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秦鳳路,秦州,經略安撫使治所。 一身紫袍,腰係金帶,頭頂長翅帽的程琳,攜治下屬官,在秦州城十裡外宣詔亭中迎接聖旨。 宣旨隊伍馬不停蹄的從東京趕來,靜等一眾官員跪好後,宣諭使打開詔書,朗聲宣讀道: “製詔西北四路經略安撫使程琳,卿所奏編設新軍之請,朕已知聞,特下此詔,定新軍編製: 五人為伍,推伍長一人,選‘長行’中有武藝者充當; 四伍為隊,設隊長一人,選‘節級’中有武藝者充當; 四隊為都,設都官一人、副都官二人,選‘無品尉勇’中有才武邊功者充當; 四都為營,設營官一人、副營官二人,選‘小使臣’中有才武邊功者充當; 四營為團,設團將一人、副團將二人,選‘大使臣’中有才武邊功者充當; 四團為部,設部將一人、副部將二人,選‘諸司副使’充當,由朝廷選派; 四部為軍,設領軍一人、副領軍二人,選‘橫班副使’充當,由朝廷選派。 以上新軍編製,自卿接旨之日起,權在秦鳳路試行。此外,新軍所需錢糧,由‘戶部侍郎兼秦鳳路軍餉使’杜衍統籌負責,特告爾知。” 程琳恭敬的行叩首之禮,而後雙手舉過頭頂,宣諭使將詔書對折,穩穩放在程琳手上。 一眾官員依次起身,程琳雙手捧著聖旨,轉身將之交給‘經略判官’尹洙,而後拱手向宣諭使行了一禮。 “東京一別,杜公風采依舊。”程琳一本正經的說道。 “程經略鎮守西北,才是前途無限。”杜衍嚴肅回禮。 “哈哈哈……”兩人說完,均放聲大笑起來。 …… 回到秦州治所,程琳沒有使用公使錢,而是花自己的俸祿擺下宴席,為杜衍接風洗塵。 席間有絲竹繞耳,舞娘炫目,一眾官員推杯換盞,互相恭維。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程琳讓演奏的樂工和助興的舞娘下去領賞,同時散去一眾治所官吏。 一轉眼,席間隻剩程琳和杜衍,二人開始聊起正事。 “杜公可知,對於新軍,官家持何種態度?”程琳帶著三分醉意,張口問道。 “官家授我‘戶部侍郎兼秦鳳路軍餉使’的職差,命我全權負責新軍糧餉調撥發放之事,我認為,官家是真想打造一支能守禦西北的強軍勁旅。”杜衍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不知此次跟隨杜公前來新軍任職的率臣,都是什麼來歷?”程琳接著問道。 “他們是張閣老會同‘樞密院、兵部、三衙’選出的將領。有累世將門,有宿衛武臣,也有恩蔭子弟。” “官家臨行前特別交代,這些人的才武到底如何,程經略還需自行檢閱,若發現其中有才不配位者,可將之遣送回京。” 程琳聽完,整了整衣袍,恭敬的拱手朝東京方向一禮,開口說道:“官家聖明。” 問清楚了新軍各級將領的任命問題,程琳心中似有一塊大石落地,他拿起酒杯,示意杜衍共飲,落杯後繼續說道: “杜公有所不知,自我抵達西北,沿途所閱軍兵能用者,十不存一,老弱病殘充斥軍營,各級將校私役成風,一路看過,簡直觸目驚心。” “我也是沒有辦法,不得不下狠心,裁撤剩員,整編新軍。” “如今新軍已點檢完畢,官家的這道詔令,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杜衍開口問道:“不知程經略想以何種待遇供養新軍?” 杜衍是趙禎派來監督發放軍餉的軍餉使,剛才他已經回答了程琳的問題,現在該輪到他問問題了。 程琳對此早有腹稿,略微思索後開口說道:“我朝禁軍分上中下三等,隻有上軍戰力可以勉強維持,中軍下軍毫無戰力可言。” “我近幾日去軍中采訪問詢,軍兵們大多反映,軍餉發放沒有定數,全憑軍官心情。” “我本以為上軍月俸高,被克扣的會更多,沒想到中軍下軍的俸錢才是被克扣的最多的。” “上軍每月一千文,大多可以領到足額,而中軍至多隻得五百文,下軍直接一文沒有,隻能領到一些醬菜鹽巴。” 杜衍捋了捋胡須,感慨了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說完,自斟自飲了一杯。 程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當兵吃糧,賣命拿賞。底層軍兵們的要求並不高。隻要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可以守住城池。若是能保證規定的俸錢一文不差的發到他們手中,他們就可以上陣殺敵。” “我此前曾聽聞‘軍兵射一箭五百文,砍一刀一千文,將領必須當場兌現,否則軍兵立時四散’等等風言,如今結合我親自采訪得來的消息才知道,傳言豈可盡信?” “吃不飽飯,拿不到錢,遇到戰事將領就指使軍兵上陣殺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軍兵又不呆傻,怎麼可能盡心賣命。” “鑒於此,我所定下的新軍法第一條,就是軍餉必須足額頂格發放。” 杜衍贊賞的看向程琳,開口說道:“想不到程經略到任短短數日,竟有如此深刻體會,杜某佩服。” “你所憂慮之事,正與官家和李閣老想到了一處,官家命我擔任軍餉使,為的就是確保朝廷的軍餉能一文不差的發到軍兵手中。” “官家為新軍製定了新的俸錢製:第一部所屬軍兵月給1200文、第二部所屬軍兵月給1000文、第三部所屬軍兵月給800文、第四部所屬軍兵月給600文。” 程琳眼前一亮:“杜公所言當真?若能以此等待遇供養軍兵,第一、第二部都可以保持較高戰力;第三部也許進攻不足,但守禦有餘;第四部可以承擔軍中雜務以備征伐……官家聖明!” 二人對新軍各項細則討論了半天,越發覺得新軍有望,對接下來的日子,充滿了鬥誌。 …… 東京開封府,宮城大慶殿。 廢後詔書宣讀完畢,趙禎等了片刻,想看看有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官員帶頭反對。 等來等去不見人出班,趙禎心中突然覺得自己很好笑。 “我真是太惡趣味了,總想著打一打出頭鳥。怎麼也不想想,能站到大殿之上的官員,哪個不是從地方卷生卷死卷上來的,都是人精,除非有萬全把握,否則貿然上奏隻會徒增笑料。” 見無人出班奏事,趙禎宣布退朝,百官各自前往官署上班,趙禎也返回福寧殿更換常服。
第五十七章·秦鳳路新軍(1 / 1)