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登場的這位同誌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唐開國皇帝李淵,說起他的來歷,那可真是不簡單。 他的祖先是隴西狄道人(今甘肅秦安縣)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涼武昭王李暠的七代孫(雖然說十六國時期,小國林立,但國家再小也是國,皇帝再小也是帝) 人往往在努力的地方努力,在不能努力的地方無能為力,出生就是一個你無法努力的地方,因為這這種事純看命 生在一個達官顯貴的家庭你要繼續努力,而如果你是生在一個平民老百姓家庭,那就要從你開始努力,兩字之差,不經意之間,往往決定著兩個人不同的人生結局。 李淵,就是那個要繼續努力的人。 李暠生李歆,李歆生重耳,此時的涼國已經被劃入了北魏的行政序列(並非主動),從小國領袖變成了大國地方行政長官,行政級別是降了,但隻要待遇不降就行,重耳在北魏時官至弘農太守,重耳生李熙,為金門鎮將,戍守武川。 注意這個地方 注意這個地方 注意這個地方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武川可以說是李家的新起點,李熙所戍守的地方武川就是今天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 也許是北方太過荒涼,一眼望去,並沒有什麼使人駐足停留,眺望的風景,但在這個位於北方的不起眼的小鎮中,卻誕生了後世的北周,隋,唐,三個朝代,驚人的連續走出了九位帝王。 事實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得天獨厚的資源,那麼我可以是最好的風景。 李熙生天錫,在魏國擔任幢主 天錫生李虎,李虎西魏左仆射,封隴西郡公也就是李淵的祖父,這是李家真正意義上的奠基人。 當時魏國已經分裂為東西兩魏,其實也是名存實亡,東魏的實際掌權者是高歡,西魏的話事人宇文泰,而李虎就是最早跟隨宇文泰的,而當時李虎老兄就是與後來的宇文泰(周文帝)、李弼、獨孤信等人是“並肩子”,在當時被人稱作八柱國家,也被稱作八大柱國。 等到周朝受禪李虎已經去世,但作為少數的創業股東,還是被追封為唐國公。 李昞是李虎的第三個兒子,由於他的兩個哥哥早年在死沙場,所以李虎去世後,李炳才能承襲爵位 可見江山可不是說打就打的,就連唐國公的兩個兒子都戰死沙場,這是一個細工慢活兒,是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斷積累的,一個人的成功,往往不是一個人,接力賽中第一個沖過終點線的,未必是第一名,我們總是喜歡快刀烈馬取天下的英雄,卻往往忽視了那些在背後奮力的人們,李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等到後來隋朝建立,李昞被授予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唐國公。 李淵於公元566年在長安出生,在他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他也因此承襲唐國公 但剛上位的李淵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人家剛沒了爹,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李淵仍舊滿臉愁容,這就令人難以捉摸了 按理說七歲就成為了唐國公府話事人(盡管是他爹死的早)同時又是達官顯貴,吃穿不愁的,有什麼可擔憂的,老老實實過你的官二代生活吧,擔心什麼! 往往簡單的問題有著出人意料簡單的答案,但此刻的李淵意識到問題不簡單, 因為李淵這個唐國公是隻是一個頭銜,有名無實。 這就令人不解了,其實這也不是復雜的大問題,原因是當時的時代,我們前麵講過從兩晉南北朝到五胡十六國,一直是戰亂頻仍,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後天咋倆聯起手來打別人,等到隋朝時大家都也打不動了,天下大勢也都明朗了,誰能成氣候,誰不能成氣候,光明在何方,大家心裡都有數了 此時的周朝,滅掉了北齊,已經一統北方,但隨即而來的是大權落到了楊堅手裡,在這個股份製有限公司潮起潮落的年代,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就要有對市場冷靜的判斷和準確的把握,還有果斷的行動 誰都看得明白,楊堅的公司遲早會在公眾麵前亮相,而這個公司恰好處在兩個時代的交叉點,一方麵,他既要承接上一個朝代留下的問題,另一方麵,還要擔任開啟新時代歷史的責任,往往這種新舊交替之際,會有無數的歷史人物為時代所裹挾,站在歷史的舞臺上。 李淵是有強烈的危機感的,他看著一個個新晉的政治新星,看著曾經熟悉的人一個個走上廟堂,他內心恐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一沒有建立功勛,二沒有過硬的能力(年僅七歲)他不知道他這個唐國公府牌子還能掛多久,畢竟當時還沒有鐵帽子王那種玩法 說到底,他這個唐國公是他爺爺李虎幾代人浴血拚殺打下來的,如今唐國公府是死的死,散的散, 人在人情就在,人不在人情就不在,人情不在?誰還會鳥你 局勢是艱難的,前途是迷茫的,人是有心無力的,不當家不知事難。年僅七歲的李淵雖不願意,但也不能不承認,擺在他前麵的現實問題,很嚴重。 勇敢的人總是敢於拿起刀槍和命運進行赤裸的搏鬥,而聰明的人總是將身軀低下,接受著命運的安排,在灰燼中找出微弱的火光,不放棄生活的希望。 李淵同誌麵對如此局勢,終於想出了對策 就是等 沒錯,李淵同誌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把眼下的日子過好再說其他吧 盡管前途有些渺茫,但由於有著靠譜的祖宗和過硬的關係,再加上穩定的收入(唐國公府俸祿),李淵的生活條件並沒有下降,反而過得還不錯, 究其原因,是李淵有一層非常鐵的關係,後來的隋朝的獨孤皇後也就是隋文帝的正宮大老婆是他的姨母。 話說與李虎並稱八大柱國的獨孤信有三個女兒,長女嫁給了當時周朝第三任CEO宇文毓,小女兒嫁給了當時的楊堅,也就是後來的隋文帝,四女兒則嫁給了李昞,就是李淵的父親,隋朝受禪後,李淵一躍成為了皇親國戚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官好生活,更別說朝中有後來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