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生這邊的情況又不太一樣。
他家是蚌埠那邊的山區,地地道道的農民之子。
是他老母親生病了,還挺嚴重的,隻不過沒去看病。
老家並沒有給趙菊生發電報,而是他跟他妹妹的書信往來時,被他察覺到的。
情況就是他老母親不讓他妹妹說家裡生病的事兒,但那張書信上麵,有眼淚掉落,導致字跡變形。
然後被趙菊生再三追問,這件事才被他得知。
身處山區,去縣城看病是不現實的,因為交通不便。
因此,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趙菊生在京城這邊盡快安頓下來,把他一家人都接來京城這邊。
所以,趙菊生隻能拚了命地往前,因為他身後有他需要扛起來的重責。
陳國華聽完他們兩人的事兒,整個人都沉默了下來。
或許這就是偉大的父愛母愛,也是這個時代最為真實的現狀吧。
而且相比較之下,趙菊生和章濟川兩人背後的家庭,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還有成千上萬的人,無法改變這樣的現狀。
五十年代的內地,總人口大約是五億左右,但是農民卻占據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是更高。
“你們,唉!”
看著章濟川和趙菊生兩人,陳國華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我知道這件事了,是我之前對你們的關心不夠,也怪我太粗心了。”
“關於這件事,我會跟領導們商量一下,盡快拿出解決辦法來.”
“你們放心,隻要你們還待在科研所的一天,那麼你們的事兒,我就會管到底。”
“還有,關於你們兩人想要提前畢業,盡快出來工作這件事,我也會盡量給你們安排一下,當然了,想要讓我放水,那是不可能的事兒.”
“行了,你們就先好好休息,養好病之後,再回來繼續乾活。”
安撫住他們兩人之後,陳國華跟薛亞軍兩人就先離開了衛生院。
前往一把手辦公室的路上,薛亞軍便跟陳國華討論起了這件事。
暫時來說,陳國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總不可能拿項目資金發給章濟川他們吧?
這肯定是不能夠這麼蠻乾的!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隻能是在科研項目完成之後,跟上麵申請更多的獎勵,到時候按照各自的貢獻進行分配。
至於說讓陳國華自己私人出錢給他們,也不適合。
先不說陳國華自己有沒有那麼多錢,就算有,也不能夠這麼乾。
而且章濟川和趙菊生他們不要自尊的嗎?
之前章濟川寧願找同學們借錢,也不樂意讓陳國華知道這件事,不就是因為他想著憑借自己的努力來解決這件事嗎?
身為北大學生,他們的自尊心當然是非常強烈的。
所以陳國華肯定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
一把手辦公室內,薛亞軍和陳國華坐在段雲平的對麵,後者此時正皺眉地思考著事兒。
很明顯,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事兒,也確實是一個拿下章濟川他們這些北大學生的好機會。
五十名在他們北汽製造廠兼職的北大學生啊,如果全都拿下的話,那他們北大這一波,絕對是賺翻了。
然而,不管是段雲平還是陳國華,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兒。
但,如果能夠把章濟川他們這十位超學神都留下來,那也賺翻了。
按照陳國華的說法,章濟川他們這十人的能力都是最好的,對他的科研所,也是幫助最大的。
所以,能拿下來的話,絕對不能夠含糊。
相關方案就由段雲平和薛亞軍他們這些領導去完善了,陳國華先回來車間這邊了。
臨近下班的時候,陳國華把幾個車間的研究員都喊到了一起。
“最近大家都很努力地工作,我都看在眼裡,但部分同誌的科研精神並不值得我們學習”
“就在今天,章濟川同誌和趙菊生同誌,他們兩人因為連續幾天專注科研,導致用腦過度,住進了衛生院”
“雖然我很心疼他們,也感覺很愧疚,因為我沒有及時發現這件事,是我的失責.”
