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遠古天文——從1個喝酒誤事的故事說起(1 / 1)

上一章,咱聊了伏羲發明八卦《易》,約好這章聊聊周文王完善推演《易》,而著《周易》。   恐怕,這裡先放一次鴿子,不聊周文王這茬,按時間推移順序再聊。   因為伏羲到周文王,中間還隔著有幾千年歷史,天文學在此間,愈發變得重要。   這期間,天文學發生了什麼?那也是相當多姿多彩。   相傳在伏羲發明“八卦”,著《易》之後,顓頊(zhuan xu)帝就設置“火正”一職位,在堯帝時,還命令羲、和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又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這兩仲二叔到四方去觀測太陽和“鳥、火、虛、昴”四仲中星(必須劃重點這四個星,它們一直是我們的指路明燈,老朋友了,這四星為以後的天區劃分和星宿組合提供了一定基礎)。甚至觀測各種奇異天象,目的是更好地敬順上天,以順時節,指導勞作,管理人們,使國泰民安。   而統治者把天文學看得如此重要,以後整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都從未改變過天文學在權力中心的政治地位。反映天文學重要地位典型故事,則從夏朝時一個上班喝酒誤事的故事開始說起。   夏朝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朝代,一共有14個朝代。   這14個朝代,都以天文歷法和天的神秘作為統治的重大依據,天的啟示就是統治的權威和合法性,so,天文歷法非常重要,專門管這方麵的機構和人員已經出現。   統治者解決一切權威的潛臺詞就是:在座各位有意見嗎?天的意思!有意見你問天去?   天何等威嚴何等神聖何等神秘啊?   直到一千多年後的戰國時期屈原同誌《天問》以前,沒事誰敢問天啊!   大概公元前2041年左右,仲康年間的事了,仲康是夏朝第四任君主了,傳承了專業的天文職業官職,天文官名叫“羲和”,堯帝時期就有記錄這個羲和的工作。   羲、和這兩人懂天文有文化,深受大領導賞識器重。   古書記載,堯領導: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這句話出自《尚書.堯典》,信息量很大,比如欽若昊天的“欽”,後世皇朝,設立的天文局天文機構,就叫欽天監,或者叫太史局。天文官的作用就是“欽”天。   到漢朝以前的天文官,都叫羲和。   剛才說的仲康時期的羲和二人,一樣受到器重,這兩人呢,能被派去當天文官,肯定是有本事的,羲和代代有,但是這一屆的羲和,比較瀟灑隨意,有一次,他倆竟然在值班的時間內違反規定,喝酒了,這酒喝了不要緊,要命的是竟然兩人都喝醉了!這喝醉也不要緊,他們竟然錯過了一次日食的發生!   錯過日食發生這事,你知道有多嚴重嗎?   我滴媽啊。   聽說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值班人員的操作失誤及麻痹大意,我想這倆羲和錯過了這次古代時期的一次日食,那爆炸性和嚴重性不亞於核電站爆炸!   為什麼這樣說?   帝王的權力來自於神秘的天空,天空發生的神秘而又無法解釋的事情,往往預示著帝王的命運,統治的權威,國運未來的盛衰!而日食月食等罕見而讓人不安的神秘現象,更是帝王的統治的重要參考依據!   仲康執政某一天,人們突然發現天空的太陽忽然從光芒萬丈,慢慢地有一個黑色原型怪物在太陽邊上蠶食著太陽,這就是古代對日食著名的稱呼:   天狗食日!   注意,根據權威記載,仲康時期的這一次天狗食日,也就是日食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日食的記錄!這得歸功於統治者對天文天象的重視。   這個天狗食日在古代是個相當兇險的天象,世間認為天狗食日預示國家有災難發生!   民間自然是對天狗食日的神秘現象產生恐懼,於是產生一種驅趕天狗的方式:   “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   就是百姓平民敲鑼打鼓,奔走相告,雞飛狗跳,目的是為了驅趕天狗。   