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2府3司製(1 / 1)

“是這個道理,就跟武將軍隊要換防一樣,在中央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對機構進行調整。”   對於李康的感慨,李鴻運表示認可,然後繼續說道:   “除了翰林院之外,唐朝中後期對中央機構的調整下,還誕生了一個新的機構——樞密院。”   “這個機構是做什麼的呢?”大魏太子安逸問道。   “在唐朝時候,樞密使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帝傳達詔令,大臣們如果想要向皇帝上奏書的話,也隻能通過樞密使來傳達。”   等李鴻運說完,衛國國君李康不禁問道:“那這個樞密院的職權,是不是有些過大了?”   李鴻運搖了搖頭,繼續說道:“這還不止,樞密使如果認為起草的詔令有不恰當的地方,可以用黃紙寫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並把這張黃紙貼在詔書之後。”   “至於說樞密院的權勢過大,這一點也要考慮在樞密院中當值人的身份,唐玄宗的時候,經常委派宦官充當監軍唐肅宗唐德宗時期,也是利用宦官掌管禁軍,一直到唐憲宗時期,在加強翰林院職權的同時,便設置了樞密使,擔任樞密使的人同樣是宦官。”   “委派宦官來擔任樞密使?”   衛國國君李康聽到這樣的安排後,腦海中不斷地分析著這樣做的好處。   “總之,在唐朝的中後期,翰林院和樞密院的權力逐漸上升,而與此同時,三省六部的地位卻在逐漸的下降。”   “國家大事從中書起草、門下審議、尚書執行,變成了翰林院起草,再由樞密使對外宣布,最後由六部執行。三省宰相逐漸的就,被翰林院和樞密院給取代,實際上也就是李康剛剛說的那樣,對機構進行調整,從而加強皇權。”   “而且控製翰林學士和樞密使,也的確要比控製三省宰相要容易一些。”   “若是寡人沒記錯的話,之前在說宋朝兵權的時候,也有一個樞密使,那個樞密使是負責的調兵權,這兩個是一個部門麼?”   魏國國君李康,看著樞密使和樞密院,想起了之前李鴻運在講趙匡胤的時候,提到過這個。   “是一個部門吧!但是職權卻不相同!在唐朝的時候,不管是三省製,還是兩院製(翰林院和樞密院),都是在決策流程上分割宰相的職權。   “而到了宋代則是進一步的按照職能分權,當然,首先要理解,按照職能分權,並不是在宋朝的時候出現的,而是唐朝中後期五代十國一步步形成的。   拿宋朝舉例子,隻是說明宋朝更具有代表性,畢竟唐末五代十國,這一段時間,情況有些特殊,到了宋,才大致上安定了一些。   再一次強調,三省六部製最理想的運行狀態,在華夏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運行太久的時間,後麵就又逐漸的三省合一了,根本原因,就是三省分權的效率太過於低下,根本就應對不了天下萬事!”   李鴻運這一點的強調,群聊之中沒有人反對。   “唐代的樞密院負責的是決策流程上的一部分,因此,在唐後期樞密院的職權也越來越大,宦官的權利也越來越大,最終甚至到了宦官廢立皇帝的地步。”   “宦官專權?東漢不是已經有這樣的教訓了麼?怎麼又出現這樣的事情?”   大靖王朝的鐘天,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很是不解。   “別忘了,唐朝的宦官可是有監軍,甚至直接掌握禁軍的!就趙匡胤篡位前掌控禁軍一樣,唐朝的禁軍可是在宦官的手中,有了兵權,才有其他的一切。”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鴻運也是滿肚子的不理解。   唐朝的宦官之所以能夠廢立皇帝,就是因為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神策軍。   在唐代宗時,神策軍成為禁軍,並且被宦官掌控,後來唐代宗將這宦官殺死,而讓自己親自掌控這一支軍隊。   本來軍權要是一直都在皇帝手中,也就沒那麼多事兒了,但到了德宗的時候,又讓宦官掌握了神策軍的實權。   在那之後唐朝的皇帝便對這一支軍隊徹底的失去掌控的權力,這才讓宦官有了廢立皇帝的能力。   每每看到想到這裡的時候,李鴻運就不禁的再感慨一句:“後人哀之而不鑒之啊!”   “倒是忘了軍權了,就說光靠樞密院,也輪不到宦官廢立皇帝啊!”   恍然大悟的周峰點了點頭。   “那麼宋代的樞密使呢?看其擁有調兵權,你又說按照職能分權,難不成這樞密使就隻負責軍政?”   大翊皇帝劉信問道。   “是的!宋朝的樞密使不再牽扯行政,而隻負責軍政。”   李鴻運回復說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等等!那也不對啊!之前的宰相麼,也都沒有涉及到軍權啊?”   大靖王朝的鐘天疑惑不解問道。   “這就要說一下宋朝實行的兩府三司製了!”   “先說兩府,唐朝的時期的兩院製有翰林院和樞密院,宋代的兩府,是中書門下稱東府,和樞密院稱西府。   東西兩府,東府負責行政,而西府負責軍政!”   “那這東府,不久三省合一的機構麼?這麼算的話,一個中書門下,就相當於翰林院加上樞密院了!”   以目前李鴻運所講述的內容來看,兩府中的中書門下,就是一個妥妥的三省合一的機構,這不是在加強相權麼?   “若是隻有兩府的話,是這樣的道理,中書門下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一個宰相,一個執政,加起來稱為宰執,這也是宋代宰執的由來。”   “但是在宋代,除了兩府之外,還有三司。”   “難道說這個三司,將宰執的權利分走了?難道是財權?”   衛國國君李康的反應速度最快,在想到分權,想到按照職能分權,想來想去,能夠與軍、政放在一起的,李康首先便想到了財權。   “沒錯!樞密使分走宰相的軍權,而三司使分走財政大權,最後中書門下本身,二把手參知政事還分割一把手的行政權!這便是宋代的兩府三司製度!”   “在之前,六部皆位於尚書省下,無論是掌管財政的戶部,還是掌管軍政的兵部,可以說都是會受到宰相的節製,但是在宋代,戶部直接劃歸三司,三司的長官,也被稱為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