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爭取將來當作家(1 / 1)

日月鐘情 坦蕩做人 3766 字 2024-03-16

常生看著長條桌上放著的毛筆和硯臺:“我要是堅持練五年能超過米老師也不賴了。”   “你的鋼筆字本來就寫得不錯,哪能用了五年?”米老師看著常生殷切地說,“你的字要想寫得更好,你就得練毛筆字,我的字要不是練毛筆字寫不下這麼好。”   “嗯,”常生應罷,仔細看起了米老師的字跡。   米老師抬頭看著個子長得比她高出一截的常生:“我想給你買一套文房四寶,等你再來了過來拿吧。”   “我自己買吧,”常生脫口說道。   “是不是怕我買不可心?”   “不是,”常生急忙回道。   “那就是怕落下我的人情。”米老師開玩笑。   “也不是,”常生靦腆地回答。   “那是甚?”米老師追問。   “我是怕給老師添麻煩,”常生看著米老師的圓滾滾的身子說。   米老師看出了常生的內心想法:“不麻煩,我就是這個樣子也得經常出去走動的呢。”   “去書店那麼遠。”   “我每天早晨走好長一段路呢,”米老師看著常生憨乎乎的樣子,“你知不知道我為甚送你筆記本呢?”   “為甚?”常生忽閃著眼睛。   米老師鄭重地說道:“你作文寫得好,是當作家的料。這個筆記本送給你,你回村以後,要留心村裡的人和事,把你的見聞和感受記下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是寫作的好素材,記下來對日後創作很有用。再就是看小說,一定要把心得體會及時寫下來。”   “肯定能,”常生看著對他寄予殷切期望的米老師說。   米老師看著常生稚嫩誠實的臉,語重心長地說:“回村勞動有的是看書時間,你千萬不要丟了愛看書的好習慣。隻有好好看書,筆耕不輟,你才會大有可為。”   常生表達他的想法:“回了村我要是沒書看,呆也呆不住。把村裡的事情記下來我也我也喜歡。”   米老師拍著常生的肩膀:“你這會兒是這麼想的。可是你回了村,環境變了以後,要保持好習慣很不容易。你必須下大決心把好習慣保持住。老師今天安頓你的話,你一定要記住。”   “記住了,”常生答應得很乾脆。   “我在課堂上經常跟你們說,書是良師益友,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看書,看書要看好書,並且多思考,最好是把看書的心得體會記下來。我還說過,看小說最忌諱隻圖紅火熱鬧,你記不記得?”   “記得呢,哪能忘了?”   “你二大爺不識字,肯定不會引導你,全憑你自己管自己呢。我怕身邊沒人引導督促你,你每天隻顧跟村裡頭的小夥伴兒們耍,耍得紅火得忘了看書。我再跟你說一遍,你千萬不能忘了看書,你耍的時候不妨多留心觀察和思考村裡的人和事,然後用你的筆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下來,這對你將來當作家有很大很大的好處,能做到嗎?”   “能做到,”常生對米老師保證。   “能做到就好。”   常生頻頻點頭。   “我相信你不會令我失望,”米老師說罷,催促常生,“你走吧,不要讓你姥爺久等了,早點兒走涼不熱。”   “嗯,那我就走了,”常生拿上米老師送他的書、鋼筆和筆記本,轉身就走。   米老師把他送出來,走了幾步忽然對他說:“你等一等!”   常生已經走到二門口,聽見米老師叫他等一等,趕緊停住腳步轉過身。   見米老師返身進了屋,出來後,舉起兩副撲克對他說:“你把這兩副撲克拿上,回去跟你的小夥伴兒們耍。”   “我倒從我姥姥家拿了兩副了,要不不用給我拿了,”常生擺了擺手。   “拿上!剛才忘了叫你拿了,出了門才想起來,也是專門給你買的,”米老師一邊說一邊走過來把兩副撲克給常生裝在褲兜裡。   常生以感激的目光看了米老師一眼,然後擺手與米老師告辭。回到他姥姥的院子裡,見他姥姥和姥爺都站在窗臺下等他回來。   他把米老師送的書、本、筆和撲克兒叫他姥姥、姥爺看了看,然後簡要說了一下老師安頓他的話。   吳華女摸了摸常生白凈的臉蛋兒,“你真走時氣,碰了這麼好的老師。米老師對你真好呢,你甚時候也不要忘了你的米老師。她安頓你的話,你要好好兒地記在心裡頭。”   “姥姥放心吧,”常生說罷,從自行車後座上取下書包,把米老師送他的書、本、筆和撲克兒裝進去,又仔細看了一下書包裡麵的其他東西,對她姥姥說,“姥姥給我把手電筒也拿上了,就是忘了多買兩個小燈泡了,不過回去也能買上。”   “叫你姥爺路過二道街進一門市多買上兩個小燈泡。”   “村裡的供銷社裡有呢,再說村裡頭今年送上電了,用手電筒的時候少了。”   “用的少也用得著,”吳華女隻怕外孫缺下用的東西。   “這些小事,姥姥不要想的多了,我甚也能做呢,你回去吧,我走呀,”常生說罷,把書包挎在肩上,跟上他姥爺出了院。   白翼人推上自行車出了巷子,一上和平路就帶上了常生。   為了趕路,白翼人蹬車蹬得很快。   常生坐在後車架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回想著米老師剛才安頓他的話,心裡甜滋滋的。   在他的心目中,米老師親切和藹,十分可敬;米老師說出的話,句句在理。   米老師是他上四年級的時候分到臨水一小的。一到學校就當了他們班的班主任,教語文課。   常生至今記得四年級開學報名的時候,米老師梳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耷拉在腰下,到正式上課那天,長長的辮子已經剪成短發了。   最初,米老師對待他跟以前的班主任也差不多,自從來他姥姥家家訪了解了他的情況後,就格外地關心起他來了。   米老師不時地去他姥姥家問詢他的情況,有時還會叫他去她租住的家裡問他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熱情耐心地為他解答,而且總是親切地鼓勵他要努力不懈。   常生知道自己不能上中學以後,心裡非常難過,尤其是舅舅和姥爺跟他商量叫他回村的那幾天,他吃飯也不香了,睡覺也不踏實了。   盡管姥爺跟他說了回村的諸多好處,他也漸漸地不再難過了,但真正令他樂於回村的,還是米老師做了思想工作之後。   米老師說根據他的情況看,回村比留在鎮裡好得多,告訴他回村後要好好地對待勞動,學會為人處世,把愛看書的習慣始終保持下來。   說到最後,米老師對他說,人的一生發展變化很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金子總會發光。”希望他成為一塊“金子”。   在米老師的開導下,常生暗下決心,回村以後,一定要堅持看書,留心觀察和思考村裡人和事並且記下來,爭取將來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