民間百姓對天狗食日恐懼並迷信,但在君主仲康這裡就是重大政治事件,那時候對奇異天象的觀測,委派羲、和二官監視天象,第一時間上報朝廷,隨後君主馬上召集眾臣到大殿設壇祭天,焚香祈禱,貢獻牛羊牲畜錢幣,目的是把太陽召回,這儀式叫:救日。   仲康時期的這次天狗食日,來得突然,時間相當長,文武百官和仲康都已經在大殿前聚集,但偏偏不見羲和二人的身影,有人敲鼓,有人取錢幣,有人跑來跑去準備儀式,亂成一鍋粥,天色越來越暗,天狗把整個日都食掉了,大地一片黑暗,仲康作為地上的天子,率領眾人跪地拜天,以為有什麼過錯,不斷祈求上天寬恕,想把太陽叫喚出來,很長的時間,天狗還在食日,大家都以為沒有及時預報,沒有及時救日,無法扭轉了,世界末日了。但正當大家都有點絕望時,尤其是仲康吧,完全處於不知所措的惶恐當中。後來天陽的西邊慢慢地綻露出一點亮光,大地也慢慢明亮起來,恢復了正常的白天的景象。   好了,天狗走了,救日成功,虛驚一場。但是,產生的社會和政治極其負麵的輿論已經產生,難免把兇象的問題聚焦到君主仲康身上,這時候的仲康無端端地被黑了一會,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你想想仲康該有多氣,老子忍辱負重韜光忍晦,為了就是慢慢從頭建立人設,樹立威望,你一個漏報天狗食日,差點讓我苦心經營的一切付諸東流!   是時候算賬了!   這賬算誰的?   還能算誰?羲和竟然因為酗酒,漏報了這麼重要的日食事件!說白了,百姓驚恐,胡亂臆猜,人心動亂,跑不了!   王(仲康)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根據《尚書.胤征》記載,這倆羲和因為沉亂於酒漏報日食,仲康派心腹大臣,大司馬,一個叫阿胤的人去征討,根據當時的法律——《政典》規定: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   本來嘛,大臣胤和羲、和兩人,交情較好,羲、和兩位官員,隻有技術,卻不懂政治。阿胤已經為他們向仲康苦苦求情過。   可惜,人情抵不過形勢!   同時,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引起高層極大重視,還進行嚴肅的通報總結,為了防範還出現這麼嚴重的工作失誤,當時就命令羲和的子弟以此為戒,恪盡職守,“同力王室”。   這個“同力王室”,延綿幾千年,天文官同力王室一直同力到清朝末期慈禧老太。這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記錄從沒中斷,且信息充足,為世界天文學提供堅實有用的古代資料來源。   所以說,喝酒千萬不上班,上班千萬不喝酒。   這個故事,反映是天文學在政治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對天文官的要求和期望極高,對其失職的懲罰也極其嚴厲,搞不好隨時掉腦袋!   這關乎王室地位鞏固,真不開玩笑滴!   羲、和二人的事,側麵也反映出當年仲康所處的政治環境。   有大司馬,阿胤求情過還是不能挽回的形勢,那得有多嚴重?要知道,大司馬胤可是仲康賴以依靠的軍事政治重臣,一般有這麼重要的人求情,怎麼得給點麵子。但是,天象問題,還真的沒得商量,這不怪仲康。   因為天文天象對於仲康而言,也能載舟亦能覆舟。   載舟時,天象天文理論賦予其正統天帝之子的身份,無上尊貴,是權力繼承的根基,簡直就是天的旨意,尚方寶劍,助力仲康本人奪取王位!   但是覆舟時,就是一些天文兇象出現的時候,比如日食月食等,兇象出現處理不好,這個壓力得有多大難以想象。   這是宣傳關鍵,對於在位如此曲折的仲康更尤為重要!   當時大概情況是醬紫的:   首先,仲康當夏朝第四任君主,其實很窩囊,那個時候,有一個婦孺皆知的一個故事——“後羿射日“,第三任君主太康(即仲康的哥哥,夏啟的兒子)時期,天上的十個太陽射得大地焦熱,農作實收,大地一片乾旱,於是夏啟在任時就讓天賦異稟的神人後羿把九個太陽射下來,頓時天下一片清涼,感覺就像關了空調的熱風,離開了工廠的渦爐工房!整個世界回復到人類宜居的環境。後羿的威望越來越高漲!甚至建立有窮國,自立為王。   然後,夏啟作為第二代君主,他把君主之位傳給了大兒子太康,但是太康比較昏庸,在一次洛水以南狩獵時,被虎視眈眈的有窮國君後羿搞了一次閃電戰偷襲,攻破了夏都斟鄩(洛陽古稱),按道理,勝者為王是順利成章的,而後羿確實也以勝利者姿態踹開了太康,自己成為一統之王。