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往事(1 / 1)

三江四湖 EmonStin 3655 字 2024-03-16

從那木箱中,李秀江麻利地取出了十數枚銀元,同時,他還拿出了一小紮碎金,它們在微弱燭光下熠熠生輝。此外,他還將鬥笠以及夜行衣拿出來放在了桌上,隨後便將這個木箱重新合上,推回了木床之下。   此刻,他再次轉頭望向窗外,隻見夜色已如同墨汁般浸染了整個天際,月亮隱匿在雲層背後,星星也在漆黑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就在這時,隻聽“叮叮”兩聲清脆的金屬撞擊音響起,一抹微光瞬間照亮了昏暗的房間,原來是他中指與大拇指上的玄鐵戒相碰摩擦出火花,剎那間點亮了屋內懸掛的燭燈,驅散了屋內的黑暗。   李秀江隨手從貼身的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精致的小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木桌上,然後將其緩緩打開,露出的是四塊潔白如玉、馥鬱芬芳的桂花糕。他拿起桂花糕一口一塊,頃刻間便風卷殘雲般吃完,滿足地抹了抹嘴角殘留的甜香。吃完後,他站起身來,隨意地在腰間衣服上蹭了蹭手,這便是他的洗手方式,簡單而又灑脫。   眼看時間已晚,李秀江從容地彈指一揮,燭火瞬間熄滅,屋內重歸寧靜與黑暗,李秀江踱步走出屋外,然後身形一躍,來到屋頂盤坐下。   就在這一片靜謐之中,李秀江周身開始彌漫起若有若無的微風,這股風流在他身邊盤旋不止,氣勢逐漸增強,甚至引得院內的雜草隨風劇烈搖曳,周圍的竹林也被帶動得發出陣陣悠揚的嘯鳴。   此時,他正在修行著齊天海傳授於他的獨門功法——禦風拂雲功。   此功法以其極致的速度與靈活變幻見長,修行者能夠通過深厚的內力操控周邊氣流,以實現自身行動如電閃雷鳴般的迅疾,在戰鬥中仿佛化身為遊走於戰場之上的靈動遊龍,不僅能迅速轉移位置,還能借由空氣流動巧妙化解敵人的淩厲攻勢。   修煉禦風拂雲功,不僅要求武者具備虛懷若穀的心態,還需如水般柔韌,靜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唯有不斷調整心境,潛心修身養性,才能真正領悟其中蘊含的深邃奧秘。   一夜過去,當第二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竹林縫隙,溫柔地灑落在李秀江沉靜的麵龐之上時,他緩慢睜開雙眸,眼中精光閃爍。經過一夜的打坐修行,他的內力再度有了些許增長,那股充盈的力量仿佛在體內湧動,昭示著他在武道上的沉澱。   李秀江身形輕盈如貓,他輕輕一躍,猶如一片落葉從屋頂飄然落下,穩穩地降落在院內的潺潺小溪旁。那清澈的溪水映照著他亂糟糟的頭發,經過一番洗漱打理,李秀江又恢復了些許神采,亂作一團的頭發已重新紮好,滿麵的胡須也已剃除乾凈。   隨後,他轉身走進屋內,動作熟練且有序,將那一襲夜行衣連同一小包銀元碎金細心地塞入貼身的上衣口袋中,鬥笠則被他緊緊地綁在背上。最後,他拿起桌上靜靜躺著的包裹,一切準備就緒。   李秀江再次環視四周,屋內的每一處角落都藏著他的成長印記與深深情感,那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舍如同漣漪般擴散開來。他知道,此行歸期不定,心中暗自感嘆:“此去經年,不知何時能歸來。”   他用力晃了晃腦袋,試圖把那些牽絆的情感暫時封存,而後毅然決然地走出了房間,縱身一躍,身影再度出現在屋頂之上。此刻,陽光灑在他身上,衣服在無風的狀態下卻自然擺動,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李秀江隻輕輕一點足尖,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快消失在這靜謐的竹院之中。   來到竹林深處,一座並不顯眼的小土堆赫然映入眼簾,土堆後立著一塊半人高的石碑,上麵刻著四個大字——“尊師之墓”,字體雖簡樸無華,卻筆力蒼勁,蘊含著深厚的情感。李秀江緩步走到了石碑跟前,用袖口輕輕拂去碑上的浮塵,眼中閃過追憶之色,聲音低沉而堅定地對著石碑說道:“師父,徒兒此番前往扶風,未知何時才能再回,願您在天之靈保佑,也請務必照顧好自己。”