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三年,燈亮和桑華一路領先,逢考輪流登頂,楊家兄弟難以望其項背,在學業上都被他們倆甩開一截。 楊化是楊家子弟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位列第三。楊文跟炳哥、昌哥、榮哥四人緊趕慢趕,勉強壓製住了楊化的同桌實力派竇義。 三年的競賽彈指一揮間,很快來到1932年,學生生涯的最後一程。 楊文父親過去包在肚裡沒講的課,終於留到了該開講的時候了。這一年,楊文覺得父親的話突然多了起來,凡是楊文跟四弟歸家小憩或是長休,父親就抓緊時間都把他倆帶在身邊。 “你們哥倆回來別亂跑,我帶你們出去有事,隨時聽候召喚,說走就走。”他抓住最愛聽故事、心裡最能裝事的楊文說。 父親明白隻要楊文弄明白,跟他在一起的所有人都會搞明白的。他說了楊文出生之前他們老輩人發生的諸多恩恩怨怨,把他長到十五歲聽到的碎片全給串起來。 過去,父親隻有楊家住地的鄉裡鄉親認識他。自從他的“筆山書屋”嘣咚嘣咚跳出能在小學念書的娃兒,“楊幺爺”這個稱呼在馬別河流經的馬嶺峽穀一帶漸漸為人所知,直到中學選拔,“筆山書屋”被中學“一鍋端’,“楊幺爺”三個字迅速傳遍小城中心黃草壩。 以教書育人聞名,父親首先被當地教育行業人士熟知。然後是在桑老伯和郭老伯醫藥、工商行業的舊識老友中快速鋪開。 不過最終大家都同屬一個大圈子,這些出身於名醫與儒商世家的子弟,幾乎覆蓋多個行業,黃草壩“簸箕大的一塊天”,轉來轉去都是老熟人。 與劉王何齊名的趙氏一族,1890光緒十六年趙學坤與劉官禮共建“筆山書院”,受聘為齋長,民國二年1913年據乾隆年間湖南郴州生意人方勝來、郭紹武所留興義陶土陶瓷史料,聘請江西技師培訓製陶,白陶遠銷滇桂川。趙學坤兒子趙伯俊出任教育總長,創辦首座興義縣中並出任校長。 “趙幺公”趙學超的長子趙元奎留日返鄉,用父之字“冠群”和祖田幾十畝創建“冠群農場”,潛心鉆研農林苗種,在清朝道鹹年間“冠大紅帽、著大紅袍”的川人“陳大紅袍”陳以藤引入四百株川桔品種基礎上,育出興義桔子名品“大紅袍”。 這些當地清流人士敬重楊幺爺,並非他是這家親戚那家關係,而是在逐漸了解他的過往,得知他在帝製復辟危急關頭選擇誓死捍衛民權,不由得心生敬佩,更加樂於與之交往。 於是一些教師自發形成的民間小團體,頻頻向父親發出邀請,從未有時間風雅一把“陽春白雪”的父親,偶爾也參加到河灘找奇石、進深山挖幽蘭、評比年節書畫楹聯創作的文人活動。 逐漸地,楊文發現一些片區基層公職人員也開始拜訪父親,探討較為棘手的管理措施,甚至擴展到十裡八鄉出現資產資源“扯不清的皮”、地域牽涉較大的糾紛械鬥、陳風陋習變革事宜,族長寨老們會派人騎馬驅車前來邀請他去“官亭”協助調解。 村寨頭人喜歡請父親,第一個是他處事公允,以理服人,“一碗水端平”令他說話也越來越管用;第二個是他接觸的人多,多有幾條反映問題的渠道;第三個是他熱心,願意為居民開口申請、反復求助;第四個是他有知識有文化,讀讀寫寫,均可免費代勞,為窮苦人節約諸多潤筆費。 隻要父親決定參加的活動,他都提議大家帶上兒子們,讓男娃們增長見識,學習交朋結友。他估算日子快到,就提早從伯父家裡牽來烏蒙、春風、得意等著楊文、楊化小哥倆。 楊文、楊化趕上了好幾次活動,跟隨長輩們走遍附近南盤江、北盤江流域,找到如刀、如卵、如蛙、如畫的石玩;在豐都的普子一帶,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山,學會從“黃綠第三”“老綠第二”“嫩綠第一”的花萼、無“紅斑暈心”唇瓣區分“莖綠、萼綠、唇白”的“素心”春蘭。 楊家附近的村村寨寨自然不用說了,父親常跑是家常便飯。更遠的地方,父子三人曾經騎馬去萬屯的阿紅官亭、巴結官亭、者安官亭。 涉世未深的楊文和楊化不但在婚約、過繼、打井、分紅、錢債的官司中觀摩整個陳述、審核、舉證、協議的過程,而且要充當口述書記、協議草擬人員。 父親辦事時,表現出讓人難以置信的耐心和友善,他姿態放得極低,語氣謙和,任何人跟他說事,他都真心誠意地保證:“好好好,我幫你問,下次來給你講啊。” 人人都以為他是個毫無脾氣的文弱書生。他重三遍四地洗耳恭聽大字不識的鄉民毫無邏輯地描述,一趟又一趟頂風冒雨地家訪核實他們記不清的材料,還不忘老老實實答復代人谘詢的結果。 楊文忍不住問他在外麵對外人為什麼那麼好脾氣,他說:“人有難才有求,既然求人,被求者更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那會惡化關係、加劇對立,要善於盡力化矛盾於無形。” 