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淮王朱允炆(1 / 1)

“荒謬絕倫!荒謬絕倫!如此一來,當掀起多少大獄!”   劉三吾聞言驚懼不已,厲聲嗬斥道。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真要如此決絕,那還得了?   那得扯出來多少官員?   屋外的朱元璋聞言卻是點了點頭,雙目瞇在一起,這些官吏可謂是官官相護,層層打通,很難將其定罪。   可若是有了這些人,突然襲擊,必定可見成效。   不過一旦時日長久,那些官員有了防備之後,也難見成效。   比如,平日裡住這套宅子,時不時去那套宅子,那就需要長時間的蹲守。   再或者,將那套宅子掛在他人名頭上,財產亦是如此,自己名下並無財產,卻依然享受著一切,這樣也不好抓。   隻能說自己的乖孫心是好的也是對的,手段也有些,但也終究無法根治,不過這也無可厚非,歷朝歷代貪腐之事隻能做到抑製,無法做到徹底禁絕。   治理天下,懲治貪腐那是重中之重,隻要能夠將其控製在一定範圍內,那麼土地兼並的速度就會緩和許多,這便是其中之一的治標之法。   當然,也是最為主要和見效快的一條。   一旦天下貪腐之風盛行,雖貪官汙吏造不了反也成不了氣候,可帶來的後果卻是極為惡劣的,土地兼並,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無外如是。   “咳咳,誰要掀起大獄啊?”   朱元璋在外咳嗽兩聲,緩步入內,望著麵前的劉三吾,冷冷道。   “臣不敢!!!”   劉三吾聞言嚇得連忙拜道。   “孩兒拜見父皇!”   “孫兒拜見祖父!”   一眾皇子皇孫們,也紛紛行禮拜道。   “都起來吧。”   “謝父皇(皇爺爺)!”   望著還跪在地上的劉三吾,朱元璋擺了擺手,“行了行了,你也起來,學堂之上自然是暢所欲言的嘛,不用擔心因言獲罪。”   “前日裡你們不是還誇咱有唐太宗的度量嘛,怎麼今日你反倒是畏畏縮縮起來了。”   “臣叩謝皇上隆恩!”   劉三吾行了一個大禮,緩緩起身,撣了撣身上的灰塵。   隨後退在一旁,侍奉左右。   “咱今日來也沒有什麼意思,就是過來考校考校你們的功課,看看你們這些年在自家府邸裡學的怎麼樣了。”   朱元璋身子雖然年邁,但心氣可絲毫不減當年,那一股老辣狠毒更甚幾分。   當皇帝這麼多年,少了幾分義氣,少了幾分莽撞,但也多了幾分事故多了幾分隱忍,同樣的也多了幾分狠毒。   打天下之時,那是何等的豪邁英勇,可守天下不能這般守,想要守住天下守好天下,就必須學會隱忍狠辣,否則,這個天下便坐不穩當。   那一雙陰翳的雙眸掃過整個課堂,被掃到人紛紛垂下頭顱,就連平日裡甚為寵愛的朱允炆亦是不敢直視帝眸。   唯獨朱允熥一雙清明而睿智的眼神,炯炯有神的凝視著老朱。   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在這個時代算得上長壽了,可身形卻沒有太多的彎曲,雖不如年輕人挺拔,但屹立在那處猶如一根定海神針般,能夠帶來一縷安穩。   不愧是咱的孫兒,很是不錯。   朱元璋微微點頭,心中暗暗想到,為人君者,若是畏首畏尾,今後豈能成大事?   “今日,咱便考考你們,自秦而始,漢、晉、隋唐、宋元這些朝代是為何亡國的。”   “答得好的,咱大大有賞!”   “父皇,兒臣通讀史書,歷朝歷代的事情也都知曉一些,這些朝代都是以暴政而亡。”   當即,安王朱楹從人群之中而出,一手背負,一手指點江山,滿是自信的說道。   “暴政?”   朱元璋點了點頭,笑著道:“這話有理,賞安王十匹絲綢,一匹駿馬。”   “是!”   身後的一位太監記下,這些事自有專人去辦。   “謝父皇賞!”   安王滿是得意的朝著眾人擠眉弄眼,炫耀不已。   這些賞賜都沒有什麼,重要的是得到了父皇的嘉獎,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不少人雖然眼熱,可也有聰明人知道這並不是父皇想要的答案,所謂暴政,這也太為籠統,從賞賜上也可以得知並非皇上所想要的。   “皇祖父,孫兒認為,這歷朝歷代滅亡之根本原因除了朝廷暴政外,便是貪官汙吏橫行,欺壓鄉民,魚肉百姓,致使民不聊生,逼的那些平日裡老實的百姓造反,從而影響各地,推翻了朝廷。   正如前元般苛政猛如虎,貪官們又大加名頭強征賦稅,逼的百姓沒了活路,這才有了大明。”   朱允炆麵色如常,麵對著老朱的問題是踴躍發言,一心想要在皇祖父的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也是他來之前,阿母曾告誡過他的。   “不錯,允炆所言在理,若咱當初有口飽飯吃,也不可能出家為僧,更不可能後來參加起義軍,也就沒有如今的咱,沒有如今的大明!故而咱才這般痛恨貪官,爾等日後切記不可仗著自身親王、郡王之身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否則咱定當嚴懲!”   朱元璋一臉肅穆,正色告誡道。   “孩兒(孫兒)必當牢記教誨,不敢有違國法!”   “嗯。”   見到這些人都答應下來,朱元璋臉色才緩緩鬆懈,“朱允炆回答有功,而今也到了封王的年紀,便封為淮王吧!”   “嘶!!!”   “淮王?!”   一眾人震驚的看著朱允炆,這淮王可不是隨便封的。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的老家可就是在淮地,那些勛貴們大多也是淮西人士。   其他皇子心中也是一震,這皇上的意思不會是想立這家夥為太孫吧?   “孫允炆拜謝祖父皇帝陛下!”   雖然隻是口頭上的諭旨,但朱允炆也還是激動的跪倒在地,行了一個大禮。   現在雖然還做不得數,但是得到冊封的聖旨和一應製禮下來後,便是真正的定下了。   皇帝一言九鼎,自然是不會反悔。   “嗯,起來吧!”朱元璋一臉笑意的看著朱允炆,親自走過去將其扶起。   “謝皇爺爺!”   朱允炆激動的滿臉通紅,連連道謝。   這可是淮王啊,回去告訴母妃後,她一定會很高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