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研究所擴建(2 / 2)

“好家夥,還真的被你們給研製出來了呀?”

此時的張逢時,表情十分精彩。

之前他也聽段雲平說過這個項目,畢竟陳國華想要申請項目,就必須得有資源和人員才行。

段雲平是一把手沒錯,但也不能不把這些項目提交給到張逢時吧?

所以張逢時當時聽說這事兒之後,心裡不是很相信,但還是同意了這個項目。

隻不過他沒想到,陳國華鼓搗了沒多久,這就把碳纖維這款新材料給弄出來了。

真是讓人震驚啊。

旁邊的嚴雲農和趙廣軍兩人,已經瞠目結舌了起來,老半天都說不出話來了。

好家夥,這個北汽製造廠到底是什麼情況啊?

堪比鋼鐵硬度的新材料都能造出來?

到底誰才是軍工企業啊?

為什麼一家造汽車的企業,居然比他們509工廠還要硬核?

“老段,你們這樣的材料應該有生產線了吧?這一套設備,也給我們來一套.”

當即,嚴雲農便拉著段雲平說道。

前者知道段雲平肯定不可能把陳國華給讓出來了,而且必定對他們509工廠的人嚴防死守,肯定不會讓他們帶走任何一名北汽製造廠的技術員。

既然知道這些情況,那麼嚴雲農覺得,還是先把生產線給弄到手再說。

如此硬度卻非常輕的碳纖維,這玩意兒在軍事領域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不提其他什麼了,這麼硬的碳纖維,如果能夠大規模應用,直接可以當什麼防爆防彈的鋼板了.

而且搭建浮橋什麼的,以及修築軍事工地等等。

隨便一想,嚴雲農都能想到很多應用場景,這絕對是大寶貝啊。

“老嚴,別急。”

段雲平嗬嗬笑著撥弄開對方的胳膊,道:

“現在還隻是測試階段,後麵會怎麼樣,還得等領導的安排呢.”

等個屁的領導安排啊,用得著等麼?

嚴雲農還想說些什麼,但張逢時已經開口了,段雲平無奈地沖前者一笑。

不多時,張逢時帶著段雲平離開了北汽製造廠。

可留在原地的嚴雲農和趙廣軍兩人,卻已經把薛亞軍和陳國華兩人給包圍住了。

後者原本還想逃離的,但嚴雲農兩人卻熱情地拉著他。

直到薛亞軍好說歹說,嚴雲農兩人這才不舍地讓陳國華回了科研所。

今兒的科研所,裴益民、齊北等人都十分開心。

因為領導已經見識到了碳纖維的厲害,那麼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見他們有些焦躁不安,甚至是自傲、狂妄的風,要刮起來的樣子。

陳國華召集了眾人,道:

“我理解你們的心情,我跟大家也都一樣,很高興.”

“但你們別高興得太早了,我之前就說過了,想要一直待在這裡,那就必須遵守我的規矩”

“千萬別驕傲,如果被我知道了,那麼很抱歉,慢走不送.”

“還有斷裂伸長率、密度等數據,全都要達標”

“更別說耐高溫性能等,現在更是完全沒達到我想要的標準.”

“你們啊,就想驕傲起來了,心態飄得很啊.”

一番話下來,顧崇傑、吳忠明、齊北等人全都羞愧地低下了頭。

因為就是他們這些大學生,最驕傲。

心態很不穩,一下子就飄了。

盡管他們都是年輕人,想著要飄,陳國華能理解。

但絕對不會任由這股風氣給吹起來,看見一次掐滅一次。

不狠狠地打壓一番的話,他們根本不可能成長起來。

“上個月,十一號倉庫才弄出來了磁芯板這個項目,你們都知道那些北大學生後來都乾嘛去了麼?”

聽到陳國華的提問,大家麵露好奇之色。

關於十一號倉庫的那些北大學生,一開始,齊北他們還是有輕視、比較的心思。

結果,很快就被碾壓了。

碳纖維項目還更早被他們熟知,黏膠纖維這個原材料的技術資料,也早就被他們研究透徹了。

可是他們卻很慢才研製出黏膠纖維,更別說碳纖維了。

然而人家成時若他們這些北大學生呢,項目比齊北他們這個碳纖維項目晚,卻他們更早地完成了。

前後也就是半個月多一點點。

這就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人家沖我嗷嗷叫地喊著要新的項目資料,而且他們還需要應付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還有軍訓等等.”

“即便如此,可能你們也不知道十一號倉庫再次重啟了吧?”

“我已經在十一號倉庫那邊,給我那群北大同學上了兩天課了,他們都是下午才過來我們廠.”

隨著陳國華的話,齊北他們更加羞愧了。

這樣的對比,簡直讓他們無地自容啊。

敲打得差不多了,陳國華這才宣布解散,趕緊乾活去,別在他麵前晃悠了。

另一邊,文津街衙門。

呂進雄聽完張逢時的話之後,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他虛點了點段雲平,半天說不出話來。

“你可真是夠可以啊,這就是小陳給我說的驚喜唄?”

