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從來不在乎某個人遭遇了什麼,時間隻顧推著它滾滾向前,有人高興,有人失落,有人愁苦,有興奮,但生活覺得這才是它的真相。為什麼有人的生活一直都是向下的,他也很努力,也有很認真的在對待啊,隻是在它這裡不接受申訴,除非你自己放棄。 沒有完全從父親去世的情緒中出來,有時候走在路上,想起生活裡的一些片段,那些總是精準戳中張來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然後眼淚迅速占滿眼眶,他一直在努力,讓自己,讓身邊的人過的更好,心疼周圍每個人,除了他自己。 新的問題又來了。張來敖可能要失業了。 碩士畢業,張來敖工作一閃就8年了,身邊同學有的企業領導,有的分行行長,有的辦公室主任,自己還像一個小船夫,不用海浪,輕輕的湖麵起伏,都能掀翻他。說不羨慕是假的,雖然他在公司一直被評價的很高,但就是沒有混出來個樣子。 都快忘記因為工作反反復復多少次的焦慮,依然焦慮不出來一個未來。 有時候突然開竅,人呀,開心快樂最重要,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何必這麼焦慮呢,又不是沒有飯吃了。 有時候又再陷入死胡同,聽說別人都怎麼發展了,視頻裡又說35歲還沒當上領導就廢了等等。 情緒在兩極反復,總也解決不了,也沒個出口,也沒個解決辦法,所以最後他就會換工作,大概2到3年就會動,以至於又會懊悔之前做的決定是不是不對。 他想起來從第一份工作辭職,看著工資高進了一家小公司,進去發現完全不能適應,不到三個月就換到另一份,以前年輕,總覺得自己學歷還行,做事認真,張來敖對自己頗有信心,如今三十四歲,馬上到了俗稱的三十五歲大坎兒,他更加焦慮,更加迷茫了。 日子隻是焦慮沒有結果。今天早上公司聯係張來敖,因為公司發展,組織調整,當地的團隊取消,他可以選擇離開,或者直接到公司總部,另外一個城市繼續,不論哪種情況,他都接受不了,外麵環境很差,找一份相對等的工作太難,當然也有他自己的情感上的排斥,他剛工作上手了,去其他城市更不可能,妻子不同意,孩子還那麼小。 他回家跟妻子說:這樣我怎麼辦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你自己決定吧,我看不清楚。妻子有點不高興的說到。 張來敖理解她的意思,也沒有多問,隻是不停的唉聲嘆氣,始終也沒有想明白,下一步該怎麼辦,最後隻能拖著。突然他想起來,以前換工作,選擇總是看不清楚,他找過一個職業生涯規劃的老師,試著給老師發了一個信息,居然在同一個城市,張來敖鼓起勇氣聯係他,然後約定明天晚上6點在一個餐廳吃飯,像是有了眉目一樣,張來敖算是安心躺下睡了。 第二天,按時到餐廳,其實老師他也沒見過,隻是遠程語音過幾次,經過老師的分析,幫助自己理清思路。一見麵坐定,張來敖焦慮的情緒就釋放出來,不停的講著當前的情況,選擇1和2的利弊,該怎麼權衡。 老師很安靜,最後問了一句:你的目標的是什麼?喜歡什麼樣的生活? 張來敖愣住了,這個他沒想過,隻是沉浸在事情中,不停的拉扯這些得失,讓每一件小事不停的放大,他說,沒有想過。 老師說:你要學會跨越選項看目標,先找到目標,再看那個路徑能幫你達到這個目標,這樣就不會一直在細節上徘徊,否則是不會有答案的。 張來敖若有所思,嘴裡輕聲念叨:跨越選項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