前文講過後世周天子與神車手造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轍,外出巡視時,被敵人搞了突襲。唯一不同的是。太康被偷襲成功,而周天子因為有神車手造父急急如律令火線救國幸免於難!   所以說,咱外出時記得關好門做好安全防護,出遠門動靜大時最好要通知好物業管理處!   再然後,後羿自立為王,順勢而為,但卻逆天而行,啥意思?因為他是外族入侵,雖然自立為王,但諸侯卻不太鳥他,這個真不關後羿的能力的事,那個年代,王侯將相,還真有種乎的。因為大家都認為,你後羿來歷不正,位不正統!諸侯不同意,那就沒辦法,統一不了意見,名不正言不順的政治缺陷,導致後羿當這個王也實在沒意思,於是後羿就退下來,在這個關鍵的窗口,風口期,那些打著純正血統的夏朝後裔蠢蠢欲動,其實也就三人,就是夏啟的三個兒子,太康的三個弟弟:元康、伯康和仲康,這三人都是血統純正,天帝之子,因元康伯康能力有限遊手好閑沒有啥本事,諸侯們於是就推舉了有野心較有能力的仲康。   繼續然後,被推薦為王的仲康坐上王位之後,隻是表麵繁榮,因為作為歷史傳說中憑真實力打出來的實力派,後羿肯定不是傻子,縱觀歷史,從來隻有主動爭位,無人甘願主動退位。如果有,那必須有充分必要且極其優厚的條件,甚至這個條件帶來的利益遠大於在位利益。後羿答應退位,但提出了許多條件,堪稱夏朝的喪權辱國條款,比如後羿提出,你仲康可以在位,但必須免除我根據地有窮國的賦稅,目的很明顯,雖然我們叫有窮國,但我們沒有窮的義務!更刺激的是,後羿提出夏王朝還要每年向有窮國提供雙倍賦稅!   這條件一出,讓人懵圈且震驚,這到底誰是莊,誰是閑?誰是主,誰是從?   但是,此時野心勃勃的仲康依靠天文賦予他的優勢——天帝之子,天子後裔,被舉薦為王,他“幼稚”地被眼前的虛榮蒙蔽,為了權力,也可能為了以後的抱負或者一己之私,但權力是春藥,自古如此,仲康麵對後羿退位提出的條件,想都不想,就立馬答應了!   幾千年後,慈禧太後麵對列強的步步緊逼,提出讓人惡心悲憤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巨丟人惡心政策,妥妥的就是遠古的仲康的所作所為的pro max版本!   但仲康和慈禧有著本質區別,慈禧隻是單純是自私,不惜舔跪列強。但仲康從根本上就不同,人仲康想有所作為!   看上去仲康爽口答應後羿的超過分條件顯得很“幼稚”很無政治見識,但是,根據歷史記載,仲康確實是為了韜光養晦,臥薪嘗膽,以退為進,在位後,任命胤為大司馬,同時統管六師,師就是軍隊,伏羲八卦的“師卦”,相傳就是《孫子兵法》的理論來源。仲康也不是吃素的,能被諸侯推薦,也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神秘的古代天文學賦予了他的正統身份,這一步,讓他執掌大權。任何影響到他的負麵東西都必須鏟除!這是天文官羲、和二人不得不殺的局勢背景之一。   這隻是一個高層次背景。你想想看,仲康心裡充滿壓抑屈辱地答應後羿的過分條件,讓他何等煎熬,畢竟他也不是傻子,這種條件換來的,是為他日後重整雄風提供權力核心基礎。   這是老子苦心經營,儲心積累的計劃!誰都不可以給老子抹黑!   帶著侮辱條件上任,本來輿論壓力就大,老子位子能不能坐穩還另當別論,你羲和把日食這麼大的天象事件都漏報了,作為君主,人們會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天帝冷落拋棄,削弱與天的緊密關係!最怕人心浮動,分分鐘一人一口口水都把老子吐下位子!別說大司馬胤說情,伏羲來求情都不行!   還有個直接的關聯背景。   仲康的政治抱負遠大,他忍受著恥辱。   有窮國後羿偷襲國都的事件,大大刺激了仲康,他深知道,必須忍辱負重,等待時機,先把權力掌握,再訓練軍隊,提高軍隊作戰能力,槍桿子裡出政權,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一點,足見仲康的水平其實也不差!   他還有一個大手筆的政治操作,就是任命顓頊後代,一個叫己樊的人做諸侯,封在一個叫昆吾的地方,稱為“夏伯”。   仲康沒有看錯人,這個己樊相當出色,發展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夏王朝的同盟。   