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走在最前,披麻戴孝的給自己送葬。 眾多護衛文武百官跟隨護衛。 此刻,朱允炆後麵緊隨著的就是三位大明棟梁之材。 起碼在朱元璋死之前認為是棟梁之材。 第一個便是被朱元璋生前調任到了漢中,而在漢中有著巨大名望的儒學大師,漢中的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又叫做正學先生。 可謂是桃李滿天下,門生故吏無數。 要說方孝孺,可謂是學識豐厚。 朱元璋死之前,留下的托孤重臣,除了看走眼的黃子澄之外,便是這方孝孺。 當初朱元璋是在洪武十五年第一次會見了方孝孺,當初第一麵,朱元璋就給了一個高度評價,對朱標直接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要用他到老。 誰曉的半路朱標意外逝去。 洪武二十五年,又被舉薦,但是那時候朱標剛剛去世,朱元璋悲痛之餘,顧慮的是接下來的接班人,他以超前的目光看上了方孝孺,認為其品行端正,是能夠托孤之人。 便沒有任用,留其在漢中,並且死之前的遺詔中,令朱允炆一定要重用。 果然,朱元璋還沒剛咽氣,朱允炆就第一時間召回了遺詔中的重臣,便是這方孝孺,給其先認領了一個翰林侍講,職位的責任,主要是國家有什麼重要事情,皇帝都要向他詢問一下。 真正當做心腹來培養和重用。 方孝孺之外,還有黃子澄,以及齊泰三人,跟在他們眼中的聖孫後麵。 這一刻,在他們眼中的聖孫,背影有些孤寂。 “我大明聖孫賢良,何愁不能興盛大明啊!”黃子澄甚是感嘆。 兵部尚書齊泰也是直言:“所言甚是,如此聖君,乃預兆著盛世來臨。” 兵部尚書齊泰看的也是心情難受。 對朱元璋是一種心情,但對聖孫,就是另一種心情了。 如此聖孫,是他們儒學文臣夢寐以求的聖君。 此等賢良,他們甚至認為,這是上天賜予大明的福報。 齊泰此刻是真的想要仰天長嘆啊! 太祖皇帝作惡一生,上天卻賜予了此等聖孫。 當然,齊泰雖然是兵部尚書,實際上地位特殊,因為他曾經表現良好,被朱元璋極為看好,乃至於,是朱元璋親口囑咐的托孤重臣。 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有點看走眼了。 嗯,他們三人能匯聚在一起,是因為,朱元璋未死得時候,就與他們三人單獨談過。 太祖剛咽氣,朱允炆也是直接找到了剛從漢中趕回的方孝孺以及他們二人商議,儼然是一等一的心腹之人,頗為信任,乃至於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黃子澄堅定道:“我等一定要盡心輔佐,為聖孫排憂解難,殿下賢良,若有什麼事情,我等一定要親力親為。” 另外兩人也一同點頭。 他們卻未曾發現,他們心目中這背影蕭索的好聖孫,耳朵動著,眼睛低沉,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冷笑。 孝陵不算太近,出了皇宮,前往紫金山還有一段距離。 做戲做全套,給自己都二十四拜給拜完了,還差走這一點路麼,所以朱允炆要好好體會一下,給自己送葬的感覺。 也要仔細看看,誰是真哭的,誰是實際上哭著但卻笑的。 最直觀的就能夠感受到。 “殿下,路途不近,還請上馬車。” 出了皇宮,走了一段距離後,朱允炆的侍衛牽著馬車走上來。 朱允炆眉頭微皺些許:“不必。” 他認出來了,此人是誰。 就是那個呂來福表哥。 今年呂來福有三十歲左右,模樣還是比較魁梧兇悍的。 雖然沒有重用,但是腦筋也比較好用,之前朱允炆留在身邊的時候,就多次說,此人腦筋轉得快,用好了也是一個人才。 “殿下,是臣讓他帶著馬車過來的,看殿下走了這麼久,臣等實在是心疼啊!”黃子澄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 他悔恨啊! 閏五月,正值雨季,地麵泥濘一片。 今日天氣還彌漫著朦朧的細雨,似乎在為朱元璋送行。 這流程是太常寺製定,也是黃子澄製定的,要皇孫一路走至孝陵,放顯聖孫之孝心。 哪知道,這天殺的,今日有雨。 聖孫冒雨,若有了什麼病癥,他萬死難贖啊! 上哪還能找到這麼好的聖孫了。 “咱身體好,多走幾步沒什麼,幾位老師,莫要再勸,這不是陷咱於不義麼。”朱允炆昂頭挺胸道。 目光略過了方孝孺略微滿意,在黃子澄和齊泰兩人臉上打量著。 他承認,自己看錯了齊泰。 此子隱藏的才是最深啊! 當初,就屬齊泰對他最為忠心耿耿,加之做事,可謂是滴水不漏。 齊泰,原名齊德,曾經為官九年,並未過失,甚至朱元璋親自為其改了名字,賜名為泰。 皇帝親自賜名,這是多大的恩賜,從此,齊泰可謂是官路上一馬平川,官拜兵部尚書,對朱元璋最為忠心耿耿。 卻未曾想,最巴不得他死的人,就是這個齊泰。 要是不死一次,朱元璋還真不知道,這齊泰的真麵目。 “哎,皆一群腐儒,真想剁了他們。”朱允炆一邊打量,一邊在心裡嘆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欣賞儒士,重用儒士,卻也忌憚儒士。 隻是治國,卻也不得不使用儒士,如自微末起兵做了皇帝,對於有學問的讀書人一向敬重,隻是做了皇帝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這些家夥,一個個心裡臟得很。 “殿下,您就上去吧。”黃子澄請求道。 朱允炆擺擺手:“拉走拉走,咱不上,這一點路,上什麼馬車,快拉走。” “聖孫孝順啊!”方孝孺感嘆道。 “是啊,未曾聽我們的,但是,此等性情,卻更令吾等敬佩,即擁有太祖堅韌不拔的風采,又多了溫和良善!”齊泰直言不諱。 幾人也未曾感覺有什麼。 太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新時代,現在,是他們的時代,是聖孫的時代。 走了約莫有一個多時辰,還有一部分路段並不好走。 朱允炆的鞋子上,已經灌滿了泥巴。 很累,但是朱允炆卻體會著年輕澎湃的身體,就是,似乎有些瘦弱。 他決定,回去後就要多加鍛煉。 活了有七十多歲,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長壽的了。 隻是他現在不滿意,因為,早年帶兵打仗沒有時間,後來,搜集天下,曾找來一篇養生的五禽戲。 朱元璋時常鍛煉,也是鍛煉晚了,那時候年齡大了。 如果從這個年齡開始鍛煉,未嘗不能活到八九十歲。 朱允炆目光閃爍。 孝陵已經近在咫尺。 奉天殿停棺三日,在孝陵也停放三日,隨後封鎖孝陵入口。
第8章 咱真想剁了他們(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