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等等!你們把造反說成起義?(1 / 1)

“計相……單單把財政大權獨立出來,成為一相,單單就這一點,就會對相權造成極大的削弱。”   衛國國君李康,想著自己朝堂中,若是將財政大權剝離出來另設一相,那麼對丞相的權勢將是毀滅性的打壓。   “行政、軍政、財政各自獨立,再加上一個監察權,這樣的製度下,想要成為權臣,怕是難如登天啊!”   大翊皇帝劉信同樣也在想著這樣的製度,若是想要成為權臣,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更何況威脅皇權了。   “正是如此!政務、軍事、財政、監察四權並立,各部門之間互相不統屬,直接向皇帝負責,宰相也隻能事事按旨行事,權力大大削弱。從而達到了加強皇權的目的。”   “那這樣的製度,都有什麼弊端呢?”   衛國國君李康開口問道。   其他皇帝們見此也是紛紛追問了起來。   兩府三司製在群中的皇帝們看來,已經是將相權分的足夠的散了,對於想要加強皇權的眾人來說,已經夠用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要考慮一下這種分權製度下的弊端所在。   畢竟三省六部製在製度上,在理想狀態下是那麼的完美,但是在實際的施用過程中,卻隻存在了很短的時間,之後就變成了三省歸一的狀態。   那麼也就說明了,並不是越分權越好的,而兩府三司製度,同樣是分權,那麼一定也會有分權所特有的弊端。   其實身為皇帝,這些人的心中,對於這樣的製度,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猜想,但是李康還是想看看李鴻運是怎麼說,換句話說,就是想看看華夏歷史,對這一製度的評價。   “其實弊端的話,還是要結合宋王朝來說的!拋去現實隻談製度就是耍流氓,那理想中的結果一定都是很美好的,就像三省六部製一樣,在理論上來講,已經是非常完美了,但那僅僅是理論上!   宋朝的兩府三司製也一樣,相權被大大削弱,導致這些宰相們隻能事事聽從皇帝,想要做出一番政績,也會因為各方麵的掣肘而失敗。”   “第二,大宋的國政由於多個部門相互掣肘,比如說樞密院有調兵權,但是沒有統兵權,光一個兵權,就要扯到三個衙門。兩府三司之間又各自獨立,導致不管是行政也好,軍政、財政也罷,各自之間無法協調,不像之前統管六部,各部門之間因為上司的統一,也能更容易協調互助。   政出多門就會導致行政效率的降低。畢竟人多了容易扯皮,部門多了也是會推諉責任的,這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而宋代官員的職權,又沒有明確的規定,皇帝往往在職官外,另派差遣執行任務,等於說是一個職權好幾個機構一樣,行政機構重復,也造成了冗官的現象,一沒有效率,二又浪費財政,這也是宋代的官製的弊端!   還有一點,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宋太祖為了防止大臣擅權,於是乎就鼓勵禦史臺的官員彈劾大臣,臺省相爭(禦史臺和中書省)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這樣的環境下,大臣們往往為求明哲保身,而不思進取。   這和第一條也是一樣的,一旦受掣肘過多,辦不了壞事的同時,也別想著會辦多少好事兒。   然後最後一項,宋代追求的是強乾弱枝,倆抑製地方勢力,但是這樣同樣會造成地方積弱,最後得到的也就是以天才財富,鑄就一個京師的輝煌,而地方上財政拮據,積貧積弱。”   反正後世我們的總結,就是這些,當然,畢竟是屁股決定腦袋,你們既然坐在了那個位置上麵,我所分析的某些弊端,也許你們不以為意,甚至說可能都算不上弊端。其中的利弊,還是要你們自己來權衡。”   看到李鴻運這麼說,聊天群中的皇帝們,也不禁的有些沉默。   他們都理解了李鴻運話中的意思。   就最後一條地方凋敝,聊天群中的皇帝們,就不會有多少心理上的負擔。   坐在了皇帝這個位置上,最重要的是維護皇權,打壓地方權力,打壓相權就像是與生俱來的天職,這麼做,對於皇權,無論怎麼說就是利大於弊!   地方積貧積弱,換取皇權的進一步加強,反正讓何明來選的話,是十分樂意的。   即便是李鴻運這般說,也改變不了皇帝對皇權的熱衷。   “等於說是宋朝的中央集權太過於極端,而導致地方無權,這樣一來,對於整個王朝來說也是極為有害的,一個不好,地方上就紛紛造反了!”   倒是衛國國君李康,看出了這種措施的弊端。   而顯然群聊中的皇帝們,也都是走進了集權的死胡同,沒有想到地方無權,被盤剝的太多,也是會反抗的。   “這樣的情況,確實容易引起民亂!”大燕皇帝周峰點頭同意說道。   “還別說,整個華夏歷史上農民起義最多的,還就是宋朝!”   李鴻運看到造反的字樣,不禁想到整個宋朝玩笑一般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   不過群聊裡的人,看到這樣的一個詞之後,就不是那麼的舒服了。   雖然是第一次聽說農民起義這一個詞,但是看著聊天記錄,也知道是什麼意思,這“農民起義”所對標的,分明就是李康口中的造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及周峰口中的民亂。   不管是造反,還是民亂,都不是一個好詞,但是農民起義中,確有“義”這一個字。   “是啊!農民起義,那些因為失去土地也好,其他活不下去的原因也罷,總之因為各種原因使得底層農民起來造反的,統統稱作農民起義!”   愣了一會兒的李鴻運也是反應了過來,給群裡的眾人們講述道。   “那些不是暴民麼?”   大魏太子安逸眉頭緊皺問道。   “嗬嗬!要不當暴民,要不餓死凍死,要是你你怎麼選?”   李鴻運看到暴民二字後,不禁有些被氣笑了!   “那也不能……”安逸的話最終還是沒有說完。   “反正各種農民起義歸根到底,都是官逼民反,身為皇帝,是要有這麼一個認知的。”   “或者說你們的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大規模農民起義,不過這在封建王朝是無法避免的,總有一天你們的王朝也是要麵對這一刻!”   李鴻運說完之後,群聊中一時之間無人發言。   “朕所知的歷史上,就是因為一場民亂,前朝才覆滅的,之前總以為是前朝暴虐,先祖天命所歸,看來實際上並非如此啊!”   最終還是大翊皇帝劉信打破了沉寂。   之前的改朝換代也好,謀權篡位也罷,都沒有涉及到農民,也都沒有考慮這麼一個存在,而現在第一次將農民扯進話題,所造成的就是天然的對立。   之前討論的所有一切都是治官!   一旦談起民,這些皇帝們還真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