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九 天高皇帝遠(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1629 字 2024-03-16

  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

  景陽六年除夕剛過,一艘懸掛著大明日月旗的雙桅帆船頂著東北風緩緩駛向伶仃山南側,不遠處的海域裡已經停泊著一艘更大的帆船。

  由於日本入侵琉球,皇帝命令海軍派兩艘戰艦去找幕府當麵提出抗議,原本可以一同前往廣州的三桅戰艦被臨時抽調,袁應泰不得不與新任廣東都指揮使李如梅改乘更小的雙桅快船。

  臘月二十從天津衛造船廠碼頭出發,六天跑到了鬆江府,換乘另一艘雙桅快船,又跑了四天抵達泉州,再換一艘雙桅快船,今天是第三天,聽說過了這座孤島向北兩個時辰就能進入伶仃洋了。

  算上在鬆江府、泉州換船歇腳的三天時間,從天津衛到廣州隻用了十六天,而從天津衛進京師,多則一天少則半日。

  如果不走海路,改走陸路或者水路,拿往年去京城趕考的舉子為例,通常需要2個多月和3個月才能抵達。要是在途中遇到不好的天氣,時間還會更長。

  走海路除了暈船比較難受之外,相對還是比較舒服的,歲數大一些也無妨。要是走陸路或者水路,就算有騾馬代步,對上了年紀或者身體不好的人來講依舊是個很大的挑戰。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走幾天休息兩天,但這樣一來總耗時還要再增加三分之一左右,是走海路的五六倍之多。

  怪不得皇帝在朝堂裡撒潑打滾,想盡了各種辦法也要說服朝臣們同意開海禁。先不說與東洋、南洋、西洋的貿易會帶來多少稅收,光是縮短運輸時間這一項,節省下來的成本就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