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敵(1 / 1)

偃武休兵 三子花生 5038 字 8個月前

“爹,我的木劍斷了,你可不可以給我一柄鐵劍啊。”   “雲兒,你還小,等我的雲兒長的再高一些再壯一些,爹給你打造一把全天下最好的寶劍。”   “爹,你要說話算話,等我長大了,也要跟爹一樣上戰場殺敵,保護爹娘。”   “好,我的雲兒將來定是個無敵的大英雄。”   “快過來喝點水吧,休息一會再練。雲兒這麼小,整天舞刀弄槍的,成什麼樣子啊,安陽侯的公子安彧現在古詩都會背百首了。你的雲兒一個整篇的文章還不能背下來呢。”   “娘,雲兒將來要當大將軍的,才不要當那書呆子。”   “雲兒,大將軍不能光會刀劍,也要會讀書,打仗靠的是知識,是兵法,是腦子,可不是蠻力。刀槍棍棒隻是你殺敵的本領,可不是當將軍的本領,要銘記於心。”   平陽侯葉祖誠正在院中指導自己唯一的兒子葉雲劍法。   平陽侯,葉祖城,字子廷,天陽國的一等侯爵,統領著二十萬邊軍,節製東部滄州三郡。他鎮守鬆亭關已有十餘載,曾立下扶龍之功,深受皇帝的器重。   鬆亭關地勢險要,北依雁山,南連滄海,從西部高原延伸至東北部高原餘脈,是中原及東北部高原地區的重要屏障。此外,它直接麵對北部的大漠國和東部的遼海國。天陽皇帝將如此重要的關隘交給平陽侯鎮守,足以證明對其的倚重程度之高。   十年前。   大漠國與遼海國趁天陽國皇帝駕崩、局勢動蕩,聯合出兵三十萬,意圖在天陽國內憂外患之時,迫使天陽國割讓滄州三郡,來換取三十年太平。然而,天陽國的皇帝突然離世,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皇帝正值壯年,突然暴斃,生前未能及時確立太子,導致朝堂上群龍無首,軍政被首輔林應臺把持。   齊王封地在滄州,鎮守鬆亭關。為防止朝中亂黨篡政,齊王率領五萬大軍,連夜趕回聖京。由於齊王和首輔林應臺意見分歧嚴重,無法達成一致。聯軍犯邊,是戰還是主和,朝堂上爭論不休。齊王帶走了五萬大軍,鬆亭關此時僅剩五萬兵馬,導致邊關危機加劇,前線將士軍心不穩。   齊王,華景戎。是天陽國的第一位成年後被冊封的親王,為皇家鎮守東部邊關,齊王乃是雲貴妃所生獨子。   皇帝在世之時,勤於政務,不貪戀女色,也導致皇帝子嗣的數量非常有限。除了齊王之外。還有另外兩名皇子,林皇後嫡出,但兩位皇子還很年幼,尚未被冊封。   天陽國祖訓雲:立儲之選,嫡子為優,非以年長為憑。若嫡子年幼,恐其母族權重,朝政不安,故得立親王以撫國。然待嫡子成年,為保皇室血統之純,親王宜禪讓皇位,此為天陽國皇位傳承。   首輔林相等人,為了阻止齊王按祖訓登基,以聯軍入侵為借口,迫使齊王先行禦敵,再從長計議登基之事。齊王深知,此刻自己領兵回到鬆亭關,那麼這朝堂就與自己再無瓜葛。祖訓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鬆亭關的危機已到眼前,若朝廷不及時采取行動,大漠國與遼海國將可能長驅直入,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平陽侯葉祖城曾是齊王少年時的伴讀,兩人共同習文習武,華景戎被冊封為親王。前往封地守關時,葉祖城一並隨行。時任齊王副將,二人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上並肩作戰,彼此依靠,共同抗敵,兩人情誼深厚、同甘共苦,信任無可替代。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鬆亭關,齊王攜帶一部分兵馬,連夜馬不停蹄回京奔喪,臨走之時將鬆亭關的一切軍政交付葉祖城。齊王前腳剛走,葉祖城就收到探子軍報,得知大漠國與遼海國合兵之事,他想到定然是朝堂之上有人與外敵勾結,想必已是蓄謀已久,趁國喪之際,起兵犯邊。   葉祖城知道聯兵犯境,目的就是將齊王拖在鬆亭關。葉祖城知道此時齊王定是騎虎難下,無論是皇位還是聯兵入侵,二者都是緊要關頭的大事。   葉祖城當即決定,自己率一萬騎兵出城蟄伏於雁山深處,背水一戰!   留下三萬人馬守城,發動城裡所有百姓共同抗敵,另外派人八百裡加急將自己計劃送到天陽朝廷。   當齊王和朝廷眾人得知消息後,林相一黨極力反對出兵,主張求和,原因是先皇駕崩,國喪時期不宜動刀兵,待國家穩定,再圖東出。   皇後是當朝首輔的胞妹,丞相一黨定然是皇後嫡子最大的支持者。為了不違背天陽國的祖訓,林相曾提出,嫡子繼位之後,他將退隱朝堂,頤養天年,將為皇帝從天下尋得有識之士輔佐幼主。世人皆知林相門生遍及天下,這樣的借口隻能哄騙三歲娃娃。   在朝堂上,丞相林應臺強烈主張對葉祖城進行嚴厲懲罰,不顧國喪,擅自出兵,有擁兵自重,勾結外敵之嫌。   齊王深知林應臺一黨的真正意圖:他們試圖打壓齊王一方的勢力,削弱他的力量,並支持皇後的嫡子繼承皇位。齊王了解葉祖城,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堂而皇之的將消息直接傳到朝堂,也是在暗示齊王這是難得的機會,此戰若勝,更能取天下民心。   齊王知道葉祖城用心,為了力挺葉祖城的決定,更是在朝堂之上立誓,葉祖城未能退敵,自削封號為庶民,將一切賭注都壓在了葉祖城身上。   