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3客友(1 / 1)

第二天一早,王大勇就過來了,陳先立照舊交給他一張寫滿了字的菜單。   王大勇接過後掃了一眼,嗯,東西都差不多,隻是份量多了不少。50斤羊肉,20斤牛肉。。。。。。   看了一眼後,王大勇就有了疑問:“阿立,羊肉今天多了這麼多,怎麼牛肉才多了5斤啊?”   “你傻啊,牛肉比羊肉貴,賣的價錢卻一樣,你說我們該多賣什麼?”   “哦!”   王大勇不再說話,繼續往下看,當看到末尾時,又指著紙上的內容詫異地問道:“這些也要買嗎?這些能用來燒烤嗎?”   “當然可以,這可是我們今晚的殺手鐧!”陳先立自信滿滿,想了想又說道,“算了,你就買牛肉和蔬菜吧,這些東西等我忙完了我再去買。”   “你要去乾嗎?”   “再去弄一套燒烤架啊,昨天那麼火爆,天還沒黑透東西就賣完了。今天我們要擴大經營,晚上你也要當出師當個大師傅了哈,記得麻利點。”   “得嘞!”王大勇一口答應下來,昨天都要快收攤了自己才有機會試試手,還沒過癮呢,今天終於可以一展身手了。   兩人商量好後,就分頭行動了。陳先立還是先去門口小賣部,買了條煙,又要了兩瓶酒,順帶跟老板再次借用三輪車。   一回生,二回熟,老板痛快地答應了。   來到礦機廠車間,眾人看到陳先立又來了,左手拿著紫樹煙,右手拎著彭公大曲,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什麼也沒說就接了過來。   陳先立囑咐烤架加寬一些,除了鐵簽又做了一張鐵網,然後就走了,不在這裡盯著了。對於老師傅的手藝,他已經相當放心了,不過走的時候,又順走了一包煙。   等他汗流浹背趕到菜市場的時候,王大勇把牛肉、蔬菜都已經買好了,兩人一起奔向了賣魚的攤位。   王大勇帶路,來到了昨天買過的攤位上。地上擺了兩個臉盆,都裝著鯽魚,一大一小。一盆裡的鯽魚大一些,都是5兩多不到一斤重的;另一盆裡的鯽魚小很多,都是2兩左右的。大鯽魚還有很多,可是小鯽魚已經沒多少了。   老板看到兩人的到來,很高興,昨天就是這小夥子在他這裡一口氣買了5、6斤,印象深刻。不知道為什麼,今天自己的鯽魚賣的比昨天更好,這小夥子一來,這一盆小鯽魚肯定可以賣光了。   王大勇看了看剩下的小鯽魚,苦惱道:“都被買走了,就剩這麼幾條了,早知道我該先來這邊買的,買完了再去買菜。”   “沒用,肯定是咱們的同行,一大早就把小鯽魚給買走了。”陳先立安慰道,然後對著老板說道:“老板,這些小鯽魚我都要了。”   果然!老板料事如神,開心地幫他稱了重量。   陳先立又指著另外一盆魚說道:“這些大鯽魚也給我來30條,就要5、6兩的,太大的不要。”   哎呀,意外之喜啊,老板更開心了。今天來買的人都是買的小鯽魚,沒想到大鯽魚也能賣個大半,看來可以早點收攤了。   “阿立,大鯽魚買它來乾嘛?不好烤不說,也有點大有點重了,刺也大,拿在手裡吃起來不方便啊。”經過昨天的勞動,王大勇也有了經驗,一眼就指出了弊端。   陳先立自信滿滿:“沒事,站著不方便吃,咱們就坐著吃。今天,咱們要擴大經營。”   兩人付了錢,拿走東西又來到了最後的目的地——海鮮攤。   沒錯,今晚陳先立計劃的就是,來個彭城縣史上首次海鮮燒烤。   淮海市不靠海,距離海邊的港城市有著將近300公裡,所以淮海人海鮮吃得少。海鮮裡最喜歡的是帶魚,然後是蝦、黃魚、海帶等。像生蠔、魷魚之類的東西,不太會吃,買的人也少。   這次陳先立準備推陳出新,主打菜準備以生蠔、扇貝為主,做一頓炭烤海鮮。   賣海鮮的不多,隻此一家。   陳先立走上前去,看了看,帶魚碼了好幾箱,地上還有幾個臉盆,放著小黃魚、海蝦等海貨。   “老板,這扇貝多少錢?”扇貝挺大的,一斤估計就6、7個。   “4塊一斤。”   好家夥,一個快一塊錢了。   陳先立又指著海蝦問道:“這蝦子多少錢呢?”   “8塊一斤。”   嗬,更貴了,海鮮果然是一般人吃不起的,有這錢買兩斤豬肉吃不香嘛。   陳先立搖了搖頭,心裡估算了下成本和可能的售價,有點猶豫,害怕售價太高沒人吃得起。   沒有下決定,陳先立眼光又轉了一圈,沒發現自己要買的東西,不由地問道:“老板,你這裡沒生蠔嗎?”   “3毛!”看他東問西問的又不買,老板語氣不太好,已經不想搭理他了。   哈哈,這個不算貴。   “來100斤!”   “什麼?”本來以為對方隻是隨便看看的,沒想到這小夥子一開口就要100斤,老板一臉的不可置信,連忙確認道,“你真的要100斤?”   “那當然,你的生蠔在哪裡啊?我怎麼沒看到呢。”   老板一聽,趕緊轉身去身後扒拉了一陣,抱出了一個泡沫箱。   陳先立一看,個挺大的啊,估計2、3個就一斤重了。   “老板,你這不夠100斤啊。”   老板連忙說道:“我後麵還有1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加起來估計也就50斤多一些。”   怕他不信,又解釋了一番:“你們這裡不會吃生蠔,這東西我都不進的。這次車裡放不滿,我就順帶著進了點,準備下午拿去酒店試試看的。”   原來啊,生蠔這東西在南方沿海城市喜歡吃,但是北方和內地還不流行。港城市雖然有生蠔養殖場,但是主要的客戶都集中在南麵和東麵的幾個城市。   陳先立叮囑道:“那行,你這裡的我就都買了,明天你可要多進一些啊,至少要給我留100斤。而且,以後我每天都要。”說完,又要了幾斤扇貝和海蝦,今晚試試行情怎麼樣。   老板一聽開心了,這可是固定的大客戶啊,除了抹了零之外,又送了些海帶之類的東西讓他嘗嘗鮮。   陳先立看著老板往箱子裡裝東西,當看到海蜇頭也免費送的時候,也開心得不得了。好啊,今晚又多了一樣菜。   東西都買好了,陳先立讓王大勇先回去,自己跑到五金店弄個燈箱。搬回家,插上電一試。   “三客友。”王大勇念了一遍,“什麼意思啊?”   “Thank you的音譯。”   “哦,不過你弄這個東西乾什麼啊?”   “你知道什麼,這叫品牌。你想想看,回頭人家在我們這裡吃好了,要給朋友推薦,他怎麼說啊。難道說,山前街那兩個帶著棒槌的燒烤攤嗎?咱們取了個名字,以後人家就知道哪一家的燒烤最好吃,最正宗了。”   “以後人家就知道了,要吃燒烤,就去三客友。”   這就是,品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