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太祖駕崩了,不要哭了,所謂人死不能復生,還要向前看,以後你貴為皇帝,哭壞了身子是天下的大損失。” 呂氏來到朱允炆麵前,說話還行,朱允炆還有些贊同,就是你那嘴角,能不能稍微收斂一點。 咱知道,你們有的人孝順都是表麵功夫,但這裡這麼多人,咱死了,你就這麼憋不住笑容麼? 朱允炆心中盤算著,臉上卻不露分毫的滿是燦爛笑容:“您教訓的對。” 呂氏朝著周圍看了一眼,隨後壓低聲音:“兒子,太祖剛崩,以後你萬事都要小心,尤其是各地藩王都在看著,可能都巴不得你有事,你呂來福表哥之前充作你的侍衛,他是你的心腹,絕對值得信任,你要多提拔提拔他。” 朱允炆表情出現了細微的變化,笑容也變的更加燦爛,好像在認真傾聽,時不時的點頭贊同,目光卻是不動聲色的看著呂氏。 好。 是真的好啊! 咱還沒死,你們一個個都爭搶著上位了是吧。 朱元璋當初,是一直忌諱外戚乾政,也一直防範外戚,呂氏的父親呂本早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看上也有這一方麵原因。 那就是呂氏的世家不強。 至於說呂來福,這是呂氏祖輩侄子,關係雖然有些遠,確實也算是朱允炆的表哥。 當初活著的時候,朱元璋時常告誡朱允炆,對外戚也要多多防範。 這呂來福就一直充作朱允炆的禁衛,沒有進行提拔。 心中想著,朱允炆表麵卻微笑:“來福表哥是個有能力的人,一定能出人頭地的,等到登基之後,咱一定重用。” 呂氏滿臉欣慰。 她的好兒子,沒有要登上皇位就性情大變。 這是多難得啊! 至於說朱允炆說的咱,呂氏也沒有多在意。 隻當朱允炆是因為太祖皇帝死了,有些傷心,下意識仿著祖父。 傍晚。 王海這小太監帶著人,端著飯菜走進來。 到了用餐時間了。 朱允炆麵前的飯菜很豐盛,是精心準備的,隻是活著時候的朱元璋早就品嘗完了山珍海味,對這些沒多大興趣。 簡單吃了一些,卻發現,這王海還沒有離開。 “還有事情?”朱允炆詢問。 王海跪下來:“皇爺,這是太常寺卿黃大人上奏的折子。” 朱允炆眉頭微微一皺,他接過來,看了一眼,這一眼,卻令他目光微微一顫。 “臣等上奏,懇請太孫,裁應天,鎮江,鬆江,鳳陽,淮安......等各府之檢校,檢校之存在,弊大於利,於官來說,皆被監視,一心應對,無力盡心辦理職能,官員之廉潔,應當依靠引導教化,非時刻監管,水至清而無魚,若無檢校,各地官員定當竭盡全力,回報君恩.........” 大體看了一眼。 當然,讓朱允炆目光顫動的,就是這個裁撤檢校。 檢校是什麼? 這是朱元璋設立,專門用來監督百官,文官將之視若虎豹,避之不及。 各府地,皆設立了檢校,用來監督審查,甚至監管各地的文武百官。 這朱元璋還沒剛死。 朱允炆這還沒有上位,上位還得好幾天,朱元璋屍骨都還沒有入土。 你們就來的這麼快? 死了一次。 活了回來,朱元璋突然發現,原來這宮裡麵,早已經暗流湧動,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啊! 他為朱允炆清理了道路,卻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竟然是如此麵目。 本以為都熟悉了周圍的人,現在才發現,周圍的人,原來都是如此陌生。 一個個在自己死了之後都原形畢露。 朱元璋在觀察,這種機會並不多見,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在他麵前偽裝,而死了之後,所有人都表露出來他們最為真實的麵目。 怒是一方麵,但是在這個機會下,所有人都沒有忌憚和偽裝的情況下,朱元璋卻能夠看清所有人的真麵目。 身邊人尚且如此。 那藩王呢?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看了一眼小太監王海。 “黃子澄。” 朱元璋吶吶。 這人,表現極好,朱元璋留著黃子澄在朱允炆身邊,很放心。 因為黃子澄或許有些時候,迂腐了一些,但是,天地君親師,上對君王忠誠,下對家人孝順。 老母親重病,守孝三年素裝,日夜痛哭。 對朱允炆,也是掏心掏肺,悉心教授,那是真心地,朱元璋看得出來。 所以,在他死之前,就讓黃子澄作為托孤重臣,輔佐新帝。 然而。 看到麵前這個折子,朱元璋一時間有些懷疑,是不是有人冒用了黃子澄這個名字? 畢竟當初,監管百官時候,黃子澄從未曾有過任何反對之言。 現在,朱元璋才剛死,真麵目就露出來了? 朱允炆心中陰沉不定,臉上淡淡的點頭:“太常寺卿的提議很好,他說得對。” 說是這麼說,實際上這個場合,朱允炆更多的還是自言自語。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小太監有點眼力見也不會插嘴。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也見過這小太監,表現不錯,但是今日裡,卻行為異常反常。 不,活著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偽裝。 朱允炆年幼看不出來,性格柔弱,做事也是沒有太多的心機,所以這些人的真麵目就露出來了。 這小太監王海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思,一味的追捧:“黃大人為了百官也是煞費苦心,一片忠心耿耿為了大明,有新帝您這樣的聖君在,又有黃大人這樣的重臣輔佐,大明一定能夠走上盛世。” “是啊,黃大人一片苦心,咱怎能辜負黃大人的苦心呢。”朱允炆嘴角咧笑。 自從死了後,他就發現了,這宮裡不對勁的人,一個個都冒頭了。 還裁撤檢校? 沒了檢校,得了你們這些文武百官,以後肆無忌憚貪汙也沒人盯著了是吧。 托孤重臣,這就是他的托孤重臣。 這就是平日裡表現好的小太監,上到托孤重臣,下到這些宦官小太監,一個個的,多半是有所圖謀。 也或者,這個小太監是攀炎附勢,或者身後有人? 朱允炆目光不斷閃爍,他以為自己給朱允炆鋪平了探子,但是,孫子登基前夕,被他接管後,這才發現,身邊人個個都是居心叵測。 朱元璋自己都感覺驚心,若是朱允炆,他接管得了如此帝國麼? 轉瞬間,不自覺他一身冷汗。 性子軟弱,又優柔寡斷的朱允炆,麵對這種局麵,怕是被啃得骨頭都不剩。 幸好,咱來了。
第4章 幸好,咱來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