葉祖城明白自己身負重任,身係國家與齊王的厚望和信任,不顧眾將勸說率領一萬精銳鐵騎,隱身在雁山茂密林海中。   將一萬兵力分成五隊,日夜不停輪流襲擾聯軍的補給線。同時以遊擊戰和騷擾戰為主,襲擾敵軍大營,讓聯軍疲於追擊。   利用滄海和雁山的地形,在聯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埋設陷阱,阻敵進軍。   通過對地形地貌的了解,對敵方的斥候和探馬進行截殺,讓敵人聯軍失去對鬆亭關的消息獲取。   聯軍不堪其擾,傾巢而出,想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鬆亭關。   鬆亭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聯軍短時間難以攻破,不過鬆亭關折損的兵力也不在少數。   每日敵人聯軍退兵後,葉祖城均會利用夜色的掩護,以騎兵快速機動和靈活撤退的優勢,不斷變化戰術,夜間襲擊敵營,導致聯軍無法安心休息,使聯軍第二日的攻城軍心不振。   聯軍為了防止葉祖城不斷地襲擾,建起十八座大營,防止葉祖城的不斷襲擾。   葉祖城正發愁難尋破敵之時,聽聞聯軍建起十八座大營,立即想到了一個奇妙之策。   葉祖城派人將滄海河口處的壩口堵上,加注壩口的高度,堤壩之上的海水經過幾日的存蓄,水位持續上升。   潮汐之時,海位上漲,堤壩之處的海水眼看就要決堤,葉祖城派人分散周邊村莊。   子時,利用潮汐最大的時機,水位暴漲,葉祖城下令掘開堤壩,致使海水倒灌進入內陸,鋪天蓋地的海水沖向聯軍大營。   三十萬聯軍,一夜間潰不成軍,聯軍的軍馬和輜重寸步難行,活下來的不足十萬。   葉祖城看準時機,率一萬精銳騎兵,從雁山山林之中疾馳而出,在敵軍撤退路上截殺。   鐵騎如龍,疾馳而來,啼聲如雷,震撼整片戰場。葉祖城身先士卒,部下將士身著甲胄,手持黑色長矛。戰場上的空氣仿佛被點燃,將士們吶喊著沖鋒,長矛如林。   在騎兵猛烈的沖擊下,整個敵軍如同被巨浪吞噬的小船,被突然殺到的葉祖城瞬間擊潰。   刀槍交鳴,鐵騎踐踏,塵土飛揚。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讓尚無防備的敵軍膽寒心驚。   葉祖城率領騎兵追擊敵人長達三天三夜,殺敵無數,成功俘虜數萬人,繳獲的輜重足夠鬆亭關三年之用。他以少數兵力擊敗了敵國的三十萬大軍,這場戰鬥讓他一戰成名。   消息傳回朝堂,引發了巨大的震動。即使是老謀深算的林應臺也沒有預料到葉祖城竟以五萬兵力就擊潰了三十萬聯軍,一萬騎兵追著十萬敵軍三天三夜,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戰績。   皇後和林應臺在權衡利弊後,遵從祖訓,擁戴齊王登基,但要齊王登基之後昭告天下,待嫡子成人後禪位,遵從祖訓。齊王在繼位後須立皇後之子為太子,以確保皇位的正統性。   齊王在繼承皇位後,葉祖城被封為平陽侯,節製滄州三郡,統率二十萬邊軍,駐守在東部邊關-鬆亭關。   葉祖城所帶領的一萬名在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的騎兵,被賜名為“金羽騎”,將這支騎兵賜給平陽侯作為私軍統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更是彰顯了齊王對葉祖城的信任和厚愛。   葉祖城的聲名如日中天,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在這表麵的輝煌之下,暗流湧動。   盡管葉祖城在鬆亭關駐守已逾十年,其赫赫戰功依舊在民間流傳不衰,但與此同時,一些惡意的流言蜚語也如影隨形,指責他功高震主、擁兵自重。然而,葉祖城對此類謠言始終保持著沉默,不加以反駁,這種做法卻無意中為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在朝廷中陷害平陽侯提供了可乘之機。   起初,皇帝對這一切心知肚明,認為這是林相一派為了打壓自己的勢力而耍的陰謀詭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謠言不僅沒有得到遏製,反而愈演愈烈,逐漸侵蝕著皇帝的信任。在這種背景下,皇帝開始動搖,數次下令召平陽侯進宮麵聖。這一切,都預示著宮廷內一場風波的暗流湧動。   平陽侯府。   “夫人不必焦慮,我們雲兒天資聰慧,悉心教導將來定可成為棟梁之材。習武可以強身健體,有個好身體,以後才能好好陪伴夫人,是不是呀雲兒。”   “爹爹說的對,娘,雲兒將來要保護你的,保護天陽國。”小葉雲揮舞著手中的小木劍。   “來,爹給你重新做一把新的寶劍,好不好,比這個更結實。”   晚間,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餐,平陽侯夫妻二人談論著孩子的將來,小葉雲吃過飯,在一旁拿著平陽侯新做的木劍,練起了劍法,一起一式有模有樣。   “侯爺,聖京來信。”說話的是葉祖城的副將,朱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