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戴希璋與陳國華(1 / 2)

一九五九年八月底,北汽製造廠,食堂小隔間。

經過呂進雄的介紹,陳國華這才知道,這兩位中山裝同誌是什麼來歷。

居中的這位黑色中山裝同誌,名叫戴希璋,是京城航空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

同時這也是當初一五計劃援建重點項目之一,實力非同小可。

另外一位灰色中山裝同誌名叫陸士嘉,並非是教授,卻是

隻不過,讓陳國華驚訝的是,居中竟然是戴希璋,而非呂進雄或者陸士嘉。

當然了,驚訝歸驚訝,這頓飯,他就是來蹭一蹭的。

畢竟他可是被段雲平臨時撈過來的。

結果,這頓飯剛開始,戴希璋就一直對他贊賞有加。

幾乎是把他去年和今年的重要科研成果給回憶了一遍,然後又誇贊他在論文編寫和帶項目等方麵的才能。

反正一通誇贊,陳國華謙虛應著,心裡卻在想,對方到底想乾嘛呢?

菜過三巡酒過五味之後,戴希璋的目的也漸漸顯露出來了。

“國華同誌,你們纖維研究車間今天又研發出來新的碳纖維材料了,對吧?”

“是的戴教授,是一種代號為110的新型碳纖維材料”

陳國華簡單把數據匯報了一下,然後就默默等著對方的下文了。

其實陳國華應該稱呼對方為戴主任,隻不過戴希璋還是更喜歡別人喊教授,他就隻好從善如流了。

“了不起,國華同誌,你們真是了不起啊”

戴希璋沖陳國華豎起大拇指,又看向呂進雄等人大肆誇贊了一下,接著這才突然問道:

“看得出來,國華同誌你在新材料研發層麵的天賦,確實是無人能比”

“是這樣的,我最近有個研究課題,是關於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研究項目,不知道國華同誌伱能不能幫幫忙呢?”

航空發動機?

這東西可比航空材料要高端且難多了。

陳國華一聽,直接謙虛異常地罷了罷手道:

“戴教授,您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小打小鬧,弄點碳纖維材料還行,拾人牙慧罷了.”

“您說的可是航空發動機材料啊,這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它可是飛機的一個核心部件,太難了.”

航空發動機有氣缸、活塞、壓氣機、燃燒室、渦輪、軸、尾噴管等主要部件,其所使用的材料為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高強度鋼和不銹鋼等材料。

不銹鋼這種材料還好說,內地目前已經造出來了。

高強度鋼這玩意兒就已經很難了,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就是生產力落後等原因導致的。

至於說鈦合金、鎳基高溫合金等等,這些玩意兒的話,那就真的是超高難度係數的材料了。

比如應用在渦輪葉片當中的鎳基高溫合金材料,這東西是需要采用真空熔煉方法才能夠提高合金純度,提高合金材料的性能。

而在國外,也就是五十年代這個時間點,目前也僅僅隻能造出來相對可靠的鎳基高溫合金材料。

但即便如此,目前利用鎳基高溫合金材料製造的渦輪葉片,也會出現變形等瑕疵。

航空飛機對飛行高度、航程距離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應用在戰鬥機方麵,要求更高。

陳國華搖頭拒絕,自然是因為現在的內地,壓根兒就不可能造出這樣的合金材料。

聽到陳國華毫不遲疑地拒絕,戴希璋都錯愕了好一會兒,這才回神過來笑道:

“國華同誌,你都沒有聽我說是什麼材料,你就直接拒絕了,是不是有點太不自信了?”

“你作為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現在已經取得了這麼高的成就,難道就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嗎?”

這種簡單粗俗的激將法,也就是戴希璋對陳國華不是很熟悉,否則的話,應該說不出來。

其次,旁邊還坐著呂進雄、張逢時、段雲平等領導,這些人都是陳國華的直屬上司。

如果是他們提出來的建議,或許陳國華會考慮一二。

隻不過,戴希璋並沒有借助這些領導的力,給陳國華施壓罷了。

“戴教授,雖然我隻是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但我平時看的書很多,也關注過我們內地的航空工業情況”

“前段時間,

陳國華微微一笑,提及六所的時候,他的情緒並沒有絲毫的波瀾。

因為在當初,工業部的領導熊玉坤居中協調此事,往後跟六所的溝通交流,都是由段雲平來解決的。

培訓這件事,更是由段雲平跟材料科研所下麵的大學生去協助完成的。

至於說讓陳國華來親自培訓?

想太多了!

作為十八歲的年輕人,他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脾氣呢?

既然後續都沒有跟六所的人有什麼接觸,現在提他們的時候,陳國華內心又怎麼可能會有波瀾呢?

就相當於提及一個陌生人,提及一本不太相關卻又之前閱讀過的一本書,僅此而已罷了。

“就我所知道的航空發動機材料,比如鈦合金、鎳基高溫合金等等,目前我們內地能造出來嗎?”

