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當中還有人能夠回答嗎?” 諸多皇子皇孫都被朱元璋的大手筆給震驚到了,但很快也意識到了之所以能夠封朱允炆為淮王,並非是因為這一個小小的答題。 國家大事,皇上豈會如此草率? 最為重要的是因為朱允炆深受老爺子喜愛,這才有了這般封賞,換作旁人,哪怕是真的答出來了這些話,也不可能被封為淮王。 而下一步,老爺子是不是就要冊立太孫了? 在這裡的皇子們,都是知道就算要立太子,也不可能是立自己等人,他們從一出生其實便與皇位是無緣的。 但是,誰又能夠忍受得住皇位的誘惑呢? 可現如今,事實已經告訴了他們,皇上這是有意要立太孫了。 在深宮之中能夠長大的皇子們,又豈真的一個個全都是飯桶,總歸是有些聰明人能夠猜出皇帝的心思。 “啟稟皇爺爺,除了二十二叔和二哥所言之外,孫兒認為那些強盛持久的王朝之所以滅亡,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兼並!” 朱允熥見到朱允炆被封為淮王後,心中一緊,這種風頭可絕不能夠讓這小子獨占了。 今日能不能答好這個問題是關鍵,而那些強盛久遠的王朝之所以滅亡,最大的問題實際上還是土地兼並。 果不其然,當他這句話說出來後,朱元璋渾身一震,“接著說,說下去!” “前元不懂教化,皇權不下鄉,整個底層全是由那些地主、士大夫所控製,而且他們還不用交稅,任由這些人大肆賤買土地,致使流民匪盜四起,天怒人怨。” “王朝初期,隻要施行仁政,不大肆動用民力,休養生息,國力便會蒸蒸日上。時日長久,那些王公貴族們為了一己私欲兼並土地,而他們的土地又不用上繳賦稅。假以時日,便是以少數土地供養整個天下,而大多數的土地卻被那些勛貴士大夫們所吞並,納為私財。” “長此以往,朝廷賦稅收不上來,再加上供養宗室,天災四起,匪寇作亂,這些都需要錢,有錢尚且可以支撐,一旦朝廷沒有了錢財收入,那離亡國便不遠了。” 朱允熥說到這裡微微一嘆,多少強盛的王朝都是因為這些問題鬧得分崩離析。 就拿最為經典的漢朝來說,便是如此,獨漢以強亡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 漢朝哪怕分崩離析可照樣能夠按著周圍的異族暴揍,可除了漢朝外,剩下的王朝到了末年時期都是被異族趁亂入主中華,大肆燒殺劫掠,引起一個又一個的黑暗動亂。 漢朝的弊政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土地兼並鬧得民眾們活不下去,這才跟著造反將大漢的元氣徹底重創。 黃巾起義,為何張角能夠擁有那麼多的信眾? 倘若人人都生活的豐衣足食,又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一起造反呢? “不錯,不錯,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才能夠緩解土地兼並?”朱元璋連連誇贊,接著詢問道。 他知道,這個事情也是無法根治的。 這個問題難解程度是僅次於貪腐,但危害卻更甚貪腐。 換句話來說,這個問題和貪腐是相輔相成,二者屢屢勾結。 貪腐成分,那土地兼並的問題必然會很嚴重,這一嚴重,離亡國就不遠了。 “這一點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想要徹底根治,那便必須要取消種種特權,一視同仁,無論是誰的田地,都需要納稅!並且要落實貫徹到底!無論是誰,哪怕是皇莊,也需要繳納賦稅!” 嘶~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劉三吾聞言跪倒在地,砰砰磕頭。 這特麼的怎麼可以? 這可是要亡了他們的種啊! 明朝對於士大夫雖然沒有真的免稅,但是在實際上的操作可是少收乃至於不收的啊。 朱元璋也是眉頭一皺,這件事他不是沒有想過,但他不可能這麼去做,這是斷了自己的生機。 他之所以能夠當上這個皇上,打天下靠的是武力,可實際上還是靠的拉攏人心,一群人跟在他的身後能夠得到利益。 現如今,要這麼斷了統治階層的利益的話,那還得了? 那還不得全天下的士紳勛貴們都要反他? 士紳勛貴們這些東西可以想殺就殺,可以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絕對不能夠同時將所有士紳全部得罪。 否則的話,這個天下是坐不穩的。 哪怕是開國之初,亦是如此,因為這是動搖國本的事情。 “不可,他們都是有功之臣,豈能沒有恩賞?” 朱元璋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朱允熥見到老朱的模樣,心中猜測起是什麼意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當即又道:“皇爺爺所言甚是,那些老臣們跟隨您打天下,豈能夠沒有恩賜,所以孫兒也是不認可如此,隻是方才皇爺爺所問,孫兒便如此答了。” 他當然知道這條是不現實的了,在古代皇權不下鄉可不是句虛言,那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想要維持統治,就必須依賴一些士紳,這也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無可奈何的事情。 那些士紳勾結百官,瞞報田地,從而少繳稅,這些都是常態,更有甚者更是將自己名下的莊子全部掛在王爺身上,那就更好了,一點稅都不用交了。 “除此之外,孫兒還有三條治標之法。” “快說!” 一聽到朱允熥還有其他的辦法緩解,朱元璋連忙追問起來。 誰不想讓自己的王朝長盛不衰呢,可他知道,天下沒有萬世的王朝。 但能夠久一些,便久一些。 “其一,便是不斷對外征戰擴張,朝廷一直對外擁兵,領土一直擴大,自然能夠有效緩解土地兼並問題。” “這,你難道不知道咱定下來了十八個不征之國嗎,你想要征討哪個?” 朱元璋眉頭一跳,冷聲說道。 他之所以定下來這個國策,也是不希望他的後世子孫窮兵黷武,耗費民力國力,導致民不聊生。 所以才將周圍一圈的國家定為不征之國,除了北元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不征。 “咳咳。” 朱允熥咳嗽一聲,並未多言其他,而是道:“孫兒隻是負責提出觀點,采不采納那是皇爺爺您的事情,孫兒絕無其他之意。”
第一十九章:不征之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