可惜的是,在仲康七年,仲康他自己誤判形勢,以為韜光養晦這麼多年,軍隊實力也足夠強大,急於報仇急於建功,草率中犯了兵家大忌,不能知己知彼,未完全了解有窮國實力的情況下,貿然撕毀當時後羿退位時答應他每年貢奉的賦稅,這一試探,就摸了老虎屁股,後羿的有窮國又不窮又能打,再次攻陷了夏朝國都。再次稱王,後來錯信徒弟,被徒弟戴了綠帽子,還被奸夫淫婦殺害,並烹煮分食!慘絕人寰,這是後話了。   天狗食日發生在仲康時期,因此八卦了這段歷史,目的在於說明伏羲發明八卦《易》後的很長的時間,圍繞天文學發生的有趣歷史故事。是伏羲到周文王這段時間天文學的一個典型。   天文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有三個重要核心作用。   第一個:觀象以授人時,告訴世間季節時間,耕作生產。   第二個:觀象以見吉兇,其實是指統治者的吉兇,後來傳到到民間,在伏羲發明的八卦陰陽學和天人合一的《易》的社會普及下,民間也有樣學樣,動不動就“老夫夜觀天象”。   第三個就是定位導航,以星象為固定參考,定立方位。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劉歡老師估計從不會迷路,估計他開車都用不著開導航。   古代天文的定位導航,最早的證據就是那個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裡麵的震驚世界的“青龍白虎”蚌塑遺址。   這個考古發現好屌!   考古學家發現,這個青龍白虎圖案惟妙惟肖,擺放的方位極其講究,頭部尾部的方位跟當時的天空星星切合得天衣無縫(由於歲差,現在天空的星星位置已經和6500多年不一樣了,歲差問題是個天文學大事件,我們很快會聊到,也是相當有趣的故事),說明了6500年前,遠古時代就開始以天象對應作為方向導航的參考!   沒錯,是足足6500年前!   陸地上如此,後來的航海也如此,《淮南子》有句話:   “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鬥極則寤也!”   啥意思?   意思是,坐船的不知方向迷惑了,看見北鬥七星就淡定了!   咱們聊天文學,要引經據典,證明不是自本人或者某個人喝多了兩杯在吹!   主要還有《易》這本不朽著作為主。   《易》裡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這就是“天文”一詞的來源,是《易》說的,這是乾貨,劃重點,知識點啊。   根據《易.係辭上》:   “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這就是“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最早出處來源。   自從伏羲發明八卦陰陽,把整個世界都囊括其中,解釋世界萬物皆為陰陽。   其實所謂的八卦,如果按現代科學來衡量那個時候的知識,那就是比較粗糙晦澀難懂,並沒有細致深入地把問題解釋清楚。   還是那句老話,生產力低下,文化科學不發達,條件不允許。   至今,人們對陰陽和八卦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你可以說它很高深,也可以說它很粗略。   但這不妨礙天人合一,天人諧和的思想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許多年後,伏羲之後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根據考古學家對商代殷墟的考古發現,整個社會的根基,在於天文,在於對天象的觀察。沒有任何東西,比觀察天文還要重要。   《易.係辭下》記載: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沒什麼比太陽,月亮重要。   不為什麼,就因為太陽月亮,星星。它們關於天氣,關乎季節,關乎時間關乎人們的糧食和蔬菜,這就是民以食為天!   而這些東西,在農耕社會是極其重要的。   講真,伏羲搞出八卦天文,其實為了治理天下,從他開始,天文就與治理社會和鞏固統治密切結合在一起。   像伏羲如此有才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注定他成王!