他提的這兩種材料,其實都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材料。

連人家老外也都是在五十年代才開始製造出來的,並且還在不斷改良當中。

一五時期,京城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才開始進行海綿鈦製備工藝的研究,直到一九五八年的時候,在撫順鋁廠才實現了海綿鈦的工業試驗。

後續才成立了內地首個海綿鈦生產車間,並且在在沈市有色金屬加工廠成立了鈦加工材生產試驗車間。

換句話說,現如今的內地,海綿鈦也才剛剛開始起步,咋個研究?

航空發動機的材料,就是擋住大家前進的首個技術難題。

食堂小隔間內,呂進雄、陸士嘉、張逢時、段雲平、薛亞軍等人全都默默地聽著。

他們對這些層麵的知識並不是很懂,但不代表他們不會認真聽講。

這個時代的領導還是非常負責任的,而且也很願意聽專家的分析。

大部分的專家,在這個時代,全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並且同樣可以為了內地工業事業付出自己的一輩子心血。

這就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大建設年代。

戴希璋聽罷之後,並沒有覺得沮喪或者什麼負麵情緒,反而依然平靜地笑著說道:

“看來國華同誌對航空工業也是非常關注和了解的,既然這樣,那麼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我就是希望你能來幫我,一起研究鎳基高溫合金材料.”

“先別忙著拒絕,我知道你在京城鋼鐵廠那邊,還拿出來了四份關於提高鋼鐵生產力的技術方案。”

“那麼你在金屬材料層麵的技術研究,肯定不會遜色一般人,甚至比我還要強”

“同時我也知道你在北汽製造廠這邊還有很多工作,挪移不開時間”

“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每周抽出兩天時間,過來我們研究所,協助我們完成這個研究,如何?”

陳國華聞言,真是服氣了。

對方幾乎把他所有的退路都給堵上了,似乎不去就不行了。

然而陳國華真不想也不能去他們那邊搞科研,航空工業材料還好說,航空發動機材料就真的太可怕了。

如果他參與到其中,並且還出來了研究成果。

不用多說,恐怕人家北方那邊都會派出特務來搞他了。

因此他毫不遲疑地拒絕了。

隔墻有耳!

這裡是食堂小隔間,如果是一般的研究,那在這裡聊一聊,也沒什麼事兒。

但對方是戴希璋,

眾所周知,雖說北方從五三年開始,陸陸續續援助了內地超過三百個項目。

然而對方是希望內地強大,但這種強大也僅僅隻是對抗某隻老鷹罷了。

如果太強,那就不行了。

比如核潛艇技術,比如航空發動機技術等等,這些是非常核心的高端技術,不可能給內地的。

當然了,加入內地願意付出一些很大的代價,那倒也有可能。

但也僅僅隻是可能罷了。

“戴主任,您可能還不知道,我還需要參加九月份的全運會,而且十月份我還要結婚,後續我還有好幾個科研項目.”

陳國華稱呼戴主任三個字的時候,咬字的音節稍微重了一點。

倒是讓戴希璋愣了一下。

呂進雄他們也都是有些詫異,咋地還突然稱呼為戴主任了呢?

剛才不是一直喊戴教授的嗎?

“所以,我是真沒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搞航空發動機技術,更沒有實力去完成這樣的超級項目.”

說的如此明顯了,戴希璋自然也聽出來了,旋即嗬嗬一笑,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轉移了話題之後,則是呂進雄他們說話聊天的時間了。

午飯在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才終於結束了。

下午三點多,剛擺脫了擁有眾多疑惑的薛晉權等北大學子,陳國華這才來到一把手的辦公室。

果不其然,此時的眾多領導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我還以為領導你們都回去了呢,早知道我就早點過來了。”

陳國華歉意地解釋了一下,呂進雄卻是罷了罷手,示意沒什麼大礙。

等陳國華坐下來之後,呂進雄這才開口好奇地詢問道:

“剛才在食堂小隔間的時候,我們也忘記警惕了”

“現在是在辦公室內,剛才我們也已經重新檢查過這間辦公室三次,保證沒有什麼問題,現在你可以說了.”

其他領導也都一副十分好奇的模樣,睜大眼睛看著陳國華。

後者眨了眨眼,心說這幫人還真是老狐貍啊,一個個都死精死精的。

從身上背著的斜挎包裡麵,陳國華拿出來了兩份資料,遞給戴希璋,道:

“戴教授,這是我很早之前就寫的論文了,不是什麼技術,就是一些理論層麵的研究,您先幫我斧正一下.”

辦公室內的眾人聞言,全都錯愕不已。

旋即也好奇了起來,隻不過在場眾多當中,能看懂陳國華的論文,估計就隻有戴希璋了。

說什麼理論層麵的論文,但實際上也涉及到了一些技術,而且還不少。

兩份論文,是關於鈦合金和鎳基高溫合金的相關理論研究。

已經完全到了原時空千禧年代,所有對這兩項技術層麵的理論研究的論文,都在資料上麵了。

因此,當戴希璋翻開論文的時候,一開始還算平靜。

但是越往下看,他就越是心驚,期間還震驚地看了陳國華好幾眼。

真是一個小怪物!

