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娘們太敢說(1 / 1)

這時,楊玉環故作害怕地,軟軟靠在李隆基的臂彎。   以手撫胸,心有餘悸的說道:“陛下,外麵太危險了,還是回長安大明宮吧?長安有太宗皇帝的英靈護佑,更有我堂兄這樣的能臣,叛軍必定無法攻克。”   這就有點唯心了。   李隆基還就吃這一套,剛剛還在猶豫的心,此刻已經有了決斷。   他還明白了一件事,高力士一直都沒表明態度,但剛剛的果決出手,證明高力士也贊同返回長安。   李章是不是冤枉的,已經不重要了。他死了,說他是太子一黨,夥同謀逆,那他就是逆臣!   就像之前死掉的陳玄禮。   這是太宗英靈,在冥冥中提示他,要返回長安。   當年太宗皇帝剛登基的時候,以長安四萬禁軍,麵對突厥軍沙暴般的二十萬軍團。形勢比他現在要麵對的,險惡得多。可太宗皇帝依舊從容淡定,一紙便橋之盟,化解了危機。   李隆基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也是一代英明聖主。表現自然也不能跟太宗皇帝,相差太遠。   李隆基一臂攬著楊玉環,背對楊國忠發問。   “國忠,你說的長安大將,到底是誰?有什麼本事,能守住長安城?”   畢竟要回長安了,事關皇帝性命,心中疑問自然要問個清楚。   楊國忠腦中迅速盤算了一下,要不要跟皇帝說實話?   對皇帝撒謊,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可楊國忠原本就是個欺上瞞下的奸相,這事對他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更何況現在的楊國忠,已非之前的楊國忠,對皇權更是沒有什麼敬畏之心。   安祿山的叛軍攻下長安之後,目前還在潼關休整,並沒有著急進軍長安。這就說明,叛軍對於攻打長安,也是保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   局勢也給了楊國忠撒謊的空間。   “陛下,臣之前曾召李嗣業回京述職,算算時間差不多已經到了。”   李隆基緩緩轉身,懷疑地看著楊國忠。   “此話當真?既然你知道李嗣業回京,之前為何又要力勸朕西征?”   皇帝的威嚴,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讓周圍的人感覺到一陣壓力。   李嗣業此人,乃是當朝第一猛將,擅長使一柄陌刀,天下無敵。就是他,憑一己之力帶火了陌刀,讓禁軍之中第一次組建了陌刀兵陣。   所以楊國忠知道,隻有這個人,才能給皇帝足夠的信心,才能讓皇帝安心返回長安。   至於李嗣業在不在?   他是肯定要來的,隻不過現在才剛剛從克什米爾那邊動身。要趕回長安,最快也要一個半月。   對李隆基的問題,再好解釋不過了。   楊國忠麵露微笑,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陛下,太子有反心,朝中諸多大臣都有反心。要不是這次來到馬嵬驛,又怎麼能讓這些人自己跳出來?”   李隆基感慨地點了點頭,誇贊道:“還是國忠你足智多謀,若非朕在馬嵬驛親眼所見,都不敢相信朝中竟然藏著這麼多叛逆!就連陳玄禮,居然也要發動兵變來脅迫朕!唉……”   馬嵬兵變,幾乎讓李隆基陷入到一個眾叛親離的境地。   到最後,還站在他身邊的,就隻有高力士、楊國忠、楊玉環三人。   楊國忠能感覺到,這件事對李隆基的打擊非常大。   一個那麼自信的皇帝,怎麼可能會想到,手底下的臣子,一多半都想迫使他禪位,扶持太子登基。   任誰遭遇這種事,不會產生自我懷疑?   “陛下,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返回長安,重新選賢任能,讓朝廷煥然一新。等到平息安祿山叛亂之後,必然能使大唐再度復興!”   李隆基已經七十一歲,沒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雄心也被接二連三的打擊消磨殆盡。   楊國忠的話,也沒能讓他振作。   “大唐……復興?朕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此時,楊玉環忽然接過話頭。   “陛下說什麼呢?陛下老當益壯,臣妾還要為陛下,再生一個太子呢!”   楊國忠差點忍不住,當場憋出內傷。   這騷娘們,也太敢說了!   不得不說,還是楊玉環最了解皇帝。   這話一說,李隆基似乎立刻就找到了人生新目標,精神一振,一掃頹喪。   牽起楊玉環的手,說道:“還是愛妃最體貼朕。”   楊國忠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不過,不得不說,他交給楊玉環的任務,完成的很好。   他還有很多事要辦,就先退了出來。   臨走前,還深深看了高力士一眼。這個老太監不簡單,在皇帝麵前的影響力,比他這個宰相更大。   隻是高力士本人沒什麼野心,三觀也還算比較正,對誰都沒威脅。所以很多時候,都被人給忽略掉了。   今天,他在沒有得到皇帝明確的命令下,敢一掌擊殺皇帝的親侄子。就說明,這個老太監的內心,也是有自己的主見的。   一切都是為了維護李隆基這個皇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這個人,隻要用對了方法,也是可以幫助自己成事的。   微微一禮,高力士也點頭還禮。   之後,楊國忠離開了黃山宮。   禁軍他無法操控,而且所有的禁軍,似乎天然就對他帶著敵意。   繼續在這個地方待下去,就還會發生不可測的危險。   楊國忠決定,先一步返回長安。   隻有到了長安,組建起他的親衛,才能真正保證他的安全。   當前形勢。   安祿山已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潼關的叛軍大將崔乾佑,出自博陵崔氏,暫時還在潼關觀望風向,考慮攻打長安的時機。   博陵崔氏,乃是五姓七高門之一。崔乾佑做為叛軍大將,就對其它的門閥勢力,有著極壞的示範作用。   大軍駐守潼關觀望,持泰山壓頂之勢,卻不落下,也是在等那些個豪門望族投降。   這樣就可以用更小的代價,輕鬆拿下長安。   史實上也是這樣,在李隆基西逃不久之後。西京留守京兆尹崔光遠,就投降獻出了長安城。叛軍兵不血刃,白撿一座長安城。   這才是以德服人的正確示例,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巧的是,崔光遠也出自博陵崔氏,跟叛軍大將崔乾佑是堂兄弟。   楊國忠要麵對的,就是這麼一個爛攤子。   擱誰都會覺得無解。   事實上,現在的長安城中,各大豪門已經在成群結隊的,派人跑去潼關主動投降叛軍了。   長安防禦,早就漏成了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