人品好為百姓,有文化有知識,真沒得說!   天文與社會治理這一結合,於是伏羲開始,到黃帝,到高陽,到高辛氏,到唐堯,到虞舜五帝,到夏商周三代,綿延幾千年,一直一直到清朝末期,慈禧太後那會,這個“帝意天授”的思想還在沿用。   為什麼這麼好使?   沒辦法,老百姓不懂啊!   你把天都搬出來了,還能說啥?能不服嗎?   所以,統治者對天文極其重視,觀察方法相當隆重,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祭祀儀式,活生生地用殺生來對天地日月的拜祭,可能用牲口,甚至可能用人類,小孩、成人奴隸都有可能,甭提多殘忍。但是那是奴隸社會,文明程度不高。   講到殷商時期,天文祭祀如此重要,那有必要講講那些跟祭祀有關的事。   根據字典解釋,“犧牲”這個詞語就是從那時候的祭祀動物而來。   犧原來殷商甲骨文時的文字寫作:牛字旁右邊一個羲,這個字很形象,一個字包含了牛、羊、豕(豬),現在簡化字才寫作“犧”,古代純色的牛羊很難得,而犧具體指的是純色的動物。   而這個牲字,在甲骨文看來,象形文字嘛,就像一隻捆綁的動物。會意字。   犧牲呢,主要指牛、羊、豕,這三樣不能亂了順序,按照那時候的祭祀儀式,這是分等級的,什麼級別的人對應什麼級別的犧牲,很嚴肅認真不能馬虎。   《禮記》就記載過:   天子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啥意思?   就是說,祭祀時,天子皇帝用的時毛色純正、高大、犄角周正、體膚完整的牛。而諸侯用精心飼養過的牛,大夫用經過挑選的牛,士就用羊和豬就可以了。   牛,從古代開始,在華夏民族就占據重要地位,由牛字旁組成的文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非常正麵的事物。   而牛陪伴著整個農耕社會的中國人,無數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牛的精神牛的工作乾勁至今仍被傳頌。   劃個重點敲個黑板,其實我們現在理解的“犧牲”的意思,直到晚清時才引申出舍棄奉獻的意思,之前一直都是理解為祭祀用品。   而祭祀中,最隆重的,就是祭日,夏朝的時候,祭祀往往在日落之後。   而殷商時,烈日當紅,紅日當照的時候正是祭日的絕佳時間。   周朝的時候,喜歡選在早晨或者黃昏。   根據考古學發現,殷墟遺址和甲骨文都有卜卦的內容,那是當時人們記錄天象,比如日食月食等等很難理解的神奇天文現象的內容。   人們喜歡把神秘的天上的天文現象的各種風吹草動預示未來,代表指代某些事情的發生,後世更發展出天空的“分野”(前文有解釋過,古人把地上的東西投屏到天上,天上的風吹草動又反過來暗示地上的變數),以此斷定大事的發生。   而這些途徑,在甲骨文中,都體現出來,卜卦是最好的社會文化。什麼都可以卜卦。   所以,我們動不動都可以來一卦,動不動可以去八卦。   這個卦,從伏羲開始一直流傳。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反正大家都不懂,那就讓似乎懂得更多的人根據天象和天文的動靜,霎有其事地解釋一番,你說他無稽之談,但又有點道理,假如碰到偶然蒙對的更不得了,簡直封神,更讓人信服。但你說他沒有道理,但又往往驗證這個東西實在玄乎,晦澀難懂,你覺得對就對,不對也沒辦法,反正你也證明不了他對和不對。   說了那麼多對和不對,其實都不重要。   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對不對往往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它有什麼用。   天文八卦,在於它本身的神聖以及神秘,它對統治有用!   這種神聖和神秘,甚至直接用於統治階級作為工具,一種絕對權威的工具。   前文說過,觀象授時,往往隻是統治階級顯示自己與神秘的天的直接聯係,樹立權威。   中國古代是無天不成書,《尚書》、《史記》、《二十四史》都有專門的天文誌。   