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厲聲苛責之下,本打算跟隨薑維上前求情的諸將,又紛紛退回列中。 但這時,一名小將不顧帳外刀斧手阻攔,徑直闖入帳中,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原來是魏延長子魏昂。 隻聽魏昂大聲道:“丞相!我父親雖說觸犯軍令,理應處罰,但自古就有兒替父受過一說,我願替父問斬!望丞相法外開恩!” 說罷,魏昂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直磕地印堂處血肉模糊。 魏延急道:“你這逆子!滾下去!什麼時候輪到你來救我!”雖然嘴上這樣說著,但眼神中仍難掩救子心切,兩行濁淚不自覺地從魏延臉頰流了下來。 看到這幅場景,眾將無不掩麵嘆息。 孔明道:“你能為父受過,這種想法實屬不易,但法令不可因人而變,見你父子二人情深義重,我可稟報聖上,將文長爵位傳於魏昌,不予追究魏氏其他族人。” 魏延聽完,感激涕零道:“多謝丞相大恩,如此,魏延死也瞑目了!”又轉頭對魏昌說:“為父走後,你等要好好為國效力,助丞相早日完成克復中原的大業!” 孔明也不忍看二人如此生離死別,揮揮手道:“帶下去,行刑吧!” “父親!!”在魏昌聲嘶力竭的哭喊下,刀斧手手起刀落,一代名將魏延,就此隕落於五丈原。 刀斧手將魏延頭顱放於帳下,孔明嘆息道:“魏延之死,並非是我要誅殺於他,實是軍令如山,望眾將莫要逞一時之英雄,重蹈魏延之後塵!”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道。 孔明安排軍士將魏延屍首收集起來,等回到成都厚葬之,又命馬岱將早已哭昏死過去的魏昌帶回帳中,多加勸導,以防生變。 安排完一切後,孔明發令道:“明日大軍啟程,返回成都。陳式、吳班、吳懿護送糧草先行,薑維、廖化引本部兵馬斷後,在營中多紮草人,多立旌旗,以為疑兵,使曹真不敢追擊我軍。其餘眾將,隨我一同領大軍,走小路回漢中,於漢中稍作休整,再返回成都。” 眾將一一領命去了。 魏軍這邊,曹真、劉曄正與營中看軍士操演,忽有探馬來報:“報大將軍!哨馬探得,諸葛亮已命陳式、吳班、吳懿等將護送糧草離營。” 曹真聽後,思索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莫非蜀兵要退兵?” 劉曄說道:“諸葛亮詭計多端,需防有詐,可遣一大將,率兵一探虛實,大將軍自領兵在後方接應。” 曹真道:“子揚所言極是!傳我將令!命郭淮、張虎率一萬兵馬,前往蜀營搦戰,夏侯霸、戴陵隨我領大軍出戰,若是蜀軍退兵,即追殺之。” 不多時,郭淮、張虎已領兵到蜀營前,但見蜀營內將士林立、旌旗遍布,一片威武之貌。 郭淮同張虎說道:“大將軍說蜀軍已退,多半是中蜀軍之計也,你看,對麵將士如此雄壯,何談是一座空營!你速去稟報大將軍,就說蜀軍營中精兵林立、人聲鼎沸,不似退兵樣子。” 張虎隨即領命去報於曹真。 曹真聽後,道:“險些中蜀兵之計,重蹈司馬懿覆轍,傳令,大軍退回營中,堅守不出。” 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三日,這天探馬又向曹真報道:“薑維、廖化昨日領兵撤去,蜀軍大營,其實是一座空營。” 曹真聞到,急率兵來至蜀軍營前,但見營中人馬已東倒西歪,遂命夏侯霸前往查看。 夏侯霸壯著膽子領兵沖入蜀營,見郭淮所謂的“精兵林立”,竟是一些草人,遂回馬報於曹真。 “大將軍,營中隻有很多草人,諸葛亮確已撤去。” 曹真聞言,嘆息道:“又中諸葛亮疑兵之計也!”話雖如此,但曹真仍難掩喜悅之意,自己終於不用在這麵對一位精通兵法的對手,不用忍受風餐露宿之苦,想到這裡,曹真道:“拿紙筆來!” 手下很快將紙筆備齊,曹真揮毫寫道:“臣曹真言,自奉皇命拒諸葛亮以來,臣殫精竭慮、夜不能寐,每日操演軍士、以壯軍容,幸賴皇上洪福、上天眷顧,前日大破魏延於子午穀,甲首萬餘,蜀軍自此一蹶不振,於今日已退回成都,臣率部追殺十餘裡,繳獲糧草輜重無數,如今渭水河畔短期難有戰事,臣請陛下準允班師回朝。” 寫完後,曹真命快馬,連夜送至許都。 曹叡見到曹真上書,大喜,對群臣說道:“大將軍真乃國之棟梁!”遂加封曹真為忠國公,賞賜駿馬、黃金,命大軍即日班師回朝。 蜀國這邊,孔明領大軍進入成都,民眾夾道歡迎,蜀後主劉禪親率文武百官在殿外迎接,見孔明麵色紅潤、身姿挺拔,好似年輕了二十歲,紛紛嘖嘖稱奇。 接風洗塵畢,孔明對劉禪跪道:“臣治軍不嚴,致使魏延不遵將令,私自領軍士突襲子午穀,致使損兵折將,請陛下治罪!” 劉禪道:“天下哪有常勝將軍!相父不必過於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 孔明道:“無規矩難成方圓!治國者,必賞罰分明,請陛下降旨。” 劉禪無奈,遂命罰孔明兩年俸祿。又道:“相父此行,大敗司馬懿於五丈原,功大於過,今晚朕就設宴,為相父慶功!” 孔明聞聽此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明知故問道:“先前臣大敗司馬懿,士氣正旺,陛下何故命臣班師回朝。” 劉禪身子一抖,支支吾吾道:“朕恐相父身體抱恙,加之五丈原氣候惡劣,故命人教丞相回來。” 孔明語重心長地說道:“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以死已報陛下,今益州疲敝,此乃危急存亡之秋,陛下尚且年幼,切不可聽信身邊小人讒言,誤己誤國!” 劉禪沉吟半晌,說道:“此事是黃皓進言,言丞相擁兵自重,朕才發詔,催丞相回兵。” 孔明正色道:“此等奸佞小人,留之禍國殃民!請陛下降旨,準允臣處置此人!” 劉禪喏喏道:“如此,任憑相父處置。” 孔明即命馬岱將黃皓帶來,馬岱來到黃皓處,見黃皓正收拾細軟,準備連夜出城,當即命軍士五花大綁了,帶到孔明麵前。 黃皓見到孔明,雙腿一軟,跪伏於地上,口中喃喃道:“丞相饒命..饒命...” 劉禪見狀不忍,勸道:“相父,念在黃皓鞍前馬後,侍候朕多年,能否繞其一條性命...” 孔明道:“此賊子誤我軍機大事!陛下切不可婦人之仁!” 劉禪聽聞,在旁默不作聲。 孔明即命馬岱將黃皓推出殿外斬首,株連黃皓九族,在抄家之時,發現黃皓家中金銀珠寶數不勝數,在孔明監督之下,全數充公。 黃皓死後,孔明又命司馬費禕、左護軍蔣琬搜捕黃皓餘黨,並立下規矩,太監不得乾政,自此黃皓之禍平息,蜀國再無後顧之憂。
第7章 誅殺奸佞(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