” 信達聞言,神色頓時一肅。他這幾日,正在幫著潘又安處理商街,偶爾還要在鄉間奔走,監督各鄉夏收。 隻是這兩件大事,跟陳恒的鄭重神色比起來,都變得不要緊起來。 “二哥,伱說。” 兄弟二人獨處,信達也顧不上稱呼什麼大人。 陳恒極其小心的將信交到對方手裡,沉聲道:“我需要你跑一趟京師,將此信親自交到嶽父手上。” “是。”信達什麼都沒問,隻是接過書信後,第一時間收入懷中存放,又撫平自己的衣襟。 “下午,我會讓你嫂子給你準備些禮物。你就以給家中送禮之名出去。記住,此信,必須是由我嶽父親手接去。等他什麼時候給你回信,你再什麼時候回來。” “是。”信達忙點著頭,他已經許久沒看到陳恒這麼認真。 如此安排後,陳恒擺手示意他先退出去,並去喊黛玉過來。夫婦二人商議一陣,臨到下午,信達就帶著幾份禮物,急速趕往京師。 ………… ………… 華亭縣衙突然少了個信達,這事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這幾日,城內的百姓、官員,都被陳恒跟史鼎的爭吵所吸引。 眼下夏收在即,史鼎卻有意興兵剿匪。此事不是不能乾,是不能在此刻乾,更不能興師動眾。 邊關那頭要緊著軍糧,鬆江已經承擔運輸之事。再攤上個剿匪和夏收,府內的青壯如何夠用? 別看出去的是五千官兵,可連帶著的民夫、勞役牲畜卻是數倍之多。史鼎連個具體的章程都沒說,隻是拿著欽差的身份,執意要鬆江州府配合。 劉延章自然願意配合,寧可得罪百姓,也不可得罪欽差啊。知府之位,他都沒坐穩呢。 陳恒卻是嶽父之力附身,根本不怕史鼎的執拗。執意追問著戰事何時起,預估何時會結束。 江南乃魚米之鄉,是除了兩廣、兩湖的又一大糧倉重地。莫說是幾萬青壯,就是幾百、幾千青壯無故離開。夏收之時,都要叫地方官頭疼的很。 史鼎也是奇怪,自己都在城門之事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麼陳恒還對他揪著不放。 陳恒也不願意打草驚蛇,若非史鼎一開口就要數萬民夫,他是絕對不肯冒頭頂撞。 實在是沒辦法,遠憂是遠憂,近難才更要緊。真要放這批民夫走,鬆江百姓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史鼎真是給陳恒糾纏煩了,當著劉延章的麵叱問道:“我走遍江南各地,都未瞧到一地縣官,敢頂撞朝廷欽差。” 陳恒也是發惱,他性子大多時候都很隨和。真要碰到事情上,又比大多人都要硬氣。直接頂牛道:“那感情好,今日正好讓大人見一見。一縣之長,亦是朝廷命官。” 咱們前幾日不還坐著喝花酒的嗎?史鼎一再氣結,對著劉延章訓斥道:“府臺大人就是這般縱容下屬的?” 劉延章嗬嗬一笑,當眾開始表演起支支吾吾。史鼎你是朝廷欽差不假,可這陳恒背後也有林禦史和太子呀。 你們兩人真要把官司打到禦前,說不好陛下是幫你還是幫他呢。 再說,劉延章也覺得史鼎有些過了。夏收在即,這是各地地方官的考核標準,也是脖子上的要命繩。 您史大人隨意朝天放個屁,就要帶走境內青壯,還不用給工錢。那鬆江府內的夏收,誰來乾?損失誰來補?朝廷責問,你管不管? 什麼話都不說,如何能讓人放心跟隨。 史鼎見劉延章當起糊紙匠,也懶得跟昏庸知府廢話。直接對陳恒喝問道:“你當真要執意阻撓?” “非下官不贊成此事。”先前吵架的紅暈微微下去,陳恒依舊不肯退讓半步,直言道,“大人一無個章程示下。二沒說此次剿匪,是從何時到何時?恕下官無能,難以下發公文,征召縣內民夫。” “你一個小小七品縣令,也要妄議軍機大事?” 見史鼎拿自己的官職說是,陳恒更是嗆聲道:“百姓生計,亦是國家大事。還有一事,望欽差大人知曉。在下非七品縣令。實乃正六品州同知,離京前陛下有令,準我管束州內諸事。” 聽到陳恒這般說法,史鼎下意識看向劉延章,見其默默點頭。他就知道陳恒沒有誆自己,史鼎無奈,隻能指著他道:“好好好,你不肯,自然有其他人肯。” “鬆江州府上下,無人會答應欽差大人。”陳恒亦是撂下狠話。鬆江七縣一廳,除了金山縣、奉賢縣,陳恒沒有把握外。其餘六地,陳恒自問都有辦法擋下此事。 也不是陳恒不清楚,劫匪安內的意義。情況不明的史鼎不說,剿匪對朝廷本身就是好事。 可鬆江百姓從去年就已經征過一次徭役。民力要用,更要養。真把治下之民當成牲口使喚,到底是是去剿匪,還是去……? 陳恒實在不願多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隻能在此刻,先把此事頂著。不願屈服史鼎的權勢,坐視此事發生。 史鼎真是給氣笑了,忍不住看向劉延章,怒罵道:“你們倆到底誰是鬆江知府。” “自然是劉大人。”陳恒當即接話,一同看向劉延章。 突然被兩人這般逼視著,劉延章心底暗叫糟糕。 不是吧,不是吧。你們兩個禦前紅人吵架,怎麼把皮球踢到我這了。 劉延章也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見自己一時不好當麵裁決。索性出言笑道:“大家都是一心為朝廷效力,好好說著話,怎麼還吵起來了。我看,不如先坐下吃個飯。我們從長計議,可好?” 這手拖字訣,用的真是恰到好處。史鼎已經知道劉延章不願站在自己這邊,也不願跟兩人繼續廢話。 陳恒的小辮子,他沒握住。如今更沒有辦法以欽差之身份,強壓著陳恒低頭。 歸根到底,兩人都有直通聖聽的特權。哪怕是巡視的欽差,也不敢無故拿下陳恒的烏紗帽。 “此事,我會稟明陛下。”撂下一句場麵話,史鼎越發討厭麵前的陳恒。 “下官亦會親自向陛下解釋。”陳恒沉聲抱拳,不露出半分怯意。 等到兩條過江龍打完架,劉延章坐視他們離去後。才在自己的位置上,感慨的想到:這知府之位,做起來還沒有知州過癮。 明天說不好會請假,十幾年的好朋友結婚,我要當伴郎!!!主要是要早起,我晚上得早睡,明天又要忙。想辦法,看看能不能用手機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