段雲平眨了眨眼,“小陳已經跟您說過了?”

“沒有!”呂進雄沒好氣地說道:

“他給我賣關子呢,說什麼到時候給我一個驚喜,我看是驚嚇還差不多.”

旋即他也不管那麼多了,一個電話打出去,喊來了好幾位技術專家,直奔北汽製造廠。

這一次的新材料,直接驚動了伍先生。

關於這件事,陳國華知道的不是很多,但他被狠狠地表揚、鼓勵了一番。

後麵的事兒,具體如何,隻能等文津街這邊的安排了。

但六月也才過去沒幾天,安排很快就下來了。

北汽製造廠再次擴大,從其他地方來的大學生,將會進入北大這邊。

陳國華所在的纖維科研所又擴建了,規模更大了。

現如今是六月份,大學生畢業季,也是很多高中生、中專生即將畢業的時間節點。

大學生還能提前過來,高中生和中專生的話,就沒辦法了。

之前,伍先生詢問陳國華需要什麼獎勵,後者直接詢問,能不能不要這些獎勵,他需要擴建科研所,需要大學生、高中生和中專生。

伍先生沒問陳國華有什麼科研項目,但他答應了下來。

不過伍先生也明確了一點,那就是盡快拿出陳國華之前提及過的更好的碳纖維。

由於碳纖維本身還可以繼續深挖其性能,研發出硬度更強、質量更輕、耐高溫更好等材料。

盡管現在的109型號碳纖維還無法應用在航空、火箭等高精尖領域,但隻要努力研究下去,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陳國華當然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科研所能夠繼續擴大,他就很喜歡了。

等七月份之後,那些高中生、大學生和中專生就位之後,陳國華就把他們全都塞進去十一號倉庫。

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這兩個半導體尖端產業,萌芽的種子就靠他們了。

“你們新報到的同誌先站出來,對對對,等下我來對你們進行安排.”

纖維科研所,陳國華看著眼前這八名大學生,心頭高興得不行。

原本科研所就有十三名大學生,現在又多了八名,那真是太好了。

“劉永芬、鄔麗雲、侯俊濤、王寶柱、高裕民、聶景忠、李愛民、程耀華,你們應該都互相認識了吧?”

陳國華指了指齊北他們幾人,見劉永芬他們都點頭,便道:

“那就好,不過我還是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國華,是這個科研所的所長.”

其實他並不需要介紹,但需要把規矩重復一遍。

介紹完之後,陳國華就又帶著劉永芬他們八人來到了隔壁的配件研發車間。

按理說,陳國華並不需要給他們介紹這些。

但劉永芬他們這八人,陳國華是寄予厚望的。

此時的配件研發車間裡,馬雲祿、華居佐等人都好奇不已。

自從五月底,結束了磁芯板的研發工作之後,馬雲祿他們就回到了車間這邊,繼續鉆床、磨床、銑床、刨床等機床設備的研發工作。

後續的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當然少不了要跟馬雲祿、華居佐等人進行合作。

因此現在自然是有必要讓他們互相認識一下。

隨即,陳國華就把劉永芬他們這八名大學生帶來了十一號倉庫。

“各位,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你們都將會在十一號倉庫這邊進行學習.”

“稍後我會讓人把資料拿過來,你們要確保資料不能離開十一號倉庫,這個規矩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就不再贅述了.”

“你們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也來自全國各地,專業也是不盡相同.”

“但我不管你們以前是什麼專業的,現在來到了我這裡,那就按照我的計劃走.”

“由於接下來的科研項目會非常繁重,因此不僅僅是你們,我也一樣會非常辛苦”

“甚至這裡,除了你們之外,還有我在北大的同學,他們每天也會過來學習一兩個小時”

“八月初的時候,你們也會跟北大學生一樣,一起參加一次考試,到時候你們可不要被比下去了哦”

僅僅隻是後麵這一句話,頓時讓劉永芬、程耀華等人都緊張了起來。

好家夥,居然是要學習兩個月?

而且還需要跟北大的學生一起考試?

霎時間,大家都有些緊張了起來。

眾所周知,北大的學生,本來就比其他學校的學生要聰明不少。

畢竟高考的時候,北大可是優先錄取高分數的學生呢。

盡管其他大學也有可能招收到分數蠻高的學生,但是較少。

“陳所長,那如果考試考不過怎麼辦?”