天人合一的思想很重要很特殊,不但在農業生產、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它也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在政治、軍事、禮儀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謂歷象之學,拆分開,就是歷和象,歷就是天文歷法,就是看時間日期的,而象就是天象觀測,起到導航定位,分辨位置等重要作用。   形象點說,一個代表現代的手表日歷,一個代表指南針和導航,都是很實在很實際的。   手表日歷是看時間日期的,指南針和導航是什麼意思?   那得從一個家庭糾紛引起得分家故事開始講起。   這個家庭非同一般,他不是一般人的家庭,他是高辛氏一家,高辛氏是誰?   高辛氏,皇帝的曾孫,周文王姬昌的同姓祖先,名為姬俊,他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嚳”,他有兩個兒子,弟弟叫實沈,大哥叫閼伯,這兩兄弟呢,不知道前世是不是狗咬狗的,當了帝嚳高辛氏兒子後,相互很不待見,據記載,這兩兄弟經常打架經常“日尋乾戈”,哎喲我天,說好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呢?   金是斷不了了,但兄弟鬧成這樣,感情就真的說斷就斷了,他們的老爸也無可奈何花落去,一言不合就把兩兄弟分到東西兩邊去了,大哥閼伯被派去東方觀測大火星,弟弟實沈被派去西邊去守白虎星座。   這就是歷史上東夷民族和西羌民族的起源,   所謂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就是這時候起的。   這是《左傳》說的故事。   而前文提到的在河南濮陽西坡遺址中發掘出龍虎蚌塑圖形,又恰恰印證了《左傳》的記載,東方蒼龍,西方白虎!   這就是古代天文學的定位導航的發源點之一,四象學說。   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寧王府裡的裸上體的狗頭軍師出場露出青龍白虎紋身,話沒說完就被開門的人開門撞到他自己的配刀掛了。   左青龍右白虎已經深入社會。   以前黑社會拜把子兄弟經常紋身圖案。   前文我們聊了伏羲創立包羅萬象的八卦陰陽,於是後世的記錄多以占卦卜卦的甲骨文記錄為主。   就像我們現在每天除了吃什麼喝什麼之外,古人也一樣,關注最多的可能是現在幾點,今天星期幾,今天幾號?   在夏朝時期以來,基於天文歷法對耕種和生活的重要指導作用,其實當時人們也跟現在一樣,相當關注時間,一些關於時間的天文知識,人盡皆知,知道天文的規律就跟現在我們看手表,看手機時間一樣,很日常很平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清朝大學問家顧炎武在《日知錄》裡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晨,兒童之謠也。”   農夫、婦人、兵哥哥、兒童對於這些天文規律張口就來,比我們現在看手機看手表還要自然!   所以,在伏羲發明八卦《易》之後的N多年,天文學已經在民間的農夫婦人兒童中廣泛被認知,而奇異天象如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也被統治者拿捏得死死的,神秘之中更加重了奇異天象對於人們內心的權威和震懾,統治者叫天文都得叫爸爸,因為他們都是天的兒子。   而後世更愈演愈烈,在混亂的戰國時期,諸侯蜂起,各有各權威,各有各說法,各有各的天文爸爸,甚至根據《易》八卦,發展了卜卦,占卦,占星,對天文現象尤其是奇特現象直接跟統治者掛鉤。出現了許多占星家,同時也兼天文學家,在那些年代,占星家也就是天文學家,因為統治者的強烈需要,所以他們地位水漲船高。這個我們以後會聊到!   總而言之,伏羲之後,天文學已經確立了三大作用,重要的事情多講幾次:   一、觀象以授時。看時間定季節,搞生產。   二、觀象知吉兇,看天象變化,預測福禍,心理需求,尤其重點被統治者專門秘密管理使用。   三、定位導航,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鬥七星為準星等等。   下一期,我們聊聊周文王演《易》,這次真不放鴿子!放鴿子我直播吃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