楊化問父親:“有的人囉七八嗦說了幾百遍的那幾句老話,你怎麼每次還浪費時間讓他們說?” 父親說:“他們吃了沒文化的虧,說一遍不一定能說清楚,有時開初說那幾遍和後麵說那幾遍的信息不對稱,多聽幾遍吃得更準。有的反復說,證明是他最牽掛的最需要幫助的要點。若日後你們在外謀生,會懂‘出門靠朋友’,關鍵時刻有人幫一把有多重要。” 楊文、楊化在納省、納灰、納錄、歪染、洛萬等地,多數碰到布依族事務;瓦嘎、箐口處理的多是苗族事務,而到烏沙、威舍、七舍、捧乍、佳克、魯布格卻是彝族事務。兄弟二人才清楚民族雜居的情況何等復雜。 父親告訴楊文、楊化說:“我在營上給你們講過,紅果沙陀高家接親就跟回民起了摩擦,失控成為大規模民暴,就是民族關係處理不善。族內有家庭與家庭的糾紛,族外有外族與本族的糾紛,小小的口角會發展為械鬥,械鬥會升級為暴亂。滿人鳳全,就是在四川西邊的巴塘被藏人所殺。” 楊文聽滇黔桂發生的事情多,很少聽到父親打過仗的四川,他問道:“是你們跟著蔡將軍、羅將軍在四川打仗時的事兒嗎?” 父親說:“老早的事,還是清朝。鳳全是駐藏幫辦大臣,未根據康藏民族習俗信仰采取柔和政策,跟藏族土司和丁林寺喇嘛硬碰硬,結果任上殞命。” “巴塘事件”發生於1904年11月,四川總督蒙族錫良1906年帶領趙爾豐平息巴塘暴亂,次年1907年錫良調任雲貴總督。因川滇毗連康藏,趙爾豐出任‘川滇邊務大臣’,改打箭爐為康定府。其兄趙爾巽接任四川總督,兄弟二人合力對康藏進行‘改土歸流。 趙爾豐辦理邊務成績顯著,上任駐藏大臣。1909年他采取武力手段,率清軍從巴塘打進昌都、江卡、貢覺、丹達山,逼近首府。1910年趙爾豐與鐘穎會師查木多,合攻恩達、工部、瞻對、波密、白馬崗。十三達賴逼逃印度,清廷控製康藏地區。 辛亥年,在趙爾巽調任東三省總督之後,趙爾豐1911年4月接任四川總督,接清廷命令,被逼鎮壓四川保路運動,保路同誌軍反清暴動。 清廷調湖北武昌軍救援四川趙爾豐,導致武昌無兵,10月10日辛亥革命勝利。10月30雲南獨立,昆明“重九起義”,蔡鍔捉住雲貴總督李經羲未殺。11月22四川成都宣布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蒲殿俊任都督,朱慶瀾任副都督。 同一天,重慶張培爵逼重慶知府鈕傳善交印,成立“蜀軍政府”。整整一個月後,12月22日尹昌衡處死趙爾豐。 1912年2月2日“大漢四川軍政府”與“重慶蜀軍政府”合並為“中華民國四川都督府”,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為副都督。十天後,2月12日袁世凱逼清帝退位。 1912年6月十三達賴受殖民印度的英國挑唆攻占理塘、巴塘、打箭爐,駐藏川軍受困,四川震動。尹昌衡主動請纓“藏亡則邊地不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邊失則全國皆亡”,7月10日獲袁世凱令率2500川軍從成都發兵,其下雲南陸軍講武堂總辦出身的胡景伊護理四川都督,後任四川民政長、督理四川軍務。十九天後29日尹昌衡攻下打箭爐,8月拿下雅江,南路朱森林占據理塘,北路劉瑞麟打入昌都,“貢覺收復,三巖繼定”。 四川武備學堂畢業的留日士官生劉存厚,1911年在雲南講武堂執教,在蔡鍔領導的唐繼堯手下參加“重九起義”,進駐四川敘府、瀘州,後回四川都督尹昌衡軍中任第四師師長。1912年8月擊敗重慶鎮守使、第五軍軍長熊克武,劉存厚署理“重慶鎮守使”。 1913年3月20國會選舉中得票較高的國民黨代表宋教仁31歲在上海遇刺,孫中山對袁世凱發起“二次革命”。四川軍政要員尹昌衡、張培爵與滇軍首領蔡鍔被袁世凱調到BJ監控。8月參加過廣州黃花崗、護國、護法的川人熊克武趁機在重慶宣布獨立。 四川軍閥劉湘劉文輝二劉爭川, 馬步芳任QH省政府委員,王家烈逼退毛光翔接任GZ省主席,軍官訓練團團長江國璠兵變反王家烈失敗,黔係王家烈與桂係李宗仁廣西南丹結盟反蔣,王夫人萬淑芬與李宗仁白崇禧協商鴉片通關稅,會見廣東陳濟棠訂立黔桂粵《三省互助條約》購軍火。 他說:“過去你們年幼,說話不知輕重,容易開罪他人,所以有些事不知道反而安全。如今,你們臨到畢業之際,算長大成人,即將獨立生存,有些事必須知曉,以免一語不慎,惹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