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便是聖人的意思。” 劉三吾笑著點了點頭,突然問道:“你覺得聖人的意思對嗎。” 在外麵的朱元璋聞言嗤之以鼻,這話要是對的話,那世界上還有壞人嗎?還有這麼多貪官汙吏嗎? 靠道德來治理國家?呸! 打拳頭要靠武力,治理天下雖然不以武力為主,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然有匪寇聚眾鬧事,你去靠嘴說服他們? 有貪官汙吏橫行鄉裡,你去用道德約束他們? 有不法勛貴為非作歹,你拿什麼治理他們? “聖人之言自然是對的。” 朱允熥微微一笑,點了點頭道。 屋外的朱元璋聽到這話,不免眼中閃過一縷失望,自己的這個大孫先前膽敢向自己拔劍,不也靠的是匹夫之勇嗎? 匹夫之見?終究是自己看錯了人? 無礙,終究是自己認定的人,還能夠改正過來。 “但聖人所處的時代和如今所處的時代已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朱允熥話鋒一轉,接著道:“聖人所在時代乃是東周春秋戰國之時,禮崩樂壞,聖人欲要恢復禮製,讓諸侯們都遵從周禮來治理天下。” “然而,這些話雖然美好,但卻不符合實情,實情是各國依然相互攻伐兼並,天下民不聊生。” “放肆!你敢誹謗聖人之言!” 劉三吾瞪大眼睛,厲聲嗬斥道:“正是因為諸侯們不聽聖人之言,才會導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倘若諸侯們聽從聖人之言,又豈有如此亂世?” “敢問老師,自武帝始,儒家便為歷朝歷代治國之基,然而歷朝歷代的貪官汙吏猶如過江之鯽,是數不勝數,朝代更迭之亂世也是層出不窮。由此可見,光靠道德去治理國家是不行的。” 朱允熥據理力爭,絲毫不讓。 麵對其他事情,向老師低個頭也就算了,可麵對思想上的碰撞,那是寸步也不可讓。 “胡言亂語!胡言亂語!” “聖人之言乃是治國之根本,汝不過黃口小兒,豈可如此誹謗聖言!” 劉三吾氣的渾身發抖,指著朱允熥有心想要反駁,卻不知從何辯起。 “老師!學生可從未誹謗聖言,學生隻不過是認為光靠聖人之言不足以治理大明。聖人言是說給那些願意聽從教化的順民,可若是遭到那些不聽教化的反民,又當如何?” “老師,大明雖然嚴厲禁止貪墨,可貪墨之官員卻是屢屢出現,敢問老師,對待這些貪官,應當如何處理?” 朱允熥反問道。 “這……” 劉三吾支支吾吾,他也知道,光靠聖人言不足以治國家,可膽敢當著他麵如此反抗聖人的學生卻是隻有這麼一位。 前麵那位穀王,不過是胡亂解讀聖人之言罷了,無知之徒,不值得辯解。 可現在這位明知聖人何意,居然還不認可聖人之言,簡直是大逆不道! “既然老師都覺得那些貪官汙吏應該加以嚴懲,那就更加說明光靠道德治理天下是行不通的,但治理天下沒有道德更加不行,所以學生才說聖人之言說的是對的,但也不能夠隻用聖人之言來治理天下。” 朱允熥朝著劉三吾躬身一禮,抖了抖自己的衣袍,緩緩坐下。 周圍那些不聽教化的學子們,更是雙眼放光一臉欽佩的看著朱允熥。 “那好,那我問你,除了以聖人之言外,還應當以何治理天下?”劉三吾沉聲問道,望向朱允熥的眼中也不免緩和幾分。 既然不是針對聖人之言,那便好說。 “除了以道德仁義外,自當以法家手段,對民以寬,以仁政相待,藏富於民。前元暴政,致使民生凋敝,皇爺爺替天行道,率王者之師掃清蠻夷,一統寰宇,開國之初便施行輕徭薄賦至今,便是要與民生息。” “然而皇爺爺一片拳拳之心那些貪官汙吏始終感悟不到,自洪武初至今仍有貪官橫行,對待這些人就該剝皮揎草,以儆效尤!” “對待不法官員要嚴刑律法,至於庶民百姓自當寬仁以待,倘若百姓中也有不法惡霸,自當如同貪官般嚴懲不貸。” 朱允熥起身而立,侃侃而談。 “你所言不過是一些小兒都知道的表麵功夫,倘若都如你說的這般,也就沒有貪官汙吏了,能否說的再深刻些!”劉三吾追問道。 這些都是粗淺的道理,是個人都知道,關鍵是如何才能夠徹底施行下去。 “既然老師考問,那學生便放肆答話了!” 朱允熥先是拱手,隨即道:“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違法亂紀者便是踩踏了眾人可以容忍的道德底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自當加以懲戒,我將其稱之為依法治國。” “雖為依法治國,可法畢竟要人來施行,這便不是完全的法治,歸根結底還是人治!既然是人治,那便必然會出現徇私舞弊之事。” “洪武十五年,皇上設立錦衣衛目的便是為了監督百官群臣以及各地方官吏有無欺壓百姓、欺君罔上、徇私舞弊等等之事。” “皇上此舉雖然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弊端,可自身也會出現一大弊端,而這便是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擁有監察百官、私自審訊等權力,倘若此人貪腐,又當如何?朝野上下何人可知,何人敢知?” 朱元璋臉色一凝,這件事他不是沒有考慮過,他重用錦衣衛處置群臣,便會讓百官畏懼錦衣衛,從而讓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力無限放大。 看樣子,自己應該在背地裡再組建一支影子機構了,專門用來監視錦衣衛的…… 可那樣一來,又有誰來監視這一支隊伍呢?這麼下去,豈不是無限循環了嗎? “然而,又沒有更好的法子可以解決這件事情,皇上所設立的登聞鼓雖然可以令百姓上報伸冤,可那些需要進京告狀的百姓們真的能夠進得了京嗎?” “這些事情都有其難以施行的地方,可偏偏卻又找不到更好的法子來代替。” “學生淺見,既然靠監督無法完全杜絕,那便再設立一專職抄家的機構,這一機構人員巡視天下,事先並不告知各地官員,出其不意清查官員家產,倘若官員家資巨豐且說不清楚這些家產的合法來歷,那便是巨額資產不明罪,一縷以貪墨論處。”
第一十七章:治天下論(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