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你會看到的(1 / 1)

李偉環顧了一下眾人,想了想又解釋道:“就像是油燈一樣,燈芯那麼小的東西,卻可以一直燃燒而不熄滅,就是因為它燃燒的是燈油,而非這個燈芯本身,大家懂了吧?” 學生們此時已經顧不上他說的這些道理了,隻顧著記下他剛才講的做法。 隻有一邊的方孝孺露出恍然之色,明白過來,李偉這個“法術”其實就是燃燒酒精,以水隔熱,大概就是這樣意思。 然而,即便是明白了,這個“法術”依然令他嘖嘖稱奇。 李偉看了看這些依然懵懂的學生,也不著急,輕聲道:“不明白也沒關係,大家隻要知道這就是科學就行,以後隻要好好學習,學會了我教你們的知識,就會明白的。” “老師,那學會了科學,能不能像神仙那樣在天上飛呢?” 一個學生舉手問道。 李偉輕輕一笑,道:“當然可以!” 方孝孺聞言先是一驚,隨即又恍然明白過來,這隻是李偉欺騙孩子,為了調動學習興趣而說的一句善意的謊言而已。 “這個李大人!” 方孝孺暗暗搖頭,但是也沒當場拆穿他,畢竟這也是為學生們好。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李偉卻認真向這個學生解釋了起來。 “其實空氣和水一樣,都是一種流體,我們可能用船漿劃水來使船前進,那也一樣能做一種漿來劃動空氣,從而飛到天上去!” 方孝孺聽著他這些話,真是有點震驚了:“李大人,你是認真的?” 李偉轉頭看了他一眼:“當然了!” 方孝孺呆了呆,雖然李偉說的那些流體什麼的他聽不明白,但是看李偉這個樣子,似乎真有信心做到飛天一樣,令他隻覺難以置信。 學生們沒他這麼復雜的想法,隻覺得既然李老師會火係法術,那能飛天也是理所應當的。 頓時所有的學生又是一陣歡呼。 正好李偉今天也準備了一些能飛的小東西,就順手拿了出來。 “來,大家看看這個。” 李偉拿出來的是用類似竹蜻蜓東西,下麵吊著個紙杯,在其裡麵有一截比較細短的弓弦,是用動物筋做的。 弓弦纏繞在竹蜻蜓的轉軸上,紙杯子上也支起兩個翅。 “你們都玩過竹蜻蜓吧?” “玩過!” 這些學生都是工匠家的孩子,竹蜻蜓這東西並不難做,這些小孩子大多都玩過。 “其實那就是一種旋轉的漿,它在旋轉的時候,就會劃動空氣,從而推動竹飛上天去。” 李偉先是簡單解釋了一下,然後才指自己手中的這個小玩具道:“平時大家玩的都是自己用手搓的,我這個就不一樣了,它會自己轉。” 說著,李偉將竹片倒轉幾圈,然後將這個東西向前舉起來,輕輕鬆手。 在弓弦的彈力帶動下,竹片迅速旋轉了起來,帶著這個紙飛杯飛上了天空。 “看,這就是科學,隻要掌握了科學,我們就可以做個更大的,到時候就能帶著我們飛上天空了!” 李偉指著飛上天的紙杯飛機道。 學生們都跟著抬頭仰望,看著這個東西越飛越高,紛紛拍手叫好。 方孝孺看著這個東西,他好像大概明白了李偉所說的科技是什麼了,那就是很高的工匠技藝,高到可以改變世界,就像傳說中的魯班那樣。 隻是,工匠的技藝真的能高到這種程度嗎? 方孝孺微微皺眉,心裡有些不信,甚至對李偉說的科技也產生了懷疑。 在學生們的歡呼聲中,紙飛機一直飛了四五米高,才掉落了下來。 李偉走下臺將其撿了回來,然後將之拆開,開始給學生們講解其中的原理,並布置作業,那就是讓他們自己做一個這東西。 手套著火的實驗還是有點危險的,不適合讓這些學生自己動手嘗試,但這個東西就沒問題了,而且這個玩意也復雜,正適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忙活了半天,李偉總算將製作的方法教給了這一百單八將,並將原理給他們仔細講解了一遍,寄希望於他們能努力學習,將來能成為自己的助力。 李偉來到大明也差不多兩年了,有很多東西他都想做,但是直到現在也沒做出來,不是他不會,而是真沒精力,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工部侍郎他得乾,明黃商會也得忙,這幾乎就相當於一個上市公司老總加高官乾部的工作量了,現在又有個書院,哪怕他經常偷懶,把屬下能乾的活都放權下去,也依然是忙不過來。 要是不趕緊培養出一批得力的學生來作為助手,恐怕他的許多想法也隻能停留在想法階段了。 讓學生們收拾好東西回屋,李偉和方孝孺也回了辦公室。 兩人歇息了片刻,方孝孺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李大人,伱說的科技,就是這些工匠技藝嗎?” “差不多吧。” 李偉聞言微微一愣,隨口敷衍道。 其實說科技是工匠技藝也對也不對,工匠技藝隻是科學應用的一種形式,事實上科技的應用涵蓋社會的方方麵麵,絕不止工匠技藝這麼簡單。 隻是他現在說這話,方孝孺也無法理解。 “靠這些工匠技藝,真的能做到人耕百畝田,產量十石以上?” 方孝孺有些懷疑的問道。 李偉瞥了他一眼,明白他是懷疑起了科技的價值。 想了想,李偉道:“你應該見過水壺在燒水的時候,壺蓋會被頂開一跳一跳的吧?” 方孝孺微微頷首:“見過。” “那就行,你看啊,如果我把這個壺蓋連到一個桿子上,然後桿子接到輪子上,隻要結構設計的合適,是不是就能推動輪子轉動?” 方孝孺蹙眉道:“不可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壺蓋這麼小的東西,不可能像水車那樣失去木輪。” “怎麼不能?我可能用大點的水壺啊,或者帶小點的輪子就是了。”李偉強調道。 方孝孺想了想,覺得這好像也不是不行,便勉為其難的頷首道: “好吧,就算它能,那又能怎麼樣呢?” 李偉不屑的瞥了他一眼,還能怎麼樣,那就能推動工業革命了! “既然能推動輪子,那我把它做成車,是不是隻要燒火就能跑了?我用這個車裝上犁是不是就可以代替耕牛了?裝上旋轉的鐮刀,是不是就能用來割麥子了?隻要這個做得夠好,耕個百畝地也是輕而易舉的,隻需要一個人來操作它就行了。” 李偉將後世的收割機簡單的講了一下,雖然用蒸氣機做這東西是不可能,但是這麼解釋給他聽也沒毛病,反正他也不理解燃機與外燃機的區別。 方孝孺聽了雖然還是覺得難以置信,但是仔細想想似乎這也有可能,一時將信將疑。 “你真的能做出這種東西來?” 李偉撇了下嘴,信心滿滿的道:“你會看到的!” 想做出內燃機來很難,非常難,其最大的技術難關就是精密加工。 它不像蒸汽機,漏氣也一樣用,隻是效率低些。 雖然他不需要像曾經的那些科學家似的,去挨個嘗試各種燃料,也不需要驗證各種科學理論,直接就能去做。 但是,沒有合適的材料,沒有足夠精密的加工設備,許多東西他知道怎麼做也做不出來。 求下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