“但是,往後我不希望再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保證科研進度的情況下,多鍛煉身體,注意休息”
“循序漸進才是最好的,不能夠盲目追求速度,反而降低了效率”
“今天跟大家說這件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保重身體,同時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來找我,我不僅能夠解答你們在技術方麵的問題,同樣能夠解決一些你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
簡單開了一個會議之後,陳國華這才解散了眾人。
纖維研究小組和配件研究車間這邊,陳國華是不擔心的。
他們這些人基本上都已經在京城安定了下來,唯獨是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這兩邊,他們的人員構成相對復雜一些。
因此,陳國華需要更加關注他們這邊。
隻不過,忙忙碌碌中,這一天也已經過去了,有什麼事兒,明天再說吧。
轉過天,之前高級單反照相機的獎勵也終於是到位了。
於是陳國華
該說不說,高級單反這東西,很符合目前的市場需求,解決了很多單位在工作上麵的一大痛點、難點。
因此,上麵發下來的獎勵,也是非常豐厚的。
“老章,老趙,你們二十五人,還有隔壁晶圓製造小組這邊的二十五人,吃過午飯之後,就給我回學校休息去,別再搞什麼研究了”
發完獎勵之後,陳國華就把章濟川他們拉到一旁,叮囑著說道。
他們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對陳國華的話,自然是沒有什麼不樂意的。
反倒是陳國華來到隔壁晶圓製造車間的時候,薛晉權、董建昌、錢元興、楊宇和他們頓時就投來了幽怨的表情。
特別是楊宇和,借著提問技術問題的時候,跟陳國華吐槽了一下:
“老陳,為什麼隔壁是全員一起解決照相機的問題,我們這邊就全部打散?你看看,咱們現在什麼都沒完成呢”
製造晶圓的設備有四種,其中三種是需要抓緊時間趕工弄出來的。
也因此,錢元興、薛晉權和楊宇和他們三人分別領導了一個小組,就是針對切片機、清洗機和鍍膜機這三種設備的研製工作。
而這樣的設備,想要研製出來,難度係數當然很大啊。
並且他們是人員分散的狀態,並不像隔壁芯片製造車間全員一起上的‘集中力量乾大事’的狀態。
也因此,現如今,章濟川他們拿到了獎勵,而且是非常豐厚的獎勵,饒是楊宇和等人也無法保持淡定了。
“老楊,你居然急了,這可不像是你的作風啊.”
陳國華嗬嗬笑著打趣對方道,不等對方惱羞成怒,他又接著正色道:
“好了,你們也別嫉妒,我對你們的安排,絕對是最合適的”
“晶圓製造的技術,相對來說容易很多,難度更大的還是在芯片製造層麵.”
“你們也看過相關技術資料了,對這些肯定也不陌生,所以你們搞掂了晶圓製造的三件設備之後,後麵我肯定會有其他的安排.”
光是十月份之後,就會出現不少大事兒,陳國華當然很清楚啊。
所以,必然要抓緊時間才可以。
很多時候,當外界影響到了科研所這邊的時候,說實話,已經晚了。
安撫住楊宇和他們這群人之後,陳國華又跟他們說了下午給他們放假的事兒。
然而,午飯之後,章濟川、趙菊生、薛晉權他們五十人,全都跑過來辦公室這邊,把他堵在了門口。
他們都想知道如何提前畢業這件事。
麵對大家的熱情,陳國華不得不把他們喊到十七號倉庫這邊,給他們好好聊一聊這件事。
十七號倉庫是剛收拾出來的,因為過兩天就要跟物理研究所二部進行合作了,所以肯定要收拾出來了。
“關於提前畢業這件事,我自己是今年三月份之前,把大學四年的所有課程的考試都考完了,老徐的要求是全部科目都要滿分才行”
“所以我的經歷,並不能給大家當做參考,因為我知道你們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我這樣的程度。”
嘩!
聽到陳國華的話,薛晉權他們全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好家夥,還真是全部滿分啊?
老徐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看著陳國華臭屁的樣子,大家雖然恨得牙癢癢的,卻也不得不承認,前者的水平確實是高。
“所以,想要提前畢業的話,隻能夠另辟蹊徑,比如論文期刊.”
“想要刷論文的話,對我自己來說,還是蠻簡單的,對你們來說的話,唔,應該也不會太難”
“過兩天吧,到時候我會整理出一部分論文題目,給你們挑選,然後給你們列出參考書單,到時候你們想要寫論文的話,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選論文題目就可以了.”
伴隨著陳國華開口,大家全都瞠目結舌了。
薛晉權他們這些超學神的話,倒是不會缺乏論文題目的,特別是章濟川和趙菊生兩人,昨天回去北大圖書館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找書了。
反倒是楊孝如、白玉林、陳禮明、鄒文啟他們這些普通學霸,對陳國華提出來的這個建議,根本無法抵擋這個誘惑啊。
直接挑選題目,還能尋找書單,幾乎是寫論文當中最困難的起始階段問題,已經解決掉了。
至於說後續論文如何寫,格式等等之類的,對他們來說,反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而成時若、曾抗生和餘德詞他們這些中間層次的學神,卻有些糾結。
一方麵很想直接接受陳國華的安排,如此一來,絕對是真香了。
另一方麵,他們又不想直接躺平,總感覺自己還能再掙紮一會兒。
不理會糾結萬分的眾人,陳國華安排好之後,就趕他們去坐車回學校了。
不要他們不待在北汽製造廠這邊,那就可以了。
接下來兩天,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研究員和設備陸陸續續進場了。
總共被王樹迎協調來了一百三十名研究員、技術員等人才,設備更是弄來了一大半。
原材料嘛,則是北汽製造廠和二部各出一半了。
陳國華拿出了技術資料,首先要改進的是晶體管製造設備,其次是運算器、控製器、電路等相關元器件的製造設備。
為了加快進度完成,陳國華更是讓馬雲祿、周德龍、華居佐他們這個配件研究小組的所有人,都丟進了這個團隊當中。
至於說原本的機床研發工作,隻能暫時停下來了。
“小陳,我可是等著你說的這一千萬次每秒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呢,可不要讓我失望.”
