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你賭1下,是霍光還是王莽?(1 / 1)

“那照你這麼說,這內外朝製度豈不是無法真正做到鞏固皇權!相權雖然削弱了,但是這內朝和丞相也沒什麼區別嘛!”   何明一個沒忍住,眉頭緊皺急切問道。   “等我說完嘛,這才哪到哪啊!”   看到何明有些著急了,李鴻運哈哈一笑,接著講述:   “若是後麵的丞相也好,內朝也好,沒有篡位的話,這一製度就不需要改進了,但是在西漢末年,外戚王氏在兩代皇帝中的內朝,一直都把持著朝廷大權,最終來了個王莽篡漢。”   “正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裡的周公,就是周朝立國之初,手握朝堂大權的大周皇族,但是在皇帝成年之後,毫不猶豫的還政。   代入到你的世界,就是在你成年之後,程平毫不猶豫將大權全部都交還給你,而後約束自己家族的成員,該請辭的請辭,該放權的放權!”   本來念著這首詩,何明隻覺得這周公就像是程平和霍光一樣的人,結果李鴻運後麵的解釋,直接讓何明瞪大的雙眼,心道:   “這是什麼極品好臣子?給朕來一打行不?為什麼朕遇不到這樣的臣子?”   不僅僅是何明,群聊中其他的成員也是感覺不可思議。   “朕本以為世人皆戀權,確實沒想到還有周公這樣的人!”   大靖王朝的鐘天,想了想自己朝中那些貪戀權勢的大臣們,若是讓他們放棄手中的權勢,怕是難如登天。   “別想了,五千年也就這麼一個周公,一旦一個臣子的權勢可以威脅到皇權,你就賭一下他到底是霍光,還是王莽!”   聽到群中皇帝們的感慨,李鴻運給他們潑了一盆涼水。   而這個時候,何明的腦袋異常的清明,明白哦越多,何明的後怕就越是嚴重,對於削弱相權也更加的執著,迫不及待問道:   “那之後的皇帝們是怎麼做的?”   “一代一代更新版本唄!王莽篡漢後沒多久,天下就亂了,最終大魔導師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   “等等!大魔導師?這是什麼東西?”   衛國國君李康打斷問道。   “大魔導師是現在的人們,對於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一個戲稱。”   李鴻運又費了一番口舌,給群聊裡的皇帝們講了講,穿越者大戰位麵之子,劉秀召喚隕石的故事,讓李康他們聽的是一愣一愣!   “不是……這也太離譜了吧?”   李康的嘴角忍不住抽搐說道。   “不然怎麼會有大魔導師的稱號呢?說實在我們也感覺不可思議,但正史上就這麼寫的!”   李鴻運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那這劉秀又做了哪些改革呢?”   最終還是大翊皇帝劉信將話題拉了回來。   “鑒於西漢滅亡的教訓,光武帝劉秀對外戚乾政嚴加防範,並且對內外朝製度進行了改革,新設立了尚書臺,共有尚書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麵還有六部尚書六人。(嗚嗚,好想要插圖的功能啊!!!可惜沒墨水也沒積分。)   進一步削弱外朝權利的同時,將內朝的組織也更加的係統化,從而防範外戚、宦官等人的專權,在劉秀之後的漢明帝、漢章帝兩代,都是嚴格執行著這樣的政策,並沒有出現任何內外朝權利膨脹的問題。”   “等於說是將內朝的權利也做了一下劃分,讓內朝的製衡更加有效。”   衛國國君李康臉色一沉說道,他總覺得這樣的做並沒有解決掉內朝權力膨脹的問題。   而事實也正如李康所想,隻見李鴻運繼續說道:   “這樣做之後,是讓內朝的製度更加健全,但是同樣沒有解決內朝權利過大的問題,若是皇權正常交替還好,但是東漢在漢章帝之後,皇帝們不是年幼就是短命,這樣一來,外戚作為皇帝內朝的常客,又一次的走上了權力的舞臺,以至於東漢後期長達一百年的時間,都是宦官和外戚輪流專權。”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鴻運同樣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禁讓李鴻運想到自己在遊戲中,抽卡時拿盟主獻祭一般,好奇劉秀召喚隕石時,是不是也拿後代的壽命做交換了。   搖了搖頭將亂七八糟的思緒拋走,李鴻運不再亂想。   “一百年……不是年幼就是短命?”   何明被這樣的描述給嚇到了,自己就是年幼即位,太清楚年幼對於皇權來說是多麼的不利。   而若是自己再短命,自己的孩子再幼年即位,再短命,再幼年繼位……   何明實在是不敢想象,這樣下來,自己的大晉能夠存在多久,一百年在何明看來都有些長了。   “這……真是歷史長了什麼事兒都有啊!”   其他皇帝們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最終大靖王朝鐘天喃喃說道。   “那這到底是內外朝的原因,還是皇帝短命的原因呢?”   大眼皇帝周峰一番思索後,開口問道。   “二者皆有吧!總之就是內外朝製度不是不好用,但是對於皇帝,還是有要求的!”   “後來魏晉南北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總結兩漢的經驗教訓,又對內外朝製度做了大規模的變革,尚書臺變成了更加獨立的尚書省,而且總覽全國的政務,當然其他分權製約的機構,也相繼出現,比如中書省和門下省,都是出於對尚書省的製約而設立的。”   “一直到隋朝隋文帝將這些製度整合梳理,形成了之前所說的‘三省六部製’,三省也就是剛剛說的尚書省、內史省和門下省,三省互相牽製,共同向皇帝負責。”   “三省同時向皇帝負責?那麼其中的權力是如何劃分呢?”   大翊皇帝劉信開口問道,在內外朝製度時,是決策權和執行權的分立,現在多了一個機構,不知道是怎麼劃分職權。   “其中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尚書省下麵設立六部,明確各自的分工。這一套製度在隋朝之後一直沿用。”   “審議……對啊!多出而來一個審議,讓相權三分,讓其不能一家獨大,妙啊!朕怎麼就沒想到呢!”   大翊皇帝劉信在看到三省的分工之後,贊不絕口。   “審議……多了一個程序,相權的削弱,就是皇權的增強,這樣一來就不怕相權坐大了。”   何明想著相權的三權分立,也是眼前一亮。   “不是說明朝將宰相廢除了麼?那怎麼還沿用到你的那個時代呢?”   大魏太子安逸疑惑說道。   “三省沒有了,還有六部啊!”   李鴻運想到現在華夏內的諸多部門,無非就是將六部的職責進一步的細化分工,就是六部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