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經常看演唱會,參加音樂節,看頒獎典禮,電影的,音樂的,廣告的,百花獎、金雞獎、十大勁歌金曲、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格萊美音樂獎、說唱RAP、BBOX,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PARTY。動不動萬人集會,動不動巡回演唱! 精神生活相當多姿多彩! 古代,無論中國還是外國,也有很多PARTY!中國有祭天,古埃及有稱量心臟,古巴比倫有祭司於神殿,古希臘有“百牲祭”。也是一種儀式和PARTY。 但是,這些PARTY並不會像現在這麼嗨這麼爽,相當嚴肅且血腥。 現代party要的就是音樂節奏“動次打次動次打次”,而古代天文party也是“動次打次”,但這個動次打次不是節奏,是動一次打一次!因為這玩意相當相當嚴肅和講究! 主辦方往往是統治者發起的,同樣人員眾多,但主角不是歌星明星而是祭司,雖然都有音樂伴奏,但這些音樂都是嚴肅的,肅殺,神聖的。 一句話,古代的PARTY不是鬧著玩的。分分鐘還會上演殘酷的節目,生人活禽活物都會被現場直播祭祀。 現代社會科技日益發展進步,天文氣候氣象技術基本已經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各種天氣預報氣象消息氣候變化,隨便手機一查,上上網就一大把,準確有效。 但我們古代的祖先就沒有我們幸福了,天文沒有如此方便,就憑肉眼和經驗。 天文關涉到首先是生產農作的最實際問題,大規模的天文歷法的頒布,可能最遲形成於夏朝,憑借千年的積累,民間天文學知識的發展,最終掌握在朝廷統治者手中,在當時的天文基礎知識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比現在還要普及。 顧炎武先生在《日知錄》裡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誠然,這是觀想授時的古代社會對天象規律的簡單總結,農夫說七月流火,他不知道為何七月流火背後的天文原理,婦人說三星在戶,她們卻不知道三星在戶更多的知識。這感覺就像在旅遊景區賣小商品的人認識幾句多國語言一樣,人人都會兩句,但更多地隻知道皮毛,旅遊景區賣小商品,會那麼幾句跟多國老外溝通明白,把商品賣出去就行。 而古代天文觀象,知道季節變化,知道轉冷添衣,知道耕種節奏,主打一個夠用就行。 民間更多的隻是規律性總結:所見即所得。 真正要觀察觀象授時,民間的婦人戍卒農夫兒童不成氣候啊,這個關乎統治和社稷,管理百姓使民眾行而有常的大事,必須通過皇帝來主持授權,設置專門職位和架構。辦大事就得有辦大事的樣子。 那年頭,要的就是“儀式感”,儀式感也是一種凝聚力,凝聚力就是權威的宣揚,權威就是君王的根本。 前文聊過,相傳在伏羲發明“八卦”,著《易》之後,顓頊(zhuan xu)帝就設置“火正”一職位,在堯帝時,還命令羲、和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又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這兩仲二叔到四方去觀測太陽和“鳥、火、虛、昴”四仲中星(必須劃重點這四個星,它們一直是我們的指路明燈,老朋友了,這四星為以後的天區劃分和星宿組合提供了一定基礎)。目的是更好地敬順上天,以順時節,指導勞作,管理人們,使國泰民安。 天象如此重要且跟日常生活工作關係如此密切,古語有雲:“見天象多過見自己老媽”。 漸漸地,在夏朝時,就開始慢慢出現記述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星象、氣候、氣象和相應時間的農事政事的“記事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夏小正》(這名字取得也太可愛,以至於感覺有點像便利店裡好吃好喝的食品飲料名)。 根據記載,《夏小正》它原來不叫這名,為後來的人所加,而且它也不小,裡麵羅列的都是跟生產和政治活動有關的大事。如果那時候就有通假字,魯先生肯定會覺得這個“正”通假“政”。