隨著最後的設備和技術員也進場了之後,王樹迎頓時把陳國華拉到一旁,再三叮囑了一遍。
後者自信一笑,道:“領導,您就放心吧,我辦事兒,絕對沒有問題,不過他們的後勤保障工作,可就要靠你們了.”
技術員也好,研究員也罷,他們肯定是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腦細胞,因此必須得保證他們的營養才行。
“這是小事兒,你不用擔心。”
王樹迎大手一揮,豪氣沖天地說道,陳國華卻嚴肅道:
“好的,隻要領導能保障這些,那我也能確保在年底之前或者明年一月份結束之前,把這臺每秒千萬運算速度的計算,給您造出來.”
現如今,運算速度最快的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的那一臺,每秒四十萬次。
但想要再快,卻做不到了。
運算器內的磁芯板,就算再增加到千萬字節的程度,也無法提升更多的運算速度。
技術落後,並不是提升中央處理器的性能就可以帶動整臺計算機的整體運算水平的。
它肯定是全方麵的提升才有可能做到,否則的話,隻會是死機或者出現短路等情況。
因此,想要作出突破的話,還得從集成式計算機入手。
就在北汽製造廠跟物理研究所二部忙著合作的時候,在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這邊,夏培肅、閔乃大、王傳英等人都跟徐獻瑜坐著聊天。
由於陳國華跟中科院的關係不太好,所以閔乃大他們也不去找前者。
即便是夏培肅也不得不被迫站隊,畢竟他還得在中科院這邊生存呢。
“老徐,你應該知道最近有人在搞什麼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項目吧?”
閔乃大
“誰?”
其實他心裡已經有猜測了,畢竟如此急著上馬集成式計算機這樣的項目,絕對是年輕人。
而目前整個內地,有資格單獨弄起一個科研項目的年輕人,有且僅有一人,那便是陳國華。
盡管中科院這邊的很多教授、專家,對此並不太看好陳國華,但人家有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幫助,加上上麵的領導也對他多有偏愛。
所以這件事當然能夠成功了。
“還能有誰?老徐你跟他那麼熟悉,他還是你的得意門生,你會不知道?”
閔乃大沒好氣地說道。
“最近我們中科院下麵的不少研究所,都被調走了不少人,一個個都唉聲嘆氣的”
“原本我還以為他們是去了北汽製造廠那邊呢,沒想到並不是,他們都去了二部那邊”
“老徐你跟他關係好,能不能讓他別再謔謔我們中科院了?”
聽到閔乃大的話,徐獻瑜瞪大了眼睛,吃驚地說道:
“你以前還是他的領導呢,你為什麼不去跟他說?”
得罪人的事兒,讓他來乾?
把他當成什麼人了?
早知道有今天,當初就別搞得那麼僵硬咯。
還把人家陳國華踢出項目組,排擠人家,現在好了吧?
現世報來得可真是夠快的呢。
夏培肅聞言,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老徐,現在的情況你不知道有多嚴重,就麻煩你了”
“我說老夏,陳國華好像還是你的碩士研究生吧?應該也是關門弟子,你自己不說?”
徐獻瑜聞言,演技更加爆表了。
之前八月份的時候,陳國華跟夏培肅的事兒,盡管是冷處理了,但徐獻瑜還是聽說了這件事。
因此,當時他都別提有多震驚了。
但伴隨著陳國華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而且質量也是一篇比一篇好。
所以徐獻瑜也知道,夏培肅還真教不了人家陳國華。
從三月份開始,夏培肅還因為收了陳國華這樣的學生,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
隻不過,好景不長,陳國華自己的事兒非常多,而且陸陸續續被拉過去搞什麼增雨三件套等科研項目。
哪有什麼時間聽夏培肅講課啊?
別說講課了,就算是他自己的科研項目,陳國華也都沒有參與。
為什麼?
去年十一月份成立的晶體管計算機項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國華就加入了夏培肅領導的機械結構工藝設計、電路設計、運算器和控製器的設計等項目組。
然而,這些設計項目,對陳國華來說,非常簡單。
三月份之前,陳國華自己的項目設計工作部分,就全部完成了。
所以說夏培肅對陳國華的幫助,幾乎是沒有的。
至於說碩士生的這個名頭,對陳國華來說,哪有什麼用呢?
正好也因為七八月份的這些事兒,陳國華連碩士也懶得讀了,自己來發表論文算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些,可徐獻瑜跟夏培肅的關係又還不錯,不好直說什麼,隻好裝傻了。
聽到徐獻瑜的話,夏培肅嘆了一口氣,閔乃大等人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唉,陳國華這小子,真是害人不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