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淩山中走四百多裡,到達大清池,大清池也叫熱海,又叫鹹海。大清池方圓一千多裡,東西寬闊,南北窄狹,四麵環山,許多河流奔注池中。(池水)呈青黑色,味道又鹹又苦。池中波濤洶湧,汪洋無際,巨浪激蕩,水流迅急。魚龍雜處其中,有時還有靈怪出沒,所以往來的行人都向這些靈怪祈禱,求它們庇佑賜福。因此,池中水族生物雖然很多,卻沒有人敢於捕撈。據吉爾吉斯斯坦歷史、考古學家科謝巴爾?巴吉姆說,這或是世界上有關伊塞克湖的最早記載。 伊塞克湖在吉爾吉斯語中意為“暖湖、熱湖”,坐擁1600多米的海拔的伊塞克湖成為湖麵麵積僅次於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的世界第二大高山湖。盡管被雪山環抱但伊塞克湖卻從不結冰,唐代文獻中便開始稱其為“熱海,同時湖水又富含多種礦物質,在湖中遊泳一旦不小心喝到鹹鹹的湖水總會有恍如身處海水中的感覺,也正因如此伊塞克湖養育出吉爾吉斯斯坦舌尖上引以為傲的高山冷水魚——虹鱒魚。 在吉爾吉斯斯坦人民心中,伊塞克湖可謂是中亞明珠、國家驕傲、度假勝地。伊塞克湖湖水的顏色會隨天氣各異而隨時變化。筆者有幸見過如加勒比海般的天藍色,也曾目睹雨中深藍色的湖水,估計玄奘第一次見到伊塞克湖時正遇上雨天,因此便在記憶中注上了”青黑色”的標簽。 一位出生在伊塞克湖的吉爾吉斯同事阿紮馬特告訴我們,吉爾吉斯斯坦是傳統的遊牧民族國家,因此缺乏史料記載,卻不乏民間傳說。其中有關伊塞克湖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相傳很久以前,吉爾吉斯人與異族發生戰爭,敗退的吉爾吉斯人逃亡至伊塞克湖後不願再跑,緊急關頭伊塞克湖用它寬闊、平靜和純潔的魅力感化了前來追殺的異族人,讓殺紅了眼的追兵放下屠刀,與吉爾吉斯人握手言和,感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麗家園和珍貴的和平,從此吉爾吉斯人世代繁衍,伊塞克湖自然成為了吉爾吉斯人的聖湖和母親湖。 每年夏天,許多獨聯體國家的領導人都會到此度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更是對此青睞有加,甚至同吉爾吉斯斯坦領導人商議修一條從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直通伊塞克湖的高速路,以方便哈國人民來此遊玩。而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和其他城市的居民更是以夏季赴伊塞克湖度假作為衡量當年幸福指數的一個標準。 即使是收入處於平均線以下的家庭也會想辦法在湖區附近聯係一戶農家落腳,去未經開發的野湖灘玩耍。對於咱中國人而言,到了秋季偏涼的伊塞克湖湖水不再適合遊泳,不過在藍色的湖邊散步,欣賞油畫般滿地的落葉和遠處被薄雲籠罩的雪山,會是另一番如臨仙境的享受。而到了冬天,伊塞克湖州府卡拉庫爾則是滑雪者的天堂,來自全世界的滑雪愛好者會慕名來到這裡的雪場,感受雪中的速度與激情。 姬豐華說,玄奘抵達伊塞克湖可以說終於走出了荒蠻險峻之地,從此來到了水草豐茂的中亞草原。而如此物產豐富、風景如畫、怡人宜居的伊塞克湖,想來當年在淩山差點送命的唐僧一定在此好一番休養生息才繼續趕路的。 沿著美麗的伊塞克湖西行,便來到了玄奘口中的素葉城。素葉城即今天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爾附近的碎葉(阿克?貝希姆遺址),是唐朝在西域設的重鎮,是中國歷代王朝在西部地區設防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位於中亞楚河流域,也是絲路上一重要城鎮,它與龜茲、疏勒、於田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 唐朝的史書對碎葉城的介紹不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為這座古城填補了極好的注腳。玄奘記述道:“清池(即伊塞克湖)西北行五百餘裡,至素葉水城(即碎葉城),城周六七裡,諸國商胡雜居也。土宜糜、麥、葡萄,林樹稀疏,氣序風寒,人衣氈褐。素葉以西,數十孤城,城皆立長,雖不相稟命,然皆役屬突厥”。 季羨林的譯文是:從大清池往西北走五百多裡,到達素葉水城。該城方圓六、七裡,其中雜居著各國商胡。土地適宜種植糜子,麥子,葡萄。樹木比較零星稀少。這裡的氣候寒冷多風,居民穿獸毛製作的氈子和粗麻製作的麻布禦寒。 《大慈恩三藏法師傳》還記載了玄奘在碎葉城見到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得到可汗所贈豐厚資助及同行國書,並派了一名通解漢語的少年隨行,一路護送西去。 相比伊塞克湖,碎葉古城在吉爾吉斯斯坦人心目中的排名便要靠後許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對於中國人而言卻有著別樣的舉足輕重,根據郭沫若等多位權威人士考證,就在這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李白。筆者曾探訪過在碎葉城的李白出生地。那裡除了一個長了些草的土包外,沒有其他的保護、維護和博物館。去往那裡瞻仰詩人出生地的遊客幾乎全為慕名而去的中國人。 巴拉沙袞城:絲路要塞 不過距離碎葉城不遠的巴拉沙袞城(布拉納遺址)則在當地人心目中要比碎葉城有名的多,因為遺址中的布拉納塔是吉爾吉斯斯坦巴LS袞城遺址的標誌性建築。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哈吉三國絲綢之路的一處遺跡。 巴拉沙袞城曾經是中國古代西遼的國都,是絲綢古道上重要的具有行政特色的要塞。在布拉納遺址博物館裡,筆者發現了很多描述當年繁華古城的手工畫,博物館工作人員說,當年這裡曾是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交通和貿易樞紐。當時西遼國王耶律大石在行政上使用漢字,因此對來自東方的商隊給予了很多優厚的條件,並且依靠他的威信讓這些商隊在前往西方的交易途中受到了很多國家的接待,這對古絲綢之路的暢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如今的托克馬克市曾是當年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區,那裡的人們無論對來自中國的商人還是僧侶都非常熱情,並願意給與幫助,一如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無論是吉國百姓亦或是國家領導人對華都非常友好,這也讓在吉國生活和工作的筆者總能感受到來自這個國度的溫情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