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1)

自目送夏雨雪拜師華山之後,梁峰雖立下宏願,可是有了理想並不等同於心想事成。梁家兄長之後幾年未能中舉,梁家徹底落敗,為了糊口,不得不拿僅有的房產去置換農田來種,以維持生存。因為過去在鎮中的名聲太差,而如今生活要調頭重來,又少不了與曾經得罪過的人打交道,於是在“農戶生活”的起步前幾月幾乎受盡各類人的淩辱、欺詐和盤剝。梁夫人倒是從始至終都從未彎過脊梁,梁兄沒有真瘋,從來隻是裝瘋,幾年壓抑的念書趕考生活未能把他熬死,反倒是先熬瘋了自己的母親梁夫人。梁夫人一日發狂跑出門去後,再未歸來。梁兄終於感到自由與解放,他立刻變賣了這個從他青年時期起就困住他、徒留痛苦回憶的監牢。本來梁家那塊房產能賣一個好價錢,可此時有能力的買家們倒合起夥來報復曾經商界的競爭對手、鎮中人盡皆知的撒潑無賴,故意將價格壓得很低,最終賤賣的價錢隻夠梁兄帶他父親在鎮外買田種地。不過梁兄倒不計較太多,畢竟比起隻能租田種地的農戶還是要好上很多。之後梁兄也找到過自己的弟弟,並不介意他回去同他們一起生活。可這一點上梁峰倒真像自己的母親,自從得知自己的兄長接受劉慶安的施舍後,就再沒有回去過一次。他發誓要靠自己的雙手拚出一個未來,現在他確實如願的靠著自己的雙手,可未來並不是他所期望的未來。他在鎮中依舊惡名昭著,從做學徒、學手藝,到做些小買賣甚至到乾苦力都遭排擠。他最終選擇出走五裡鎮,可不論到什麼地方,連生存下來都尤其困難。   四方遊走,來來去去,難成一事。恰到今年梁峰再次回到故鄉。突發水患,他在鎮中乞食,最後實在忍不住,又要去乾些偷雞摸狗的勾當,結果卻被山賊擄走。那些山賊答應,隻要加入他們就給飯吃,而加入他們的條件便是殺死一人,這人就在眾多被綁來的同鄉中挑選。說來也怪,那些人本來意誌鬆垮,結果見到梁峰寧願餓死也沒有屈服,竟然也一同選擇挨餓,才一直沒有發生自相殘殺的慘狀。直到今天,他們的堅持似乎終於換來了好結果——被夏雨雪和劉慶安營救。   梁峰心中的夏雨雪本隨著時間和自己平庸的際遇而逐漸消磨黯淡,可今日重見,不光是因夏雨雪救了自己,更是由於站在她身旁的乃是自己一直厭惡的“小人”劉慶安,反倒令那印象相比童年時要更加凸顯。可多少年過去,三人的境況竟也如昨日一般絲毫未變。   劉慶安一行人帶著從山賊處奪回的錢糧貨物返回五裡鎮。劉老爺在病床上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居然當天就恢復健康,下地行走自如。這一路的推車、人馬走在青天白日之下,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本已餓得走不動路的,也紛紛來到劉府門前乞食。本來他們早就見識過劉家的吝嗇和冷漠,可是誰又甘心坐地等死呢?   劉慶安本想開門接濟,可正如洪災剛剛發生時一般,他的父親出麵阻攔,說此刻隻能裝聾作啞,若是開門接濟自己一家就要餓死,而當一個商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善心,隻有等到糧食千金難求的時候,才是劉府開門的最佳時機雲雲。劉慶安一時又沒了主意。此時他卻見到夏雨雪流下淚來,原來她看著那些饑餓的災民,不覺想起了自己餓死的母親和失散的家人。她希望劉慶安能開門接濟那些在門前乞憐的窮人。   終於,在中斷了多年之後,劉慶安再一次扶貧救弱起來。劉家老爺也因為這一舉動再次昏厥不醒。這次的“扶貧救弱”對劉慶安來說,與以往的任何一次都毫不相同,這一次他真正感受到了“救人於水火”的緊要,其他人也從未如今日一般感激他;而此時疏送的糧食也正是自己親自從山賊處尋回,現在又由自己親手送出;同時他也深知自己每送出一碗米,劉家將來就要少吃一碗。如此,自豪、高尚、憂慮等各類感覺都前所未有的在他心中一齊翻湧雜揉。大概最重要的是,這一次的施舍,也同樣為夏雨雪帶來了快樂。他心裡想著,大概自己此刻在她心中,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稱得上“大俠”吧。他心中懷著一股抑製不住的沖動,打算兌現童年時和夏雨雪一同許下的約定,要一起浪跡江湖、行俠仗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從小就乾這事,而經商實在令他提不起興趣。   當日,劉慶安就在家中宣布,不再從商,而是要拜師習武,行俠仗義。劉老爺聽後又出來勸阻,可是今日不比從前,境況大不相同,而劉慶安竟也比往日頭腦清醒、有條理得多:現在山賊橫行,功夫大有用武之地,就算從劉老爺的角度來看,將來再次走貨運輸,自己隨行還能自保,省了請鏢師的錢;而替天行道,江湖美名流傳,豈不比幾個臭錢更值得追求?此刻劉老爺隻抑鬱難言,恨自己終究寵壞了兒子。劉慶安剛成親幾月的妻子聽到這樣的消息,也並不來勸,而是大發脾氣想吸引劉慶安的注意,等著他來求自己。可是他倆本是為了家族之間生意上的合作而結合,劉慶安對她一直沒太多感情,今日他人生路的變化,也宣告了他倆的緣分即將走到盡頭。   拜師學藝,要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誰為師,去哪裡學。劉慶安最終選擇了武當派,原因也很明顯,他不願去少林寺,而華山派的事如今又人盡皆知。武當派歷史悠久,又是名門正派,此地又恰離武當山不遠,正迎合了他迫切的心情。夏雨雪得知劉慶安為了自己要拜師習武,心中自是開心不已,可是她希望劉慶安能和她一同去華山,她知道劉慶安心高氣傲,現在華山發生了那樣的事,一定令他瞧不上眼,可自己卻正因此陰鬱難安。何況,這些天救他的不正是華山弟子使的華山劍法嗎?劉慶安即使隻是提一兩句,也會令自己滿心寬慰。而且,若他不去華山,那麼自己也不知何時能再回去一趟,見見師父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