它不是“小正”,是妥妥的“大政”。而且它一開始也不叫《夏小正》,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後,漸漸累積而成的記述為主的記事本。裡麵常常記述許多關於天文方麵的活動,甚至祭祀等重大活動。 為什麼說是大政?大家估計都看過無數古裝片,宮廷片,但凡皇帝要下詔書,宣手諭什麼的,旁邊的太監就很擲地有聲地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皇帝詔曰之前,必須是“奉天承運”,天和運非常重要,先有了天和運的指示,然後才告訴天的兒子-皇帝。我們常常在酒桌上經歷過有人喝多了都說些無邊的話——“天皇老子都不是事,他算老幾?是兄弟咱繼續喝!雲雲。 這當然是醉言,醉得不輕那種。 但皇帝算老幾這個不正經的問題,這裡正經回答一下: 普天之下,皇帝算老幾?要在天文學麵前,皇帝最多算老二,甚至是老三老四,在它前麵,第一必須杠杠的是“天”,第二可能是“皇帝他爸媽”,特殊被架空時期排第三的甚至還有其他輔政的“宰相”,最後的排位,皇帝自己隻能排第四。 “奉天承運”的天文政治態度明擺著,在經歷了夏朝的重視下,起了很隆重的頭!在西周時期就更加重視了,當時實施了一種叫“頒朔”製度,這是後世歷朝頒布歷法的最早原型。(劃重點,這個製度非常牛P,甚至號稱天文歷史上的“大一統”) 這裡正式介紹一下我國古代的天文大PARTY——頒朔製度! 頒朔製度,就是通過天文官觀象後,預推每一月朔的日期,再根據這些信息安排對應的政事向全國發布。其權威性不言而喻。這事極其嚴肅,眾所周知,周朝是個分封製都皇朝,以周天子為中心,諸侯分封各地,周天子的諸侯們必須把頒布的文件尊敬地收藏在祖廟,鄭重其事聽取告示,認真執行。等於出臺國家大政方針的一個過程。一方麵顯示出天文專官的重要地位,更突出了“天”的神聖和無上權威。 誰說了都不算,隻能通過天象單獨告知天的兒子——皇帝,由天說了算,不為啥,因為天文學不發達,天文足夠神秘,天文又實實在在地影響社會活動。 所以,權威的,就隻有“天”,在奉天承運這個事情上,估計歷朝皇帝無奈地雙手一攤,一吐舌頭:別看我當皇帝出息了,其實我當的不是皇帝,我隻是天文的搬運工,天的打工仔。 皇帝也得奉天。 我們知道,娛樂界的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金馬獎,香港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漂亮國的格萊美音樂獎等等,對於重要的文藝影視音樂作品和人物都有一個頒獎典禮。 而我們聊的極其嚴肅的“天子頒朔,諸侯受朔”典禮,作為一種政治大活動,它就更有一套嚴格規定。成為後世頒布歷法的皇權象征。 以香港電影頒獎典禮為例,一般步驟是司儀(比如有一屆主持人是曾誌偉和劉嘉玲)相互講點暖場的話,讀出競選提名的名單,然後賣個關子,在眾人猜測之際念出得獎作品和得獎者。如此循環,直至年度所有獎項頒布完畢。 而古代頒朔過程分成: 一、視朔,各國大人物,諸侯等入廟視一視,look一look(這個視估計也是通假字,通“示”,展示)。 二、告朔,主持司儀把“視”(示)讀出來。 三、聽朔,各諸侯聽詔令,從第一個月開始每月遵從執行。 四、言朔,具體講十二個月歷和對應的政令,這個是最核心的。 這些步驟以後,各諸侯國的扛把子就必須把頒朔文件像拿獎杯一樣恭敬地把它拿回家保存起來。誰敢不執行,小心周天子一頓動次打次。 頒朔製度的推行,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歷日製度,對民族融合國家統一有著極其重要作用,不亞於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車同軌書同文。它統一了時間,統一了生產步調,統一了穩固的歷法製度。 這個製度相當權威穩固!延綿幾千年,直到晚清! 此後,無論中國多麼混亂,朝代更迭多麼迅速猛烈動蕩,但歷法製度巋而不動(隻在歷代中發現不準確時實事求是校正修改,而歷法修改成為貫穿中國天文歷史上的最重要任務之一)。 天文那麼神聖,以至於每個朝代每個皇帝都必須靠天來罩著,誰都不能動搖“天”的地位,哪個朝代對外對內都是“奉天承運”,這就是天文的歷史權威! 這就是天文的魅力和吸引力。此刻必須搬出馮小剛說過的一句話:還有誰? 