話音剛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調息運氣,瞬間便如一道疾風消失在這片竹林。   禦風拂雲功乃全天下數一數二的以速度見長的內功,李秀江的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身影在竹林中若隱若現,眨眼間便已離開竹林,步入了一條鄉間小徑。確認了方向之後,他再次運起內力,身影如同流星劃過天際,迅速消失在小路盡頭。   此處,是距離扶風縣約二十裡外的一個偏僻山村,當年齊天海帶著李秀江與呂碧荷來到此地修行,見這裡的村民淳樸善良,以農耕自給自足,幾乎與世隔絕,並且村民對齊天海一行的真實身份渾然不覺,故齊天海就決定在村子旁邊的竹林中定居下來,就這樣,在這個寧靜的小山村旁,李秀江隱姓埋名、潛心修行了十多個春秋。   直到五年前的那個日子,齊天海這位平日裡深居簡出、不問世事的武學宗師,突然在竹影搖曳的午後找到了正在潛心修煉的李秀江。他神色莊重的對李秀江說道:“秀江,我已傾囊相授,於你而言,武道修行至此,剩下的路全賴你自行領悟了。”這句話讓李秀江心中又驚又喜。   與此同時,齊天海的眼中閃過一抹深邃而又復雜的光華,他決定向李秀江揭露一段長久以來被他深深埋藏在心底的往事。這段故事猶如一塊沉重的歷史碎片,沉寂在歲月的長河之中,卻始終無法從他的心頭抹去,它與天都這座城市緊密相連,承載著齊天海個人的情感糾葛和恩怨紛爭。   那樁舊事發生在天都繁華背後的陰暗角落,牽扯到的是他過去的人生軌跡以及那些尚未清算的宿命對決。這個秘密如同一把銹跡斑斑的鑰匙,唯有揭開它,才能打開那扇通往真相的大門,拔掉那枚紮根在他心頭多年的釘子。   盡管如此,當麵對李秀江時,齊天海並未選擇將所有細節和盤托出,尤其是涉及到的關鍵人物姓名,他選擇了隱去不提。這並非出於不信任,而是因為時機未至,他深知每一個名字背後所承載的分量,以及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他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日後你自會知曉。”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卻像一顆種子,悄然種在了李秀江的心田,引人遐想,令人期待那個揭示真相的時刻早日到來。   臨行前,他將竹院托付給李秀江,囑咐他在此繼續修行,靜候他的歸來,隨後便帶著呂碧荷踏上了旅程。   這一離去,就是整整兩年的時間,期間杳無音信,仿佛被時光遺忘在歲月長河中。   當李秀江依舊在房頂上進行著重復枯燥的修行時,竹院前卻出現了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畫麵——隻見呂碧荷一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拖著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身體步履闌珊的回到了這裡。   她麵色蒼白如紙,原本鮮艷的嘴唇此刻已經失去了血色,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淩亂不堪,身上的衣物破爛不堪,猶如遭受了無數利刃的切割,每一道觸目驚心的傷口都似乎訴說著一段生死邊緣的經歷,甚至連她身上的布料都被鮮血浸染得近乎成了血袍。   就在那一剎那,李秀江與呂碧荷的目光交匯在了一起,盡管她的身體幾近崩潰,但她仍對李秀江淺淺一笑,那淒涼的笑容深深刺痛了李秀江的心。然而,她剛邁出兩步,便因體力不支,身形搖晃欲倒。   李秀江反應極快,瞬間閃至呂碧荷身前,穩穩扶住了她,但手觸及之處,盡是粘稠的血液,不慎觸動到一處傷口,呂碧荷頓時痛苦不堪,悶哼一聲。李秀江心如刀絞,迅速調整姿勢以免再次觸碰傷口,立刻運起內力為呂碧荷止血療傷,隨後疾步將她帶入屋內,小心翼翼地讓她躺倒在木床上。   接著,他翻箱倒櫃地找尋藥物,片刻之後,李秀江手中捧著一堆藥草匆忙來到床邊,細致入微地為呂碧荷包紮每一處傷口。每當藥物接觸傷口引發疼痛時,呂碧荷都緊咬牙關,發出低沉的悶哼,每一聲都像一把利刃紮在李秀江的心頭,他頓感氣湧如山,目眥欲裂。   待所有傷口都悉數包紮完畢,呂碧荷終因身心疲憊,沉沉睡去。而李秀江,則一直守候在她身旁,目光悠長,無聲無息地守護著這個曾與自己一同成長的女子,任由時間在這一刻安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