人群中的王寶柱,突然舉手詢問道。

他是一個黑黑的小夥子,個子也不高,但是膽子不小。

聶景忠等人聞言,也同樣很好奇。

盡管他們不會被辭退,但考試輸了,還是讓人有些無法接受的。

“首先,沒有考不過的說法,因為你們考不過的話,就無法留在十一號倉庫,到時候就隻能被我安排去其他研究所”

陳國華嗬嗬地說道:

“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十一號倉庫的科研項目,非常非常重要,因此才需要提前學習,並且還要參加考試才行”

“段書記、薛書記、田廠長他們這些領導那麼支持我,就是因為我所研究的項目,能夠給北汽帶來榮譽,能夠讓上麵的領導重視”

“其次,你們也太沒自信了吧?你們都是大學畢業生了,而我那些北大同學們也才大一而已”

聽到陳國華這麼說,鄔麗雲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好家夥,原來隻是大一學生啊,那沒事了。

早這麼說,不就完了嘛。

“行了,你們先在這邊歇一歇,我安排人把資料過來。”

陳國華轉身離開了十一號倉庫,安排高福幫忙去印刷廠那邊取資料。

高福是原來設計部

更多時候,高福會在配件研發車間這邊工作,除了負責幫忙跑跑腿之外,就是負責設計部的部分工作了。

即便到了現在,陳國華也依然沒有卸下

畢竟北汽製造廠本身的生產任務指標就不少,

總不能讓白禮春這位主任兼任

在高福被喊過來當兼職助理的時候,吳夢雨、黃樹榮他們都爭執過,希望陳國華能選他們。

隻不過他還是選擇了高福。

主要是黃樹榮、吳夢雨幾人都是一組的主力軍,二來高福這小子心思活絡細膩,更適合擔任助理這樣的崗位。

辦公室內,陳國華正在敲打著打字機,完善他那篇五萬多字的數學論文。

過了沒多久,門口出現了高福的身影,但資料卻沒有帶回來。

“陳組長,印刷廠那邊的馬主任說今天的印刷機壞了,暫時沒有辦法印刷了.”

陳國華聞言,頓時皺眉不已。

印刷機、打印機、復印機

這些辦公機械設備,如果沒有或者出現故障的話,真的非常影響效率。

“草,勞資高低也要把復印機給整出來.”

心裡這般想著的時候,陳國華卻已經起身離開了。

他要去印刷廠那邊看看,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等他來到印刷廠這邊的時候,技術師傅已經在維修印刷機了。

這個時代的印刷機,其實就是手搖油印機,這東西在九十年代和千禧年代裡的很多學校,用的就是這種玩意兒。

它是在十九世紀末期發明的古老印刷技術,主要是通過將油墨印在印版上,然後將印版放在紙張上,用壓力將油墨轉移到紙張上的。

“馬主任,什麼時候能修好?”

微微皺眉地看著眼前的油印機,陳國華內心是十分不滿的。

北汽製造廠那麼大,印刷廠每天需要的文件當然不少,特別是陳國華自己所在的設計部也好,纖維科研所也罷,都是非常依賴印刷廠的。

眾所周知的辦公室內,絕對缺不了需要印刷的文件。

早在去年的時候,陳國華就開始跟印刷廠打交道了,他不認為這是馬思源看他不爽什麼的。

“陳所長您來了,很抱歉今天是趕巧了,您也知道,最近咱們廠會來不少職工,所以需要印刷的資料格外多.”

馬思源嗬嗬笑著解釋道,麵上帶著歉意和敬意。

沒辦法,陳國華是領導麵前的大紅人,並且最近北汽製造廠之所以來了那麼多人,還不是因為陳國華嘛。

“理解,那就麻煩馬主任了。”

陳國華點點頭,“修好之後麻煩盡快印刷資料,那些大學生都等著用呢。”

“好的,沒問題。”馬思源認真說道。

從印刷廠離開,陳國華想著復印機的事兒,想起了上輩子經常出故障的那臺復印機。

唉!

算了,現在沒時間來搞這玩意兒,還是再等等吧。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高福終於把那兩份資料給報了回來。

十一號倉庫,收到了資料的高裕民、王寶柱、李愛民等大學生,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了起來。

全都不敢置信地看著這跟新華字典厚度沒什麼兩樣的資料,每一份都差不多厚度啊,這是資料麼?

八月份考試?

嘶!

恐怖如斯!

八名大學生感覺到了如山的壓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幾乎要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你們手頭上的這兩份資料,就是你們接下來兩個月要學習的技術,你們全都要看,都要學習.”

陳國華麵露嚴肅地看著眾人,道:

“你們不要以為這些技術很難,其實它們真的很簡單.”

“就在上個月,我和二十名北大同學,加上配件研發車間的幾位同誌一起,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磁芯板的研製工作”

“所以,不難,你們不要有太多的壓力。”

王寶柱等人聞言,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然後,這兩份厚厚的資料,唉,才給他們兩個月的時間來學習,怎麼可能辦得到呢?

他們是否能辦到,陳國華不知道,他離開十一號倉庫之後,就被召喚去了一把手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