頒朔之舉延續不輟,是我國古代天文方麵極其重要的製度。 都知道,周文王是一個牛人,他兒子周武王是一個猛人、狠人,自然地,在他統治下,頒朔製度能夠統一推行起來。 但是到周幽王,周厲王之後,“周室微”了,“陪臣執政”了,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進入戰國時期了,各個諸侯國開始自己頒布自己的歷法,雖然如此,但絲毫不影響歷法的權威。天文歷法這玩意它根本不以統治者的變更而變化。 更真實的情況反而是:大一統有大一統的信服,小一統有小一統的遵循,再來一統更有再來一統的強化。 觀象-授時-施政-統治,有機結合,綿延不輟。 歷法是權威的,歷法很有用,歷法很重要。不是我說的,也不是魯樹人說的,但很多名人名著都說過,以下列舉一些名人的話來概括總結一下: 一、《易》裡的《隨卦》《革卦》《觀卦》《乾卦》說:順時節施政是個好東西,對社會好。 二、左丘明在《左傳》裡說:隻要搞好歷法的歷元和置閏問題,就能做到民眾無迷惑,事情有序不紊亂。 左丘明是個實乾理論家,他提出要搞準確置閏,誰要不搞好置閏工作,分分鐘可以告他非禮——“閏月不告朔者,非禮也”,就問你怕不怕。他把歷法重視提高至“生民之本”的崇高地位。看得出來左公丘明是個愛戴百姓,為百姓做實事講真話的人,加個雞腿點個贊。 三、不單左丘明重視,戰國時期管子說:維聖人知四時,不知四時,乃失國基。不知四時歷法,國家想有基礎?沒門。甚至在戰國時期,月令思想興起,還成為了治國方略。(後麵單獨講講月令) 四、兩漢時期劉向在《洪範.五行傳》說:歷者,聖人所以揆天行而紀萬國。揆:觀測量度;紀:治理綜理。看不懂文言文不要緊,用普通話簡單點說就是:要觀察日月星辰的運動來製定歷法,用以治理天下。(用粵語就是:睇天吃飯,做距螺母大世界) 五、歷史學大牛班固都出來站臺:順其時氣,以應天道。歷法要順應客觀規律,才能治理天下。實在中肯又科學。(粵語就是:後生仔無咁勞氣,順其自然啦) 六、而後很多學者,例如漢魏之際的徐乾、楊泉、楊偉都點贊並接龍同意。 七、唐代的天文大家李淳風(傳說跟袁天罡合作著推背圖辣個男人)說:歷法最大作用應該是授時。必須客觀觀察,準備預知未來氣朔時日。非常實事求是。主打一個道法自然。 八、宋代的兩個哲學家兄弟程頤、程顥說得更直白:事之最大者,最先,在推測天道,治歷時明,萬事莫不本於此。兩兄弟把治歷明時提上“治國要術,萬事根本”的又一高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兩兄弟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哲學家兄弟,可能比海爾兄弟人氣更高) 九、在天文學大發展的元朝(郭守敬領銜主演),在1280年元世祖擬《頒授時歷詔》時,李謙更直接說:欽天授時,立國之本。看到了嗎,天文學是古代的立國之本! 超級天文大牛,郭守敬先生在他主持的四丈高表建成時的銘文也記載: “聖人修政,惟農是本。農之所見,時則為準。” 觀象-治歷-明時,順時施政,指導農功,綜理人事。在以農為本的古代中國,歷法被視為立國之本實不為過。應天受命,象征統治又為歷法增添神秘的色彩,這種神秘反過來又更加權威地加強統治。 古代天文party,雖然嚴肅,但是很有儀式感!要的就是這個Feel! 這一章以及以前的所有章節,我們在時間的維度,專注於八卦聊我們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的事,往後開始,我們要開始把視線分成兩部分,既要注重我們自己中國的古代天文學,也要八卦一下其他文明古國的有趣的天文學歷史。 要不然別人問咱們搞什麼東西,我們隻搞了東,沒搞西就實在說不過去,地球是世界的地球,人類是全世界的人類,天文學又不是專門哪個國家的特產。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宇宙! 那麼,下一章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了天文學百家爭鳴的時代,而且,不局限於中國哦,還有同時期或者前期的古巴比倫、古希臘! COME ON BABY,向世界出發!下一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