兩份論文的研究價值非常大,對他們

這樣的文件,相信國外也不可能有。

那麼這兩份文件就不可能是其他人的,隻能是陳國華編寫出來的。

所以戴希璋才會如此震驚地給陳國華戴了一個小怪物的帽子。

好一會兒,他確認了這兩份文件的部分細節之後,滿心歡喜、驚訝、遲疑等復雜心情,合上了這兩份材料。

旋即他才無比嚴肅地看向陳國華道:

“國華同誌,這兩份資料,是不是隻有你一個人看過?”

“當然,戴教授您放心,就我一個人看過了。”

陳國華點點頭,便又聽對方說道:

“你這兩份文件太重要了,你不應該繼續留在北汽製造廠,而是來我們

對此,陳國華直接搖頭:

“戴教授,航空發動機的材料研究,雖然也很重要,但我的專業是計算機,我的強項也是計算機”

“並且我現在還兼顧著半導體的研究,不可能再分心去搞其他研究.”

“否則的話,我當初就直接拿著這裡兩份資料去找領導了,但說起來也是諷刺”

說到這裡,他還苦笑著簡單說了一下當初在京城外語學院校門口蹲守的事兒。

戴希璋聞言,隻說要是當初我知道你的才能,相信你早就是我們研究所的一員了。

話裡話外的意思,戴希璋都希望陳國華能來

段雲平他們都默不作聲,並沒有急著去反駁什麼。

並非是他們篤定陳國華不會離開北汽製造廠,而是沒必要那麼急著打斷他們兩人的對話,其次就是陳國華也一直在拒絕著,就沒必要他們這些領導親自出馬了。

“好吧,我很遺憾你不來我們

“不過我們

“這兩份資料實在是太重要了,我會跟文津街那邊的領導著重說一說這件事,未來,如果我們九所真的研發出來了鈦合金跟鎳基高溫合金這兩種材料,你必然是

陳國華聞言,不好意思地擺手道:

“戴教授,您太抬舉我了,我真的沒做什麼,而且這些隻是理論研究罷了,很有可能是我胡思亂想的”

“什麼功勞之類的,那肯定都是你們九所的,跟我沒關係。”

他這麼說,呂進雄他們也頓時聽出來了。

那兩份資料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不然,戴希璋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請陳國華。

並且還那麼鄭重其事。

隻不過,陳國華也太謙虛了,一直不肯應承下來,似乎在害怕什麼。

可惜,呂進雄他們都看不懂那兩份資料,否則的話,肯定能夠明白了。

戴希璋帶著欣喜離開了北汽製造廠,呂進雄他們也跟著離開了。

隻有段雲平,把陳國華留了下來。

“我說國華啊,你到底還會什麼啊?那些論文是什麼時候寫的呀?”

作為一把手,他對陳國華自然是非常熟悉的。

可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更加困惑。

“領導,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打字速度很快的.”

陳國華攤了攤手,道:

“至於我還會什麼,我算一算哈最近在看矩陣幾何、數論導引、堆壘素數論等數學論文.”

“半導體微電子研究分析、閃爍晶體氧化鎵的研究、深紫外透明電極、碳化矽基半導體逆變器.”

聽到陳國華提及的這些論文書籍名稱,段雲平一個腦袋兩個大。

連忙揮手說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沒什麼事兒的話,你還是搞的研究去吧,我不打聽你的事兒了.”

就在陳國華微笑一笑,準備離開的時候,卻又聽到老段的聲音。

“等等,國華你還是先別走,之前說的發電廠項目,你準備得怎麼樣了?還有你之前跟我說的數控機床這件事,什麼時候啟動這個項目啊?”

發電廠這件事還在準備當中,按照原來的是想法,那就是先等一等。

反正目前來說,要麼是搞一搞有脫硫廢水零排放等環保技術的燃煤發電廠,要麼就是搞太陽能發動廠了。

但這兩項都不簡單,主要是需要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可偏偏現在的北汽製造廠,哪有那麼多大學生啊?

幾乎可以說,大部分大學生,都被陳國華的材料科研所給收編了,其他車間就別想了。

另外的數控機床項目,由於運算器等零配件還需要從中科院那邊采購。

可中科院不僅僅需要供給給其他兄弟單位、研究所等,而且由於閔乃大從中作怪,北汽製造廠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拿到運算器等元器件。

至於從建立了生產線的軍工企業那邊獲取,一樣挺困難的。

首先生產線建立需要時間,技術需要培訓,並且建成之後還需要測試等等,耗費時間蠻長的。

其次就是軍工企業更多是供應部隊,部隊層麵的需求更多。

因此,陳國華想要搞數控機床,哪有那麼快啊?

簡單跟段雲平說了一下,陳國華這才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此次拿出來鈦合金和鎳基高溫合金這兩種論文給戴希璋,如果不是因為呂進雄、陸士嘉等人都在旁邊,陳國華也不會拿出來的。

一來,陳國華能感覺出來戴希璋跟中科院那些人並不是一丘之貉,加上他也查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